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暗夜厮杀,运筹千里(今日一更)
第七百零九章 暗夜厮杀,运筹千里(今日一更) (第2/2页)原本不过是做的一着闲棋,但朕真的没有想到,他会入彀,而且死了,的确是可惜了。”
赞悉若,论钦陵和禄东赞,这父子三人,是造就吐蕃数百年辉煌的人。
赞悉若的能力并不是太在禄东赞和赞悉若之下。
说实话,若是他能为大唐所用,不管是将来攻灭吐蕃,还是说将来用在大唐自己的内政治理上,也都绝对会是一把好手。
但可惜,父子三人都死在了大唐手中。
“说实话,朕也没有想到,竟然是赞悉若在朝中兴风作浪。”李承乾抬头,叹声道:“这两年整个后宫,传扬的最多的,无非就是四妃和后宫诸妃的重新排定,此事的风声是朕故意放出去的。”
长孙无忌点点头,皇帝这一手的确是高招。
当初安东初定,就是因为后宫要补定贤妃和德妃,所以对于朝中对安东的支援,各家都派了不少人前往安东。
虽然说安东的利益不少,但是没有皇帝的这一手,世家对安东的布置,绝对会下降一个层次。
“最后是兰儿做了贤妃,太原王氏和河东柳氏出力不少。”李承乾不由得笑笑。
太愿王氏这两年对他的支持不小,目的就是要将王幽兰送到四妃的位置上。
实际上这不仅是太原王氏的事情,河东柳氏,乃至于长孙无忌都在尽力支持。
所以王幽兰最后做了贤妃,整个关中门阀全都高兴。
看看皇帝的后宫吧,皇后是正儿八经的武功苏氏出身,在关中也是仅次于几大门阀的大族;贵妃的父亲郑仁泰是秦王府的旧将;淑妃更是魏征的女儿,加上一个和关中紧密联系的太原王家,还有九嫔之首的昭仪苏旖,都是关中自己人。
“崔家得了一个宰相,卢家得了一个太常寺卿。”李承乾平静的看向长孙无忌,道:“各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有杨家和江南士族有些失落,后来朕便借机让他们在逻些动手。”
当初四妃的事情,因为李承乾没有刻意遮掩的缘故,所以在长安城传的沸沸扬扬。
长安百姓,都城子民,他们对八卦扒的比谁都深。
再加上推波助澜,便是吐蕃人也能够察觉到其中的利益往来,还有仇怨。
很多事情,从李承乾的角落看来不过是小事,但是在有心人的眼里,稍微借题发挥,立刻就会弄出一堆事情来。
长孙无忌缓缓点头。
这个时候,他在有意无意间忽略了武媚娘和徐慧的事情。
毕竟在他看来,武媚娘是先帝的嫔妃,如今留在宫中,更多的是给皇后和宫中嫔妃看孩子。
徐慧也是如此,徐艺已经生了两个皇子,她在身边照料也是正常之事。
当然,长孙无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有更加要关注的事情。
抬起头,长孙无忌问道:“陛下,那么晋王的事情……”
“稚奴……”李承乾想了想,最后索性说道:“稚奴并没有被吐蕃人掳走,他如今就在成都,在益州大都督李道宗手下照料着。”
长孙无忌缓缓点头道:“臣就知道陛下不会让这么一个把柄被吐蕃人拿到的。”
“朕也是午夜梦回,思索吐蕃人可能会做什么出乎朕所预料的时候,突然将想起了稚奴。”李承乾轻叹一声,然后说道:“所以朕就让人在黔州略做布置,百骑司布置了一批死士。”
“那么那个‘晋王’?”长孙无忌忍不住的抬头。
“他会和文成皇妹见面的,至于剩下的,究竟会有什么人死在他的手里,朕就不知道了。”李承乾平静的摇头。
一个精心培训的死士,他最好的下场就是拉着最有价值的敌人一块去死。
“天下事最是不易。”长孙无忌感慨一声。
“大唐是最不易的。”李承乾神色认真起来,说道:“这一次吐蕃人杀入西昌州,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派了多少人来,五万,还是十万,舅舅,这一战还有的打。”
“是!”长孙无忌认真拱手。
“今夜就先到这里吧,舅舅回去早些休息。”李承乾看了一眼殿外,天色已经很深了。
长孙无忌犹豫了一下,然后还是开口问道:“敢问陛下,将来事情了解,陛下打算如何安置晋王,黔州如今已经不安全了?”
