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327章 雇佣兵之家

第327章 雇佣兵之家

第327章 雇佣兵之家 (第1/2页)

地中海南岸,迦太基城。
  
  阳春三月,春季的迦太基城焕发着勃勃生机,地中海气候的西风降雨让城市染上一层氤氲,气温回升,植物疯长,万物复苏。
  
  迦太基城大概是整个北非最适宜人类居住的一片地方,没有寒风和暴雪,没有持久阴冷的雨季,没有难以忍受的高温,没有沙漠中的风尘,超过一千毫米的年降水量完全足够,传说中炎热干旱的夏季也很少超过三十摄氏度。
  
  作为东罗马帝国的“南都”,迦太基城不仅是整个北非行政区的绝对中心,还是远洋贸易的中转枢纽,控扼东地中海的陆上铁闸,凸起的半岛和马耳他群岛组成了严密的封锁线,牢牢把守着沟通东西地中海的突尼斯海峡。
  
  前些日子,东罗马帝国开始文官改革,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张,帝国中央决定在大区和军区的基础上重启“行省制”,将几个大区和军区置于行省的管辖下,使地方统筹更加规范有序。
  
  东罗马帝国一共设置了十个行省,巴尔干五个,安纳托利亚两个,北非两个,东地中海诸岛合为一个。
  
  一个行省具有四位长官,分别是地位最高的执政官,司掌地方军备的保民官,司掌法律事务的大法官和司掌宗教事务的大主教,此外,一个行省还下设教育官和税务官等地方官员,监察官不在其内,任免权归属中央,只对中央负责。
  
  比起古老的总督,行省执政官具备的权力较小,只掌管民政事务,具有个别地方部门的人事任免权,战争时期则需协助保民官调动射击军,筹集军需补给和补充兵员。
  
  从职能上划分,行省又可以被分为军务行省和政务行省,诸如马其顿,伊庇鲁斯,默西亚和本都就是典型的军务行省,一个军区顶在最前方,其余的大区在后方提供协助,如果边境发生战争,军务行省可以更快地进入战争状态,拖到中央援兵的到来。
  
  为避免职责纠缠不清,一个军务行省的行省保民官一般由军区长官兼任,和平时期负责统筹军区边防军和训练大区射击军,战争来临时则可凭借皇帝的指令调动整个行省的地方军队协助作战。
  
  军区是时刻处于战争状态的,军区边防军顶在第一线,一有战事立马参战,等不到皇帝的指令。
  
  在十大行省里,中央行省当然是最为特殊的一个,负责统筹君士坦丁堡直辖区,色雷斯大区和比提尼亚大区,重要城市最多,也最为富裕,最高长官由皇帝自领,副官负责协助。
  
  北非的两个行省分别是阿非利加行省和昔兰尼加行省,以迦太基城和比林奇城为首府,均为政务行省,但也涵盖着统管南方沙漠附属部族的职能。
  
  由于北非领地的特殊性,迦太基行省的行政官又称迦太基留守大臣,无需经过考试和选官,由皇帝亲自任命,负责协助镇守迦太基的皇子打理北非领地。
  
  迦太基城,王宫的天台上,以撒和三子巴西尔并肩而立,眺望着繁荣昌盛的城市。
  
  在他们身后,新任迦太基留守大臣,迦太基行省执政官艾尼斯和行省保民官叶尔孤白恭敬肃立。
  
  艾尼斯十分年轻,是艾季达比亚人,希腊——柏柏尔混血,东罗马治下第一批成长起来的北非正教徒,之前担任迦太基大区的大法官,巴西利厄斯升任副相后,他接过了留守大臣的职位,开始打理行省事务。
  
  叶尔孤白则是以撒的原侍卫队长,之前担任迦太基大区保民官,现升任行省保民官,是巴列奥略家族的忠实拥趸,也是军务系统中迦太基系的话事人。
  
  “多年没来,迦太基城发展不错。”
  
  以撒凝望着自己打下的第一座大型城市,微微点了点头。
  
  “看来,你们没有让我失望。”
  
  “父皇,迦太基城能有如此光景,我没出什么力,前任留守大臣巴西利厄斯居功至伟。”
  
