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归义非唐 > 第538章 野草不尽

第538章 野草不尽

第538章 野草不尽 (第2/2页)

“洪武…洪武……”
  
  刘继隆缓缓闭上眼睛,他早就知道这群人会这么做,毕竟安史之乱以来,科举就是世家豪强子弟上升的通道,与平头百姓毫无关系。
  
  正因如此,刘继隆才能猜到他们不会轻易放弃曾经的特权,也做好了大开杀戒的准备。
  
  但世家豪强出身的这些官员,始终比普通官员多些底蕴,不至于像朱元璋手下那群官员蠢笨。
  
  自己只需要开口,这群世家豪强终究还是会低头,不过他们这次低头是为了日后更好的抬头,这点是刘继隆无法容忍的。
  
  只是这件事不能由他自己处理,自家大郎已经长大了,而自己也年过半百,是时候该让他解决朝中这些龌龊事了。
  
  想到此处,他提笔继续埋头处理起了奏表,而三省六部的速度也并不慢。
  
  “铛…铛…铛……”
  
  大汉洪武十年夏五月二十八日,随着大汉朝首次科举结束并张榜,三百名进士的姓名、籍贯便很快便张贴在了朝廷规定的三处地方,并有金吾卫持兵器看护。
  
  皇城外的主榜,天津桥上的副榜,还有国子监衙门前的榜亭都聚满了人。
  
  “状元严可求,京畿道同州朝邑人!”
  
  “榜眼高郁,淮南道扬州江都人!”
  
  “探花郭崇韬,河东道代州雁门人!”
  
  “二甲第一李……”
  
  传唱声不断传来,有人如释重负,有人则紧张的期待自己的姓名。
  
  哪怕知道自己已经考中,但三甲各有差距,能考到这里的,又有几个人甘心自己拿个三甲?
  
  “关西、关东、淮南,竟然没有江南的……”
  
  “剑南和山南不也没有轮到吗?”
  
  “河北道十七名进士,哈哈……”
  
  “河东不仅出了探花,竟然还有二十三名进士?”
  
  “河南道二十二名进士,东畿也有十五名进士……”
  
  “好在某江南东、西两道有六十七名进士,远超北方各道,哈哈哈哈哈!”
  
  “某剑南士子还算争气,有二十名进士,下次科举定要占据三十席……”
  
  三百名进士额,若是只看属于哪道,那无疑是陇右道最多,足足有三十九名进士,比第二名的江南东道还多出六名。
  
  虽然也有学子抱怨,但并未引出什么骚乱,毕竟此次进士的那三百多人情况,早已被不少人打探清楚。
  
  相较于前朝时,科举基本被世家豪强垄断的情况,此次参与殿试的三百名进士,其中有近百人都是平民子弟出身。
  
  其余二百人,则要么就是官宦子弟,要么就是世家豪强,亦或者将门、勋贵出身。
  
  尽管差距依旧很大,但平民子弟的科举之路,总算要比前朝时好多了。
  
  有了这些平民进士作为榜样,那些落榜的平民学子也没有气馁,而是准备参与三年后的第二次科举。
  
  在他们准备的同时,此次科举的情况也通过《国报》发往了各县,已经进入东畿之地的刘烈则正在翻看。
  
  相比较皇榜,《国报》上的字体虽然小,但却用了整整一页来写下三百名进士的籍贯、年龄和家庭背景。
  
  天下大开官学才堪堪七年,按照大小学的十年学制,还有整整三年时间才会迎来平民学子爆发的时候。
  
  “洛阳城的天要乱了……”
  
  放下手中报纸,刘烈目光看向马车外的田园景象,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他现在需要好好想想,应该如何与自家阿耶说说自己这几年的经历。
  
  想到此处,他缓缓闭上眼睛,而马车也在不断向着洛阳城靠拢。
  
  马车左右的百余名护卫令人忍不住侧目,但看清他们身上的甲胄后,百姓们便纷纷收回了视线。
  
  如此过了两日,刘烈总算是回到了洛阳城内,目光不断打量这座与三年前没有任何变化的城池。
  
  街上的人更多了,百姓的依旧具有朝气,而这除了源于今年东畿没有遭灾外,更大的原因还是朝廷每年三个月的募工期。
  
  秋收过后,朝廷便会开始募工干一个月官家的活,然后到冬季再募两个月工。
  
  三十钱的工钱,若是节省些不在城里居住,干三个月都足够去乡下生活七八个月了,不过前提是不能遭灾。
  
  若是遭灾,地方物价便会飙涨,别说手里握着两三贯,便是二三十贯都不顶用。
  
  “洛阳与三年前相比,倒是没有什么变化。”
  
