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64章 罗马瓷都

第264章 罗马瓷都

第264章 罗马瓷都 (第2/2页)

“在今年的军政联席会议上,您的海军和陆军又吵起来了,海军坚持要求获得一半的军费,用以建设更强大的舰队,从而掠夺东印度和西印度。”
  
  “陆军坚持获取七成军费,用以之后的扩军和对东方的战事。”
  
  “最后,几个海军军官和陆军军官还差点打起来了。”
  
  “你这是怎么主持的会议,他们不听你的吗?”
  
  以撒皱皱眉。
  
  “他们说,只有您才能做出最终决定,这是您之前自己规定的,我有什么办法。”
  
  伊苏尔特哼了一声。
  
  “结果呢?”
  
  以撒有些好笑。
  
  “结果?本来没什么结果的,但阿莱克修斯殿下正好回君士坦丁堡看望侄子,听说了这件事,当场提着剑闯了进来,把他们痛骂一顿,说他们不配作为耶稣基督的战士。”
  
  伊苏尔特摊摊手。
  
  “这几人有些难堪,就取消了决斗的约定,等您回来再做决定。”
  
  “嗯,可以,还算有些理智。”
  
  以撒点点头。
  
  “这样吧,各退一步,海军占四成,陆军占六成,但这当然只是中央军的,维持边防军和守备队的费用不算在军费中,所以花在陆军上的钱还是远远高于海军。”
  
  “不过,我也会敲打他们,以后不准这样,否则从重处罚。”
  
  以撒沉吟道。
  
  “除了这些,我还会再给他们拨一些钱,我回来的路上在帝国各大城市转了转,大家的参军意愿都很高,民间的好勇气氛也十分浓烈,这是好事。”
  
  “还要加!您今年的军费都超过国家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三了!”
  
  伊苏尔特立马不满地摇头。
  
  “政府机构要扩大,民生工程要建设,文化同化要推进,这些都需要钱!”
  
  “没事,你说的只是国家的财政收入,我的私人收入还有不少,到时候都分给你们。”
  
  以撒瞟了一眼伊苏尔特。
  
  “说得好像国家财政可以自负盈亏一样,每年不都是我拿私人钱包来填补漏洞。”
  
  “我是皇帝,按道理国库都应该是我的,但你们似乎从没给我剩下一个铜币。”
  
  “您手握那么多挣大钱的商路,哪里看得上这些土地税。”
  
  伊苏尔特有些尴尬地说。
  
  “你还知道商路挣钱,那就别再来反对我搞大海军。”
  
  以撒微微一笑。
  
  “我看两强原则还是少了,以后可以规定三强原则。”
  
  “再说,别担心没钱,我可以向你保证,等个几年,等我们在古巴站稳脚跟,金钱会源源不断地流过来。”
  
  “还有别的事吗?”
  
  以撒看向宰相。
  
  “几份文件需要您签署,几个新上任的地方官您还没有接见,几笔拨款还需要您的首肯……”
  
  以撒一听,直皱眉头。
  
  “文件和拨款先放着吧,我有时间就签署,让几个地方官去拜见皇后,她可以代表我。”
  
  “陛下,其实还有一件事。”
  
  伊苏尔特犹豫了一下。
  
  “之前,有一些来自安纳托利亚的罗马商人前来拜见我,他们本是罗马遗民,一直生活在奥斯曼治下。”
  
  “近些年,穆罕默德二世对这些人的越来越差,经常加重赋税,还加强了监视,导致他们苦不堪言。”
  
  “他们希望您能早日收复安纳托利亚,将他们从异教徒的压迫下解救出来。”
  
  “安纳托利亚之事我已经有了打算,但此事关乎重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我的外交部门和情报部门已经开始行动了,不要着急。”
  
  “别担心没有仗打,接下来的二十年,我们恐怕都得陷在东方的战争泥潭里。”
  
  以撒揉了揉眉心。
  
  “最迟不超过三年,我就会开始着手攻打穆罕默德二世。”
  
  “在这几年里,你们争取继续扩大人口数量,鼓励生育,购买更多的正教白奴,争取在那时将我们的人口数量提升到六百二十万。”
  
  “是,我明白了。”
  
  伊苏尔特点点头。
  
  “那就这样,我今天还有其他事,你去主持工作吧。”
  
  以撒挥挥手,示意众人散会。
  
  “对了,要是哥伦布等人来找我,就让他去阿德里安堡,我今后几天都在那里。”
  
