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 第六百四十一章 第六代超导量子计算机

第六百四十一章 第六代超导量子计算机

第六百四十一章 第六代超导量子计算机 (第2/2页)

YCL-51超导量子计算机,光是内部采购就三亿一台,如果要外销还要保持利润的话,就得六个亿甚至十个亿了。
  
  这个价格,说实话,也没几家公司能买得起了……所以价格要控制下来,同时还要维持利润,因此先砍掉MMK34超导材料,用廉价便宜的TK120超导材料进行代替,同时量子芯片也要砍一刀!
  
  几千万元一片的第五代量子芯片太贵了,成本太高了,最好是能够做一个成本千万以内的量子芯片出来。
  
  削弱设计后的这个外销版本的第五代量子芯片,其可控量子比特的数量设计目标是四千个到六千个之间。
  
  主要是实际制造过程里因为对准精度偏差问题,出现屏蔽区域不一的情况,所以其可控量子比特数量会在四千个到六千个之间。
  
  低于四千个量子比特的话,这个芯片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功能区失效被屏蔽,直接就报废掉了,没法用了。
  
  而六千个量子比特的话,这意味着达到了设计上限,整个加工过程里只出现了极少的偏差。
  
  后续智云集团这边,会根据每一颗芯片的元器件功能区的完好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级,分出来四千个、五千个、六千个可控量子比特的不同级别的量子芯片……并且会进行不同程度的定价!
  
  降低性能需求后因为良率的提升,最终会导致成本大幅度下降,按照项目组的预估,削弱后的第五代外销版量子芯片的成本,有望控制在五百万元一枚。
  
  除了超导材料(附带制冷系统)以及量子芯片进行大幅度修改外,其他子系统的修改不大,基本上都是简单修改后,节省一些成本就直接使用了。
  
  这种直接削弱的量子计算机的设计,因为不涉及技术突破,所以做起来也很简单……尤其是对于智云集团这样的顶级企业而言。
  
  没有多久,徐申学就看到了第一台原型机。
  
  其体型和YCL-51量子计算机差不多,都是一个大柜子,体积并不算小……当然,徐申学并不关心这个,他关心的是性能和成本。
  
  量子计算机项目组的负责人向徐申学报告道:“我们修改的这款量子计算机,内部项目代号为YCL-52,其可控量子比特数量为五千个,此外还有四千个以及六千个的版本!”
  
  “采用TK120超导材料为核心材料!”
  
  “整体性能远远无法和我们自用的YCL-51超导量子计算机进行对比,如果用于人工智能训练的话,其效能大概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
  
  “但是成本确实大幅度降低了,我们把各项成本算进去后,预计每台成本在五千万元左右,此外四千量子比特以及六千量子比特的型号,其成本也和五千量子比特的成本一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至于销售价格,这个要看市场部门的定价策略以及外部市场环境了!”
  
  徐申学听罢点头:“不错,虽然性能差了点,但是足以满足市场需求了!”
  
  他对这个YCL-52超导量子计算机其实并不太关心……只是外销的猴版而已,用来赚钱的同时,也和那些各大财团用来进行利益交换的。
  
  他真正关注的还是全新一代的第六代超导量子计算机:YCL-61。
  
  这才是量子计算机项目组,以及附带的其他各子系统研发项目组的核心项目!
  
  其核心技术指标只有一个:可控量子比特数量提升到五万个!
  
  对比第五代的YCL-51,直接提升了五倍之多!
  
  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智云集团这边新设计,建设了新一代的量子芯片制造设备以及生产线,如此才能够生产出来元器件数量也翻了很多倍的第六代量子芯片。
  
  同时最为核心的算法也要进行大幅度的升级改进,如此才能够满足超过五万个量子比特的预测,干预需求。
  
  这两大核心技术,没一个是简单的。
  
  饶是智云集团里量子计算机项目里的都是顶级天才,同时还有着不同级别的科研名额加持,但是做起来也不容易。
  
  自从YCL-51超导量子计算机完成技术研发后,他们就开始搞第六代超导量子计算机了,但是依旧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才堪堪完成。
  
  而现在,徐申学也终于看到了第六代超导量子计算机的量产原型机!
  
