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四百零七章 登基称帝,皇帝的杀意(第二更)

第四百零七章 登基称帝,皇帝的杀意(第二更)

第四百零七章 登基称帝,皇帝的杀意(第二更) (第1/2页)

立政殿中,一件无比合身的赤黄色衮龙袍,被一众内侍小心的穿在李承乾身上。
  
  玉佩,玉带,玉钩等种种配饰,也被小心的挂上了上去。
  
  “永惟者,深思,常念,谨慎是也,出自《汉书·宣帝纪》:‘夙夜兢兢,靡有骄色,内省匪解,永惟罔极’,又有言,‘永惟古之王者,御治之始,必明目达聪以防壅蔽’。”李承乾满意的笑着,随后突然又轻叹一声,说道:“还是郑国公了解朕啊!”
  
  “御治之始,必明目达聪以防壅蔽。”苏淑身上正在穿着一件绿色翟衣,同时说道:“这也符合陛下初登基的情势。”
  
  “郑国公是希望朕能做汉宣帝那样的明君!”李承乾摇摇头,看着苏淑道:“永徽,有些气盛,永昌,有些自满了,所以朕以永惟开始治理天下,最是合适。
  
  等天下足够鼎盛,便改为永徽,若是等朕老了,天下依旧昌盛,那么便可以改为永昌。”
  
  永惟,永徽,永昌。
  
  一步步递进,这样李承乾也就不在意这俩个曾经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年号事情了。
  
  而且到了永徽的时候,长孙无忌他们那一批人,应该也已经退出朝堂了。
  
  至于永昌,那足够提醒李承乾李治的教训。
  
  “说到底,还是郑国公还是在说,陛下行事太谨慎了。”苏淑好笑的看了李承乾一眼。
  
  “是这样,父皇那日还说过,诸葛一生唯谨慎,朕颇有几分诸葛之象。”李承乾摇摇头,道:“但遇到大事,朕也从不糊涂。”
  
  “好了,不说这些了。”苏淑抬头看向殿外,轻声说道:“时辰快差不多了,今日便是陛下的登基之日了。”
  
  “是,转眼六月十五了!”
  
  ……
  
  太极殿中,皇帝受册。
  
  李承乾一身赤黄色九龙九章衮龙袍,头戴白玉十二冕旒,腰挎黑鞘长剑,神色平静的步入殿中。
  
  两侧诸相,诸王,诸臣,诸外使,诸国子学子,诸致仕老臣,全部齐齐躬身。
  
  李承乾神色平静的从殿门处走向丹陛,与此同时,他的眼角余光扫过了禄东赞,李义府,刘仁轨,许敬宗,上官仪,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最后站在了丹陛之下。
  
  李世民一身黑色七龙七章衮龙袍,头戴通天冠,平静的站在平陛之上。
  
  看到这一幕,李承乾的脸颊忍不住微微抽搐,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忍,还有痛苦。
  
  他的父皇,如今已经不再是皇帝了。
  
  整个天下,只有李承乾一个皇帝。
  
  便是他的父皇,也要对他俯首称臣。
  
  按照李承乾原本的意思,是他的父皇,太上皇李世民,今日也不用出现在太极殿中。
  
  毕竟在李承乾登基当日的时候,整个大殿当中,只有他一个人能坐着。
  
  太上皇的身体不好,即便李承乾免得他的诸礼,但他也站不住啊!
  
  李承乾甚至建议他坐在轮车上,但都被他拒绝了,而今日,他最后用了李承乾的法子。
  
  依赖战甲的力量,站立大殿之中。
  
  如此,便是李世民退位为太上皇,只要依旧站在大殿之中,天下四野,大唐万方,便没有任何人敢小看李承乾。
  
  只不过是李承乾当初用的是藤甲,而如今,李世民用的是铁甲。
  
  他站在大殿中,甚至用机关将脚面锁死,这样才从表面上看不出任何异样。
  
  李承乾的心中一阵酸楚,但此刻的他,不能有丝毫动容。
  
  一个好的皇帝,起码是无情的。
  
  长孙无忌站在丹陛三阶之上,对着李承乾拱手,然后转身从一旁的金案上拿起金册,面对群臣,高声道:“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顾将命,属开黎元,太上退位,皇太子登基,授金册。隅下百僚,敬奉天音,跪!”
  
  太极殿中,所有人群臣一瞬间全部跪倒,然后叩首道:“臣等恭贺陛下登基受册。”
  
  李承乾抬起头,故意平静下来,然后一步迈上丹陛。
  
  两步之后,他已经来到了长孙无忌身前.
  
  长孙无忌捧着金册向前一递,李承乾双手接过。
  
  金册,完全由金箔打造的传位诏书。
  
  这是李承乾登基合法性的来源。
  
  收回目光,长孙无忌已经退后两步,在一侧跪倒。
  
  李承乾捧着金册,再度上前。
  
  丹陛五阶之上,开府仪同三司,襄邑郡王李神符站在那里。
  
  白发苍苍的襄邑郡王李神符,如今已经七十岁了,他是高祖皇帝的亲堂弟,是太上皇李世民的亲堂叔,是李承乾的亲堂叔祖。
  
  整个大唐宗室的最长者。
  
  如果说长孙无忌是代表了整个大唐所有的官员,那么李神符就代表了整个大唐所有的宗室。
  
  李神符有些颤抖,但还是平静的转身,从一侧的金案上捧起装着天子六玺的金盒,转身看向群臣,苍老而有力的说道:“皇天大命,不可稽留,皇太子登基即位,授予进玺,为民父母,天元所归,贺!”
  
  “臣等恭贺陛下登基受玺!”群臣抬头,然后又沉沉叩拜,齐声山呼。
  
  李承乾捧着金册,接过金盒,李神符退到一旁,然后叩首在地。
  
  天子六玺,皇帝除传国玺之外,最常用的六玺。
  
  皇帝行玺:用于封国。
  
  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
  
  皇帝信玺:用于发兵。
  
  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
  
  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
  
  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
  
  李承乾的目光望向御案之上的金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