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个李靖,抵得上数万大军(第三更)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个李靖,抵得上数万大军(第三更)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个李靖,抵得上数万大军(第三更) (第1/2页)

两仪殿中,烛光明亮。
  
  一名名内侍不停的内外急走,不时的将一卷卷书册送入到殿中。
  
  西侧巨大的沙盘之上,清晰的展现出整个吐谷浑的地形。
  
  兵部尚书崔敦礼站在沙盘点,对着李承乾说道:“如今在鄯州军前,有三千左骁卫,稍后有两千右屯卫;在兰州,有五千左卫,还有三千府兵。
  
  另外,附近其他各州,已经有一万五千士卒汇聚;一旦开战,后方另有一万士卒能及时赶到。”
  
  在以鄯州为箭头,布置展开的整个陷阱四周,大唐已经悄然部署了三万八千士卒。
  
  “另外沙肃两州,卫国公已经练出了五千可以翻越祁连山杀入吐谷浑的骑兵,还有五千右屯卫随时负责后勤。”崔敦礼将手指指向西南方向,说道:“松州府,如今军前有五千士卒,其后有五千埋伏,在益州,随时可动用一万五千骑兵增援。”
  
  “八万三千士卒。”李承乾松了口气,道:“这样,即便是松赞调集十万大军,大唐也能无恙,他若是调兵少了,恐怕就要做好折戟沉沙,葬身于此的准备了。”
  
  “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丘行恭等人赞同的点头。
  
  “好了。”李承乾松了口气,重新走回到御榻之上坐下,然后说道:“军前之事,朕不太通,但粮草和军械,朕会尽可能悄无声息的送到军前,满足军战所用。”
  
  “陛下贤明。”群臣齐齐拱手,李承乾这样的皇帝已是群臣最梦寐以求的了。
  
  “还有,诸事都要谨慎,尤其是到了如今。”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说道:“越是到这个时候,松赞就会越谨慎,一旦他察觉到大唐在他所知的军力之外,还布置了大军,那么他会被吓跑的。”
  
  “呵呵!”一句“吓跑”,让群臣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李承乾摆摆手,看向常何:“武水县伯。”
  
  “臣在!”常何站出拱手。
  
  “朕记得吐蕃人手里有一支光军,查的怎样了?”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
  
  “陛下,千牛卫如今查出,这支光军的确存在,而且人数有两万之众。”常何一句话,群臣全部肃穆起来。
  
  “继续。”
  
  “喏!”常何拱手,说道:“但这支光军是松赞手下一个特殊部落的全部人数,其中有一半镇压吐蕃王宫,还有一半在吐蕃东南,松赞起家之地。”
  
  “若是开战,他能动用多少人?”李承乾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光军便是后世的特种兵的前身,类似于大唐的千牛卫和金吾卫,单兵实力超强。
  
  “若是松赞倾国而来,那么可能会动用的兵力上万,但若是有所顾忌,那么便在五千到七千之列,甚至更少。”常何躬身。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半年前,吐蕃开始朝天竺投送兵力,应该是以光军为首,而且松赞的儿子死了,只有一个独孙,所以他会在逻些留下足够的人手,这一次他虽然对大唐动兵,但他可供他准备的时间太短了,所以,最多五万大军,五千光军。”
  
  稍微停顿,李承乾看向李勣,问道:“英国公,朕是从大局人心而论,你觉得松赞会有变化吗?”
  
  “臣觉得可能还要更少啊。”李勣拱手,说道:“陛下,卫国公在西北,注定了松赞要谨慎的多。”
  
  一个李靖,抵得上数万大军。
  
  “不错。”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都赞同的点头。
  
  “很好。”李承乾松了口气,然后看向常何道:“武水县伯,朕许你从千牛卫和禁卫之中,抽调五千人,开往兰州,分布在鄯州以下的各个地方。
  
  一旦有光军潜入,立刻生死搏杀,让席君买统帅诸军,这样,松赞就会以为是朕的特殊照顾。”
  
  席君买是左千牛卫中郎将,李承乾的太子舍人。
  
  在他的身边有一些千牛卫很正常。
  
  所以宁肯让松赞有些猜疑,也不能让他知道西北的真相。
  
  而且有些时候,有猜疑更好。
  
  “喏!”常何拱手。
  
  “剩下的,便是前往洛阳的事情了。”李承乾笑着看着群臣,说道:“只需要让松赞知晓,西北的大多数刺史都到洛阳参加封禅庆典,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的放松。”
  
  “是!”群臣笑着点头,的确,这是最让人放松,也是最让人动心的一点。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
  
  群臣惊讶的回头,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宵禁了。
  
  左金吾卫中郎将丘孝恭出现在殿外,看到李承乾点头,他才快步步入殿中,对着李承乾拱手道:“启奏陛下,刚才,国子监主簿徐守一拘捕,然后纵火烧死在书房之中。”
  
  李承乾一愣,下意识的问道:“谁?”
  
  “如今的国子监主簿徐守一。”房玄龄开口,眯着眼睛说道:“故汉王司马徐师谟独子。”
  
  “徐师谟,这个名字好耳熟啊!”李承乾皱了皱眉头。
  
  “徐师谟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太子舍人。”长孙无忌站出拱手,说道:“陛下,当年杨文干谋反,徐师谟劝隐太子控制长安,然后兵变,但好在其他人劝说隐太子前往仁智宫请罪,不然当年的事情,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