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23章 南下巡视

第23章 南下巡视

第23章 南下巡视 (第1/2页)

在当下,也就是太和七年的时间点,魏与吴的水军还是有几分相像的。
  
  大魏水军基地在淮水中游的寿春,若要入海,则需顺淮水东下数百里至淮阴,在此做好后勤补给后,再入海中。吴国也相差不多,船队从建业顺江向东,而非离海最近的武进、毗陵一带。
  
  终归还是没到海船大发异彩的时代。
  
  在二十艘艨艟组成的海船队快速回返寿春之后,只在寿春停留了一夜,第二日清早辰时,曹睿本人就在寿春城外的淮水码头上乘上龙舟,准备随船队一并南下。
  
  曹、董、司马、陈四位阁臣本欲一同随驾前往,但是被曹睿以距离不远的原因拒绝了,命他们在寿春好生处理日常政事,只带了四名侍中、四名散骑和一些必要的随员。
  
  中领军毌丘俭和五校尉营各五千骑兵分列与淝水左岸和右岸,随在龙舟两侧扈从。
  
  艨艟开路,楼船居中,近百油船尾随,端的是气派异常,景象恢弘。
  
  此时的龙舟与后世隋炀帝的那种过于铺张奢华的龙舟并不相同,不过只是一个略大些的楼船,上面做了些龙型装饰,大大小小的各色旗帜迎风招展,船身上还画着彩绘。若以后世的审美观来看,只会觉得土气与浮夸,无奈这个时代就喜欢这种装饰。
  
  去年年末曹睿从洛阳来寿春,也是沿着洛水、黄河、漕渠、涡水、淮水的路线,并不糜费。
  
  “黄初年间临江观兵,你们当时谁在先帝驾前?”曹睿站在楼船最上一层,双手扶栏,赏着淝水两岸生机勃发之景,随口问道。
  
  停了几瞬后,侍中徐庶在旁拱手:“启禀陛下,黄初五年和六年之时,唯有臣在先帝驾前。”
  
  曹睿转过身来,环视众人,笑了一声:“也应是如此。裴卿那时应在荆州做刺史,卢卿在河北做太守,王卿在家读书,朕没说错吧?”
  
  “陛下博闻强记。”裴潜拱手应声。
  
  徐庶缓缓说道:“臣记得黄初五年八月时,文帝是从许昌出发,经蔡水、颍水、淮水进驻寿春,九月到淮阴,再经中渎水抵达大江北岸。彼时孙权遣人在大江南岸派人筑疑城防御,绵延百里,加之江上又有诸多吴船游弋,江水盛大而不得渡。”
  
  “六年十月,文帝又率军至广陵,十余万士卒横列大江之北,孙权也亲至南岸督战。臣当时亲耳听闻,文帝观临江边时曾说‘固天所以隔南北’之语。”
  
  曹睿从容说道:“朕记得此事,那时候蒋子通就在先帝驾前,冬日中渎水结冰,既入不了江,也难以北归,全赖蒋子通掘渠放船的计策才将船只带回。”
  
  “卢卿,遣人去后面船上,将蒋济唤来。”
  
  “遵旨。”卢毓应声而去。
  
  不多时,蒋济就乘舟而来,由于卢毓叫的紧,蒋济也走得匆忙,有些喘的来到了曹睿身前。
  
  太和年间,对于朝廷的大多数官员来说都是一段安稳的岁月。当今陛下不喜变动,只要高级官员没有太大问题、或者到了需要轮换的地步,几乎都能在一个地方坐稳位子。
  
  按照曹睿本人的理论,大魏当下的所有矛盾都要服从于吴蜀尚未统一的这个大矛盾下。提高行政效率,若官员做事得力则无需更换,还是少折腾些为要。故而蒋济在扬州养的愈发富态了。
  
  曹睿打量了蒋济几眼:“蒋卿,此番海船队回返,朕也要亲去巢湖将作去看一看造船工场。方才朕与侍中们聊到黄初五年、六年先帝两次广陵观兵之时,想起你昔日功绩,故而遣人将你唤到朕身边来。”
  
  蒋济微微躬身:“臣微末之功,不足挂齿。”
  
  “又怎是微末之功呢?”曹睿说道:“此前朕在寿春时,除了年节时与你见过几面,你都在各地巡抚,朕见你的次数也少。这回随朕到巢湖、到东兴去,朕也有空好生听听你的想法。”
  
  “朕欲后年伐吴,卿可有计策?”
  
  后年伐吴?太和九年伐吴??
  
  蒋济直起身来,双眼本能微睁,眉眼间流露出带着一丝惊讶,拱手回应道:“启禀陛下,兹事体大,还请容臣思略一二。”
  
  “好。”曹睿笑笑,随即又转过身去,继续看着淝水两岸的风景。
  
  对于蒋济来说,这确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讯息。若蒋济没有记错,这还是陛下御驾到了扬州之后,他第一次听到关于伐吴之语。
  
  去年年底陛下来到寿春,只说巡视东南,从未论过军事。但若换个角度来说,五万中军都随着御驾一同前来,若真要做些什么动作,也并不奇怪,顺理成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