  巴西尔看向以撒。
  
  “我知道,不然他也不会升任副相。”
  
  以撒拍了拍儿子的脑袋。
  
  “不过,他性格偏激,在教化百姓和主持内政上还算不错,经济眼光差得远,还停留在几百年前。”
  
  “对资本主义既没有兴趣,也不太喜欢。”
  
  “让他到安纳托利亚去主持行政搭建和安抚流民就行了,经济上的事还得我亲自来。”
  
  以撒掏出怀表,看了看。
  
  “今天的迦太基已经远超历史上任何时候,这并不是因为这座城市本身有什么特产,也不是因为个别大臣的施政方针,仅仅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好,适合充当商业枢纽。”
  
  以撒继续说道。
  
  “北非贫瘠,自身产出有限,我们在这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金盐贸易和远洋贸易,而非地方产出。”
  
  “所以,只要这两条贸易商路不断,迦太基就能继续繁华下去,北非海岸也能因此获益,这才是至关紧要的。”
  
  “也许吧,不过这些事情估计跟我没什么关系了。”
  
  巴西尔笑了笑。
  
  “既然您来了,老师也去君士坦丁堡了,您准备怎么安排我呢?”
  
  “我不想继续留在这里跟那些庄园主和奴隶主纠缠了,我不太擅长这些。”
  
  巴西尔叹了口气。
  
  “我能感觉到,他们不喜欢我这种皇子,喜欢我哥哥。”
  
  “我听仆人们说,庄园主们似乎认为我太过孤高,读过几本书,看不起他们,喜欢和文人墨客混在一起,不愿意融入他们的圈子。”
  
  “这算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和不擅长的事情,最关键的不是顺应别人,而是认清自己。”
  
  以撒看向巴西尔。
  
  “你哥哥之所以能够得到大部分人的拥戴,不是因为他擅长任何事,喜欢任何人,只是因为他会装,会演戏,总能让人感到自己受重视,总能让人感觉自己受了皇子多大的恩遇,总能让人感恩戴德,以死相报。”
  
  “他对自己的能力一清二楚,政务一般,那就依赖妻子,军略一般,那就依赖亲信贡萨洛,从不过多干涉,喜欢挑弱小的敌人打,强敌则用外交稳住,生怕出现错误,从而影响到他的威望。”
  
  “这是我选择他作为继承人的原因之一,如今的帝国貌似花团锦簇,但内部矛盾仍然不可忽视,需要他这样的人来调和各个利益集团。”
  
  说到这里,以撒顿了顿。
  
  “我前半生事务操劳,四处奔波,你们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长大的,我没有过多干涉,你从小跟着文人长大,没有经历过那个黑暗的岁月,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成长为这个样子,我并不意外。”
  
  “既然你喜好读书,不妨就去上大学吧,君士坦丁堡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帝国法律大学,随你上。”
  
  “那我还是先去找巴西利厄斯老师完成学业吧,等成年了再去大学。”
  
  巴西尔点点头。
  
  “我获得的资源更多,没理由输给其他人,各个大学不是也开放考试了吗?我不要您的推免,自己去考!”
  
  “到时候,我也许是第一名呢?”
  
  巴西尔一脸憧憬地看向以撒。
  
  “不可能,因为就算你考了第一,我也会把你放到后面去,免得百姓质疑。”
  
  以撒呵呵一笑,搂住巴西尔的肩。
  
  “那我走了,谁来接替这个位置?”
  
  巴西尔认为以撒在开玩笑,没有在意。
  
  “等你哥哥打完克里米亚,我会让他过来。”
  
  以撒说道。
  
  “大战在即,到时候,他和伊莎贝拉都得过来。”
  
  “大战?又要打谁?”
  
  巴西尔皱了皱眉。
  
  “刚刚打完一场打仗,您的国库还够用吗?”
  
