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小人
第三百四十二章小人 (第2/2页)高顺说道:“道、峒由诸部首领依兵马多寡行荐,然我今军中缺人手行土木之事,不知君能否召集其余部落首领,前来襄助大军。”
“好说!”
见朝廷有意扶持自己,沙摩柯积极性颇高,说道:“五溪蛮部众多,容某遣人召唤,言唐皇之仁德,必有兵马来援。”
“善!”
——
在张虞的诏令下,高顺率汉蛮兵马起土山,急围夷道。沙摩柯因被封为五溪郡守,大为欢喜,遂招五溪诸部前来助阵。
土山攻城之下,曹军兵将无不惶恐,乐进急信于曹仁,求其出兵来援。
书信传至驻于公安的曹仁军中,令曹仁大为头疼。
大帐内,灯火通明。
曹仁环顾众将,问道:“丞相命我击破文聘,而乐进求解夷道之围,不知诸君有何方略?”
凌操拱手说道:“文聘兵少于我军,其分屯于江渚、北岸及城郭。仆以为不如声东击西,分兵佯袭江陵城,而都督率兵突袭江渚。江渚营寨多水师,如能破江渚大营,则能焚其舟舸,令文聘难以为患。”
曹仁微微颔首,对凌操提出的声东击西之策颇是满意,说道:“文聘兵马分于三地,江渚兵马万人,江岸营寨五千,江陵守军老弱数千。江陵内积辎重,乃唐军之要害。若行声东击西之策,可大张旗鼓击江陵,佯称焚敌辎重。”
“文聘忧江陵得失,见我袭江陵,必分兵解围。而其兵马若动,江岸、江渚二营空虚,我出精兵分击,必能大破文聘。”曹仁自信说道。
李严迟疑了下,反驳道:“唐军水师上据江水,将军击江渚可行,但分兵击北营,恐入地狱,兵马危难矣!”
李严虽被曹操封为交州刺史,但因交岭暂无法经略,故屯兵于桂阳郡。唐军南征荆州,李严领兵与曹仁汇合,并受曹仁节制。
见李严质疑自己兵略,曹仁不悦道:“我追随丞相征战十余年,你为文人怎知兵事?听令厮杀便可。”
李严脸上阴晴不定,恼怒曹仁这般辱他。
曹仁可不管李严心情,吩咐说道:“明日由邓池率老弱袭江陵,如见唐人援军,务必设障拖延,及下午时便能自行撤军。”
“凌操统兵为先锋,明日见江渚兵马离营,率兵突袭唐军大营。而李严率五千兵马乘舟击岸上北营,务必得胜而归。我率万人兵马为援,以备不时之需。”
“遵命!”
众将跃跃欲试,唯李严不情不愿领命。
后续曹仁说了些细节之事,李严脸色阴沉沉出帐,内心愤愤不平。
他反对曹仁分兵击岸上北营,而曹仁为了报复他,竟让他率兵进攻北营,这不就是侮辱他吗?
回头瞧了眼大帐,李严心生后悔之情,早知曹操有败亡之势,自己当初怎会听蒋干谗言,因中国俊杰众多,舍唐而竟投曹?
毕竟官爵再高,等曹操政权覆没,他为阶下囚,那些高官厚禄与他何干?
当初自己提前投唐,哪里有关羽、张飞二人之事?
今时若不自救,等关、张二将兵破荆州,自己必然会遭到报复。
不如率兵投唐,或能得一封赏!
可是他与关羽有仇,唐军愿意接纳他吗?
李严心思复杂,为今下曹军形势而担忧,生怕兵败遭到清算。
当李严抑郁不平时,曹仁独在帐中,正与从事严畯商议兵略。
“李严为丞相器重之辈,今为荆楚俊杰,享有盛誉。都督既用李严为将,今岂能辱之。”严畯说道:“故以仆之见,都督不如私招见之,好言安抚,以安李严之心。”
曹仁冷笑了下,说道:“李严贪图名利之辈,先为刘备依仗,临危投我,自诩有功。今不挫其锋芒,恐其难遵军令。若他能破北营,我自会好言抚之。”
曹仁作为曹操器重的将帅,与张辽地位近似,至今没有遭遇政治斗争,故很多事情上多用喜恶。
如看李严不爽,曹仁可不会惯着,尤其李严反驳他的计策,甚至夸张描述为兵入地狱。因此,在曹仁眼中,既然攻打北岸为地狱,那么便让李严领兵攻打北岸。
见曹仁毫无知错,严畯暗叹了声,自知无法劝说曹仁改变主意。
在曹仁领兵之初,曹操就担忧曹仁会意气用事,故在兵略上让李严辅佐,私事上安排严畯为从事。然二人话语权有限,曹仁又怎会听得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