李承乾微微握紧拳头,然后抬头道:“安置到襄州吧,那里相对安静一些。”
“是!”长孙无忌稍微松了口气,然后拱手道:“臣告退。”
“舅舅慢走。”李承乾温和的点头,然后看着长孙无忌离开了乾元殿。
李承乾这才看向殿中诸人,说道:“分为两班,一班去西偏殿休息,一班值守。”
“喏!”陆敦信,许敬宗,李义府,裴炎,岑长倩等人齐齐拱手。
李承乾起身,朝着东偏殿走去,最后从东偏而出。
……
夜色清冷,星月匿影。
李承乾漫步在宫道之上,朝着贞观殿而去。
李治的事情,李承乾虽然不舒服,但也没有太过反对长孙无忌。
李治他其实还是想要让人安置在黔州,毕竟他以李治来钓鱼,是许多人都能看出来的。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不会有人敢在李治的身上打主意。
相反,长孙无忌其实更多的也还是怕有人在李治的身上打主意,如果真的那样的话,那么李治恐怕就很难活下去了。
所以,才想将李治另外迁移一个地方,消息隐秘些,尽量不要让人打扰他,从而让他平静的度过一生。
暂时先这样吧。
大业门下,李承乾停下脚步抬起头。
自从徐家被举告走私铁器到吐蕃开始,武家,萧家,张家,杨家,苏家,还有窦家,牵涉到其中的人,全部都被李承乾下令闭门自守,但不仅宫外如此,宫内也是一样,所有涉事的嫔妃全部都被闭门自守。
不过等到事情最后查清楚后,几乎所有人都会被接触禁令,除了两个人。
李承乾侧身,问道:“武婕妤和徐婕妤两边情况如何了?”
徐安快步上前,拱手道:“回陛下,一切无恙。”
“嗯!”李承乾点点头。
武媚娘和徐慧徐艺一样被令闭门自首。
不过相比于宫外,宫内的饮食需要专人奉送。
所以有内侍在殿外守卫,禁止暗通消息。
李承乾抬头道:“秋后,朕要回长安,武婕妤和徐婕妤全都留在洛阳不回长安,挑选好适合的人妥当伺候,勿要出事。”
“是!”徐安点头躬身应诺,武婕妤的背后是杨家,而徐婕妤是两个皇子的母亲,自然要照料妥当。
不过不让她们回长安,这里面的事情,就不是徐安该问的。
李承乾迈步前进,神色平静,同时问道:“对了,狄怀英那边查的怎样了?”
“应该还需要些时间,差不多等到陛下回长安后,就能够弄清楚了。”徐安稍微停顿,然后沉沉拱手。
“狄怀英行事,不需要太过操心,唯一需要小心的是武元爽那边。”李承乾迈步走进明亮的贞观殿中,走到了御榻上走下,沉吟道:“赞悉若死了,骆宾王接下来的动作就不好预料了。”
赞悉若一死,吐蕃人在西昌州的计划会彻底的失败,剩下的,他们除了困守唐古拉山什么都做不了。
吐蕃人不会再相信骆宾王,李治自然也不会再交给他,未来骆宾王会怎样?
是强行前往吐蕃,强要李治,还是说杀回到长安,掳走武元爽,还是重新潜藏起来,销声匿迹。
如果是前两者,骆宾王死定了。
如果他选最后,李承乾倒是可以放他一把,将来和大食交战,或许他这一颗棋子还能够派上用场。
李承乾抬头,说道:“派人盯着武元爽,若是有人对他下手,那么连背后的人也一起收拾干净吧。”
“是!”徐安拱手,然后悄然退入黑暗之中。
李承乾的目光抬起,看向西昌州方向。
也不知道那里的战事进行到哪一步了?
……
夜色之下,数万骑兵在草原奔驰。
山林之中突然射出了无数弩箭,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但区区数十人的死伤,相比于四万骑兵,在丹增扎西的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
甚至如果唐人真的试图用山中埋伏的方式,来试图获得一定的战略优势,丹增扎西更不得不如此。
相比于残酷的攻城战,这样的骑兵对决,更合丹增扎西的口味。
以四万对一万五,优势在他。
“呜”的声音联系响起。
黑夜中,军令快速的传令。
一大片的骑兵开始向北面而行,避开山上的弩箭打击。
同时也有大量的骑兵继续冲锋,不过在冲锋的同时,手里的火箭同时闪起,然后直接射入了山林之中。
火箭落下,火光闪起。
山林中密密麻麻的唐军身影顿时出现在吐蕃骑兵的眼里。
轻轻一数,赫然有三四千人之多。
丹增扎西的眼底,闪起了狰狞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