  ……
  
  与莱昂诺尔商议片刻,又去看了看小孙子君士坦丁,以撒离开君士坦丁堡,驱车前往阿德里安堡。
  
  这两座城市并不遥远,中间的道路十分宽阔,在快马加鞭行驶两天后,以撒终于在第三天的正午抵达了这座色雷斯第二大城市。
  
  阿德里安堡最早是一座坚固要塞,位于山脉与河流的包围中,附近的矿物储备十分丰富,尤其是山脉中的优质铁矿。
  
  自从以撒收复阿德里安堡后,这座城市一直没能回到奥斯曼时期的繁荣,为了保持稳定,将手工业工坊大量迁往君士坦丁堡,商人们也随之转向东部沿海。
  
  当然,阿德里安堡的资质相当不错,近年来,随着《十九条法令》的颁布,大量的国内外商人开始来到阿德里安堡,在山脉中探寻矿藏,并和政府签署协约,组织人手,进行开发。
  
  保加利亚收复后,阿德里安堡的军事压力大为减轻,进行保加利亚内陆贸易的商人也越来越多,这座历史名城终于迎来了复苏。
  
  和阿德里安堡的几位地方官和本地商人吃过午饭后,以撒简单规划了一下今后的发展方向,便带着几名卫士来到了阿德里安堡的工坊区。
  
  这座城市位于马里查河与登萨河的交汇处,水资源非常丰富,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可以成为色雷斯地区第二座手工业大城,分担君士坦丁堡的压力。
  
  以撒走进工坊区的一幢宅院,找到刚来这里的埃斯特旺·达·伽马。
  
  “陛下,您可算来了,阿德里安堡附近到处都是矿场,一点娱乐设施都没有,比不上君士坦丁堡的一个街区。”
  
  埃斯特旺正趴在书桌前看地图,见以撒到来,连忙起身迎接。
  
  “好了,解决这件事后,我立马放你回到君士坦丁堡。”
  
  以撒拍了拍他的肩。
  
  埃斯特旺点点头,带着以撒来到后院。
  
  这幢宅院本来属于一位奥斯曼贵勋,后来被以撒缴获,又被以撒授予阿德里安堡的工坊区。
  
  后院很大,从前的花草园林被拆毁一空,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座座泥窑。
  
  空地上堆放着不少残破的瓶瓶罐罐,显然都是这些工匠烧制出的残次品。
  
  不少工匠围在一座泥窑旁,一个身材高大的外邦人正用不知名的语言对着泥窑指指点点,旁边的翻译官绞尽脑汁,将外邦人的话翻译成希腊语,讲给东罗马工匠听。
  
  “陛下,他就是我们从印度带回来的工匠之一,会烧制瓷器的。”
  
  埃斯特旺指了指那位外邦人。
  
  “不过,他倒是对卡利卡特没什么向心力,听说我们请他到这里讲学,当即答应了,还把要求我们带上他的家人。”
  
  以撒点点头,静静看着泥窑。
  
  泥窑中,一件陶罐正在烧制成型,透过人群,以撒看见了陶罐上隐隐约约的花纹。
  
  外邦人小心翼翼地盯着窑内的陶罐,琢磨着花纹和图案。
  
  又等了好一会儿,温度逐渐降低,一件还算不错的陶器渐渐成型。
  
  但是,在陶器上,以撒可以清晰地看见靛蓝色的花青图案和乳白色的表面釉。
  
  陶瓷,一种发源于东方的美丽艺术品,是东西方贸易中另一种价值极高的商品。
  
  埃斯特旺走上前,向翻译官耳语一声,又冲身后的罗马陶匠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离开。
  
  人群散去后,以撒看清了这位外邦人。
  
  “波斯人。”
  
  以撒有些惊讶,用突厥语说道。
  
  “陛下,我不是波斯人,我是旭烈兀人!”
  
  波斯人一脸高傲地看着以撒。
  
  “我的家族世代为旭烈兀汗的后人烧制陶瓷,后来又为帖木儿王烧制陶瓷,当然不是什么波斯人!”
  
  “要不是撒马尔罕多次遭劫,我也不至于沦落到卡利卡特!”
  
  以撒有些好笑,和他谈了几句。
  
  在波斯人的讲述下,以撒大概明白了他的身世。
  
  他们家祖祖辈辈替旭烈兀家族烧制陶瓷,旭烈兀汗国灭亡后,被帖木儿王抓到撒马尔罕,他们也没说什么,继续为帖木儿家族烧瓷。
  
  后来,帖木儿后人内战,撒马尔罕接连大乱,他带着家人一路南逃,直到卡利卡特。
  
  “你知不知道自己祖辈的手艺是从谁那里学来的呢?”
  