  “当然够的,如果到了那时,哥伦布和乔治还没攻破特诺奇蒂特兰,那他们也该被撤职了。”
  
  以撒淡淡地说。
  
  “还有东印度方向,也是战云密布,不过阿拉伯人实在太差,我倒不怎么担心。”
  
  “等这两方面的战事圆满成功,我们的战争机器就又该开动了。”
  
  “我已经41岁了,在我见上帝前,尽可能地将国事理顺,将外敌荡平。”
  
  “您还年轻,肯定可以的。”
  
  巴西尔重重点头。
  
  “是啊,我有这个自信,欧洲大陆上没有人能够阻挡我,唯一有这个资格的只不过是时间。”
  
  以撒说道。
  
  “给我二百年,我会让整个欧洲都匍匐在我的脚下。”
  
  “如果是二十年,那就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见巴西尔沉默不语,以撒也抛开思绪。
  
  “巴西尔,你回去休息吧,我要和两位大臣安排一下事务,过一会儿西境边疆区的阿贝尔也要来。”
  
  “是,父皇。”
  
  巴西尔离开,以撒也转过身,看向站在身后的二人。
  
  “陛下。”
  
  两人上前,鞠躬行礼。
  
  “我这次来,主要有三件事。”
  
  以撒开门见山。
  
  “第一件,关于文官改革和行省改制,这是北非领地融入帝国的重要一环,不能出差错。”
  
  以撒说道。
  
  “以后,教育部门会在阿非利加和昔兰尼加两个行省开设大量学校,促进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你负责提供支持。”
  
  以撒看向艾尼斯。
  
  “还有文官考试,这里的民众同样是罗马人,他们一样可以考试当官,下一次考试就将在迦太基举行,考场得提前搭起来了,我需要你们为赴考学子提供最好的待遇,给他们提供各种福利,包括住宿,饮食和游乐,我需要百姓知道,当帝国的文官,是一种荣耀。”
  
  “是。”
  
  艾尼斯答应道。
  
  “我会与教育官们做好安排的。”
  
  “阿非利加人崇尚武力,让他们接受一下文明的熏陶也是好事。”
  
  “副相大人曾在这里建造了大图书馆,考场就建在大图书馆旁边,如何?”
  
  “不错,你们看着办。”
  
  以撒首肯道。
  
  “第二件事,有关技术革命。”
  
  以撒从口袋中掏出一份文件,递给艾尼斯。
  
  “最近一段时间,我的情报官带回来了很多先进技术,包括萨克森的早期脚踏式纺车,东方的多锭大纺车,轻型犁,种子条播器。”
  
  “东印度舰队还从一位东南亚商人的手中买到了一本不错的农业书籍,是大元时期的《农书》,我会让翻译局和印刷局将希腊文版本的分发给各位农业官,让他们进行研究。”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欧洲在很多技术上都十分原始,包括最重要的农业和纺织业,千百年来压根就没多少改进,少有的一些改良还是蒙古人和阿拉伯人带来的。
  
  当然,航海业的确遥遥领先,这是真正使欧洲突飞猛进的技术,有了船,他们就可以前往已知世界的任何角落,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中汲取其他文明的先进知识,比如荷兰人从东南亚弄来的“荷兰犁”,从东方王朝引入的纺织器。
  
  纺织业是工业之母,如果东罗马帝国能够在纺织业上领先欧洲,日后的好处将不可估量。
  
  文明在交流中发展,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在交流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孤芳自赏是没有意义的,闭关锁国更是愚蠢至极。
  
  至于元王朝的《农书》,以撒其实已经在此之前从波斯商人手里弄来了一份,但残缺不全,东南亚的显然更好,各种农业器具和农耕方法零零总总,插图丰富,易于学习。
  
  大明不是大清,没有那么强的唯我独尊思想,以后有机会也许能够参照历史,与他们交流一下,获取一些更先进的技术知识。
  
  基督教徒当内阁次辅,这可是东方王朝独一份。
  
  “行,陛下,我虽然对此一窍不通,但一定会完成您的命令!”
  
  艾尼斯保证道。
  
  “好,你们这里只是实验,保加利亚的土壤更加符合东方标准,我估计那里的效果会更好。”
  
  以撒点点头。
  
  “第三件,准备战争。”
  
  以撒的神情严肃起来。
  
  “根据情报,卡斯蒂利亚的国王恩里克身体虚弱,估计活不了太久,也许就是明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