  其外观以及体积大小,和第五代区别不大,外观依旧是非常朴素的大铁箱子,因为要给徐申学看,所以一侧的机柜门是打开的,徐申学可以看到里头的诸多复杂的设备!
  
  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零部件虽然是量子芯片,而量子芯片的体积其实很小的,但是为了支持这个量子芯片的运行,依旧需要大量的外部零配件以及子系统的支撑……而且暂时还无法小型化!
  
  所以整个量子计算机的体积比较大!
  
  目前智云集团的工程师们也在探索量子计算机的小型化,但是目前来说难度还比较大……
  
  现在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其实和早期的电子计算机非常类似,都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其个头也都非常大,耗电也很大。
  
  但是假以时日,尤其是未来出现了性能更好的常温常压超导体后,未来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未必不能做成个人微型机的体积大小……未来进一步发展说不准都能装进笔记本甚至手机里去呢。
  
  只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未来……现在嘛,智云集团搞出来的超导量子计算机都是庞然大物!
  
  而量子计算机项目的负责人也在道:“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第六代量子计算机的量产原型机了,目前正在准备量产化,后续将会用在第二座YANC算力中心里!”
  
  “第二座的YANC算力中心,将会全面使用我们的YCL-61超导量子计算机,届时综合算力还会再提升一个层次!”
  
  西阳城那边的第一座YANC算力中心,为了控制技术风险,加上YCL-61超导量子计算机的量产时间以及速度也跟不上,因此使用的还是YCL-51超导量子计算机,预计明年春天就能投入运营。
  
  但是后续同样在西阳城开工建设的第二座YANC算力中心,将会使用YCL-61超导量子计算机,预计夏天秋天投入运营使用。
  
  而等到第三座YANC算力中心建设的时候,还会继续升级,如使用采用等效三纳米工艺以及第四代大带宽内存的APO7000显卡,这座算力中心预计明年冬天就会投入运营。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智云集团将会得到三座大新的新一代YANC算力中心并投入运营使用,新增人工智能算力达到一千EFLPOS,推动智云集团的人工智能总算力达到一千六百EFLPOS的规模。
  
  而后年也预计会有四座算力中心投入使用,随着新一代的神经拟态计算机芯片投入使用,再加上YCL-61超导量子计算机以及APO7000显卡,新建设的YANC算力中心的算力将会更大,预计后年能够新增两千EFLPOS的人工智能算力。
  
  后续智云集团每年的新增人工智能算力,都会维持在两千EFLPOS以上,直到国内的发电能力撑不住为止……而这个数据,大概是一万EFLPOS左右。
  
  到那个时候,如果想要继续大幅度增加算力,一方面就要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尽可能的让现有的电力供应做到更多的算力……但是受限于基础技术的进步速度,这种提升是很难的。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国内进一步大幅度加速传统电力建设供应,但是这也很难……传统电力设施,如水电,核电等建设周期很长,并且投资成本也大,不可能说你智云集团想要多少电力就有多少电力的……
  
  同时也不可能说为了满足智云集团一家的供电,就停掉其他企业的生产用电的,其他行业也很重要的!
  
  而最后一个办法就是能够提供大量电力的可控核聚变。
  
  徐申学热衷于搞可控核聚变,搞月球基地的一大目的,其实也是为了给自家公司提供更充足的电力!
  
  以前不觉得,但是最近两年他是越来越感受到了电力供应的局限性啊!
  
  没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很多事都搞不来。
  
  当然,徐申学这是幸福的烦恼……他也就是在国内搞人工智能才有这么多电,能够让他玩这种大规模的算力中心。
  
  但凡换个国家,根本不可能给他提供几千亿千瓦时乃至上万亿千瓦时的电量的……不是不愿意,而是做不到。
  
  其他海外企业,如谷狗,微软等一大票同样搞人工智能的企业,现在也一个个都遇上了电力供应紧缺的问题……而且解决起来可比徐申学麻烦多了。
  
  人工智能的竞争到了一定规模后……如果双方的技术都差不多的话,那么实际上就是电力的比拼!
  
  而这方面,国内拥有绝对性的优势!
  
  发电多就是牛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