  刘烈忍不住开口,而马车内则是传来略微刺耳的声音:“殿下所言甚是,洛阳依旧太平繁茂。”
  
  面对这道声音,刘烈目光看去,只见年纪看上去有些老迈的宦官坐在其中,而他则是宫里派来迎接自己的人。
  
  若是放在以前,刘烈必然不会理会这些在他眼中的残缺之人。
  
  只是去了趟西南后,他也知道天下并非所有地方都能像陇右那般太平安定,如眼前之人,说不定也是不得已进入宫中的。
  
  “自己如今刚刚返回洛阳,曾经的旧人早就忘了个干净,倒是需要个人帮衬。”
  
  想到此处,刘烈看向这宦官:“汝可愿做东宫典内(管事太监)?”
  
  “奴婢求之不得,叩谢殿下隆恩……”
  
  宦官没有没有半点犹豫便躬身叩首,但姿态得体,与宫中那些或是木讷、或是过于精明献媚的太监大有不同。
  
  仿佛他不是太监,而是一个得体的大臣。
  
  “汝唤何名?”刘烈对他愈发来了兴趣,而这宦官也继续得体起身作揖道:“奴婢贱名张承业,是前内常侍张泰养子……”
  
  见他禀报家门,刘烈忍不住笑了笑,感慨道:“吾刘氏,还真是与张氏脱不开关系啊。”
  
  “呵呵……”他摇了摇头,接着对张承业吩咐道:“稍后汝先往东宫去,调些信得过的人,吾要往贞观殿去。”
  
  “奴婢受教。”张承业恭敬应下,而刘烈则是将目光投向了车窗外。
  
  此次返回,他与此前大有不同,他懂得了权柄的好处,也知道了没有权柄是什么滋味。
  
  思绪间,马车缓缓驶向宫中,而张承业不愧是自小入宫的老人。
  
  他提前安排好了轺车,所以刘烈下车后,便已经有车摆在了他面前。
  
  大汉开国之初,刘继隆便下令将宫内所有门槛填平,以此方便车舆行走。
  
  朝中勋臣,但凡上了年纪的,如陈靖崇、崔恕、高进达、李商隐、王式等人都有刘继隆准许的小舆可供乘坐。
  
  小舆说白了就是窄小些的马车,是刘继隆令人制作并加入皇帝恩准臣子在宫中乘车舆的一种。
  
  至于曾经的步辇,那早就被刘继隆下令废除了,且规定官员只准乘车马,不可乘步舆。
  
  哪怕是身为太子的刘烈,此刻也只能乘坐轺车前往宫中,而张承业则是安排了个宦官伺候刘烈上下车,自己则赶往了东宫。
  
  “那是轺车?”
  
  “太子回来了?”
  
  “定然是太子回来了……”
  
  轺车的出现,顿时吸引到了许多官员和巡逻将士们的目光。
  
  刘烈不为所动,脑中只想着等会如何表现。
  
  一刻钟后,随着轺车停在了贞观殿门外,刘烈下来的同时,便有宦官朝里唱声。
  
  “臣谨奏陛下,太子求见……”
  
  “进!”
  
  刘继隆的声音依旧很有份量,明明他的声音不算大,却宛若鼓槌撞击在耳畔那般。
  
  这般想着,刘烈走入了贞观殿内,而此时殿内已经有了赐座,但椅子并非是为刘烈准备的,而是为凯旋而归的曹茂所准备的。
  
  刘继隆坐在金台上,目光灼灼的直插刘烈胸膛,让他感到高兴的同时,又有几分沉重的压力。
  
  “儿臣烈,参见阿耶……”
  
  “上来吧。”
  
  刘继隆颔首示意,同时目光重新投向曹茂:“朕倒是没有想到前线战事结束的如此之快,倒是没能给你发挥的机会。”
  