  以撒看向波斯人。
  
  “自然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汗的赐予。”
  
  波斯人大大方方地说。
  
  “旭烈兀汗西征时,带来了不少蒙古工匠,后来又向忽必烈汗要来了不少,我的祖先就是向这些人学习的。”
  
  蒙古工匠?算了,你开心就好。
  
  以撒摇摇头,不再理他。
  
  世界上各个文明基本上都有烧制陶器的技术,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陶瓷都只是东方王朝的专利。
  
  陶器和陶瓷虽然都是烧出来的,但原料不同,且陶瓷工艺非常复杂,要求很高,工匠们对火温的把控和对釉彩的刻画必须拿捏到极致,远非陶器可比。
  
  波斯是距离东方王朝最近的一个大文明,从很早就开始仿制东方瓷器,还专门模仿唐三彩弄出了“波斯三彩”。
  
  只不过,当时的波斯陶瓷无论在技术还是工艺上都跟东方瓷器有相当大的差距,非常粗糙。
  
  后来,蒙古帝国占据了半个欧亚大陆,波斯瓷器真正迎来了大发展。
  
  在四大汗国中,窝阔台汗国很早就灭亡了,金帐汗国从月即别汗之后彻底不承认元朝的宗主权,察合台汗国也一直和中央政权若即若离。
  
  但是,旭烈兀汗国却始终和元朝保持着相当友好的关系,一直是大元的忠实藩王,从未反叛。
  
  旭烈兀和忽必烈一母同胞,他的后人也出于利益或感情亲近元朝皇帝,旭烈兀汗国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元朝体系,腰牌,驿站,宝钞,行省制度……
  
  给教皇的书信上盖汉字印章,清真寺上雕龙纹……
  
  他们还参照东方体系修史,编纂出了极具历史价值的《史集》。
  
  把旭烈兀汗国和其他三大汗国等同一体是极不合适的,波斯地区从始至终都是元朝的疆域。
  
  在旭烈兀汗国时期,波斯和东方的交流来往非常繁盛,非常多的东方技术传入波斯,其中就包括瓷器。
  
  这个时候的波斯瓷器大量采用龙凤麒麟等东方神兽来作为纹饰,也有一些波斯独有的特色。
  
  后来旭烈兀汗国灭亡,帖木儿王非常重视工匠,将波斯和河中的工匠搜罗起来,聚集在撒马尔罕,陶瓷工艺继续发展。
  
  但是,随着帖木儿和沙哈鲁的死亡,波斯和中亚屡遭大乱,撒马尔罕不复当年,大批工匠外逃,但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其他文明的进步。
  
  “好吧,旭烈兀人,既然你的祖国已经灭亡,不妨待在这里,替我烧制瓷器,顺便将你口中的“蒙古工艺”传达给更多人。”
  
  “东罗马帝国和旭烈兀汗国是历史友邦,多次联姻,你替我烧制陶瓷,总好过待在卡利卡特。”
  
  以撒微笑地冲波斯人说道。
  
  “你认为阿德里安堡周边的自然情况怎么样?可不可以作为一个瓷器之都?”
  
  波斯人想了想,轻轻点了点头。
  
  “还算好,陛下。”
  
  “我之前也去您的首都考察了一番,但说实话,不行,土质很差,不适合烧制瓷器。”
  
  “阿德里安堡还算可以,原材料可以在附近的山脚下与河流边找到,如果您愿意给我一些人手和金钱,我可以带他们找到一些原材料采集区。”
  
  “这座城市周边矿物很多,烧出来的瓷器或许还会带有一些别样的特色。”
  
  波斯人说着,有些激动。
  
  “陛下,含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瓷器本身的颜色,笼统来说,含铁量越高,瓷器的颜色就越深,从白色和青色到紫色和黑色,这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
  
  “但是,您也不能抱太大希望,我们烧出来的东西绝无可能超过东方瓷器的,哪怕是旭烈兀兀鲁思的鼎盛时期,我们也比不过。”
  
  “无妨,只管做,我之后还会搜集更多的瓷器大师。”
  
  以撒耸耸肩。
  
  自从郑和下西洋后,华人开始大量移民东南亚,不少东南亚城市开始烧制瓷器,第三波东印度舰队可以关注一下。
  
  东方王朝的瓷器一直遥遥领先,哪怕到了明朝末期,很多国家都开始仿制瓷器,但却完全没有动摇他们的统治地位。
  
  当然,欧洲文明在后来在传统的制瓷工艺上加以改进,提出将牛骨粉添加到原料中,成功烧出了更高档的瓷器,骨瓷。
  
  再往后,以撒可以将添加骨粉这一想法传授给制瓷大师,看看他们能否成功。
  
  无论如何,东罗马帝国的瓷器事业终于启航了,如果能够发展起来,又是一个能够带来巨量财富的大产业。
  
  这东西,只要烧得出来,根本不愁卖。
  
  正当以撒思绪万千时,一位亲卫快步走来。
  
  “陛下,哥伦布元老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