  曹茂闻言有些尴尬,毕竟他这次是带着两畿数万精锐北征,开拔前还说了要率军好好表现。
  
  结果他除了在燕山山脉杀、俘了些奚部胡人外,其它功劳都未沾得半点。
  
  这倒不怪他,毕竟安破胡和斛斯光、张延晖才是此役的主力,而两畿劲卒和曹茂只是在他们遭遇困难时再顶上的预备队。
  
  只是没想到,安破胡和斛斯光直接击破驱逐了契丹,曹茂与张延晖则白白准备了大半年。
  
  “下次北征以汝为帅。”
  
  刘继隆安抚着曹茂,曹茂则是点点头,起身对刘继隆作揖:“臣无事可奏,谨退……”
  
  “下去好好休息,陪陪亲人吧。”
  
  刘继隆抬手隔空挥了挥,示意他快些回去,而曹茂则是看向了刘烈,视线碰撞同时,投去肯定的目光,随后便离开了贞观殿。
  
  在他走后,刘继隆缓缓起身,面朝这个二十有四的好大儿,刘继隆仔细观摩起了他。
  
  浓眉长目高准等特质与自己一模一样,身高比自己都略高寸许,高大英武,便是做探花郎都足够了。
  
  “像朕,只是差了些。”
  
  刘继隆爽朗笑着,刘烈则一阵汗颜。
  
  二人眼下若是外出假扮富户,旁人必然以为刘继隆是兄,刘烈是弟。
  
  “阿耶似乎不会老。”
  
  刘烈见自家阿耶与自己开玩笑,顿时也胆子大了些,主动说起了刘继隆的样貌。
  
  只是面对他这番话,刘继隆摸了摸短须:“还是有些老了。”
  
  感叹过后,他目光看向刘烈,饶有兴致道:“可还愿意放弃权柄?”
  
  “额……”刘烈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担心自家阿耶多想,可又觉得不会,因此他就在这种纠结中支支吾吾,最后还是刘继隆抓住了他的肩膀,稍稍用力便让他忍不住惨叫了起来。
  
  “额啊——”
  
  刘烈只觉得自己肩膀都快被自家阿耶捏碎了,而刘继隆则是爽朗笑道:“精神些了没有?”
  
  “精神了。”刘烈左手揉肩,表情是又气又恨又害怕。
  
  “精神了便说吧!”
  
  他坐在了自己的椅子上,示意刘烈也坐下,但椅子太短,不足以容纳他们两个个头高大之人并排坐下。
  
  刘继隆见状,直接把刘烈抱到了腿上,笑着说道;“汝小时候,阿耶就是这么抱着你的。”
  
  明明动作令人窘迫,可刘烈不知道怎么,原本紧绷的人都松懈了下来,主动说道:
  
  “阿耶此次安排,某已然知晓,幸得阿耶安排,才让某知晓了民间疾苦。”
  
  此前不论是在疏勒耕种,亦或者在庭州当兵,刘烈都觉得日子没有那么苦。
  
  因为不管是做屯兵还是战兵,他与身边人的口粮都吃的都差不多,所以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同。
  
  只有这次前往普宁县后,他方才知晓各地情况不同,也才知道黔中、岭西、湘西等处如此艰苦。
  
  想到自己所见所闻,他便与刘继隆说道:
  
  “某在贵州时,朝廷虽然已经将土地均分给当地的百姓,可受限于地势,许多百姓手里的耕地只有三四亩,连自己的口粮都挣不到,百姓穿着破烂衣物,食不果腹。”
  
  “某虽然发了开荒粮给他们,但他们好不容易开垦出荒地,结果一场大水冲来,不止是荒地消失,良田也被吞没成为荒田。”
  
  “当地百姓为了躲避水患,便只能将田往山上种。”
  
  “可是山上山冷,作物产出极少,一亩地产出五六斗都是常有的事情,如何够百姓自己吃?”
  
  “朝廷虽然让某等官员修建河渠,但那些河渠应对小灾尚可,若是遭遇数日降雨,那便有山崩土没的危险。”
  
  “若是山崩土没,无数耕田尽数不存,不知哀绝者又有多少。”
  
  “哪怕朝廷发了工钱,可普宁地处偏僻,百姓即便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只能等待朝廷调来油盐酱醋等物,更不用说其他了。”
  
  “若非亲眼去普宁乡野之地见识过那些百姓的困苦,某着实想不到,在江南、河北乃至苦寒的安西北庭都能饱食的时候,却还有如此困苦的地方。”
  
  刘烈感慨万千,可刘继隆却并未因为他这番话而感动,只因为他知道,如今天下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方。
  
  朝廷虽然对诸道诸县的政策都是一样的,可各地资源不同,注定了各地贫富不同。
  
  陆上丝绸之路时,关中就是有优势。
  
  等到未来海上丝绸之路时,优势则立马转变到沿海,而内地将会逐渐疲弱。
  
  一石粮食在关东的平原起运,每百里最多损耗半斗甚至更少,但在西南的山区。
  
  哪怕看上去很近的地方,却需要咬着牙走上十几里乃至几十里路才能抵达,损耗就高的令人无法承受。
  
  这些都是先天的劣势,没有那么容易改变。
  
  朝廷能做的只有不断投入,同时调节天下各道人口,如此才能保障太平能延续的更久。
  
  想到此处,刘继隆目光看向刘烈,主动对他开口道:
  
  “两畿之地,如今近五百万口,关中荒地被开垦十之七八,东畿也被开垦十之六七。”
  
  “若是置之不理,日后必然会重复前朝人相食的旧事。”
  
  “此次汝回来,某欲令汝率今岁科举的平民进士将都察院上下换血,招募毕业的大学学子为御史,将两畿之地狠狠地查一查。”
  
  刘继隆的话令刘烈下意识停滞呼吸,毕竟他是知道自己阿耶这些年到底迁徙了多少人。
  
  别的不提,豆卢瑑案便有数十万人,其中三成都死在了路上。
  
  这还是大汉的将移民沿途补给都补全的情况下,若是换做其他朝代,恐怕死的人还得翻个倍。
  
  刘烈愣神之余,刘继隆便知道了他的想法,主动开口道:
  
  “汝在地方当差,难不成没有见过官吏为难百姓,强取豪夺的事情?”
  
  “若是见过,便该知道这群人死有余辜,而朝廷让他们迁徙活着,已经是网开一面了。”
  
  “若是没见过,那正好趁此次机会见见,让成国公陪你走一趟。”
  
  成国公即赵英,尽管赵英与自己十分相熟,且自己又是太子,但刘烈还是对这位神出鬼没的“长辈”有些害怕。
  
  “儿臣愿往,倒是可以趁此机会看看两畿的龌龊事能有多龌龊!”
  
  刘烈做出镇定的姿态,刘继隆见他如此,倒也没有揭穿他,只是将目光投向西门君遂。
  
  西门君遂见状,随即将刘继隆早就写好的手敕呈给了刘烈。
  
  “太子,此为陛下手敕,只要太子吩咐,便可令内阁往三省六部补个章程,直接操办。”
  
  西门君遂的话,刘烈十分清楚,所谓补章程也不过就是先斩后奏,杀对方个措手不及罢了。
  
  只是以他浅薄的道行都能知道,那群硕鼠恐怕早就感受到了危险,如今都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试图熬过“寒冬”。
  
  如果自己能将他们找出来那倒是还好,可若是找不出来,那自己身为太子的威信就要大大降低了。
  
  他目光看向自家阿耶,却见自家阿耶已经走下了金台,头也不回的向外走去。
  
  “距诸道大学毕业尚有数月,这些时日,汝还是先熟悉熟悉朝政吧。”
  
  西门君遂连忙跟了上去,刘烈也并未像曾经那般叫苦不迭,反而恭敬朝他背影作揖:“儿臣领旨……”
  
  待他起身,自家阿耶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而他也小心翼翼的坐在了金台的椅子上。
  
  曾经在他眼中普普通通的椅子,如今却宛若琉璃般,仿佛担心稍微用力,便会使得它完全破碎。
  
  只是这种小心翼翼随着他坐稳而消失不见,他目光跨过贞观殿,冲出了殿外。
  
  这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他很喜欢,若是可以,他希望一辈子都不起身,永远坐在这金台之上。
  
  但他清楚,想要实现这个愿望,他就必须做出些成绩给自家阿耶,给百官看看!
  
  “既是如此……那该从何处开始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