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风花道,阴阳之力
第622章 风花道,阴阳之力 (第2/2页)然而,现在他发现了一条以前忽视的路。
那就是他可以扩张轮海。
轮海扩张,同等真气量的前提下,水位下降了。
他又可以容纳更多的真气。
而且随着轮海的扩张,天空的九星也变大。
实现境界不增,战力持续增加。
有迹象显示,这样的夯实根基,又将造就一个不一样的窥天。
有了这种认知,林小苏不在乎时间的流逝,任由阵法之力落在他身上,任由轮海大浪翻滚,一点点扩充轮海,从自我感觉的一丈方圆,扩充到一丈三,一丈四,一丈五……
终于,最后一步踏出,天空不见了桃花。
无边的压力,瞬间清零。
林小苏面前是一座青色的小亭。
小亭之上,两个字,醉月。
笔致圆柔中,带着几许茫然,似乎题字之人,真的是被月光灌醉,被往事灌醉,以至于失了分寸。
但也恰恰是这样,这座小亭,带着几许未知的惆怅,带着几许未了之思绪。
醉月亭中,一人微笑而立,正是李承年。
他先到达至少半个时辰。
“阁下到得有些晚了!”李承年淡淡一笑,这份笑容落在林小苏眼中,该当是一种宣扬。
然而,林小苏脸上没有丝毫的挫败感,也是淡淡一笑:“李公子视此风花道为阵法,急欲破阵而出,而我,视此道为人生风景,有些不舍这一路的雪月风花,幸好按大长老所言,咱们并非比试赶路的速度,仅仅只是移步醉月亭。”
大长老的声音传来:“青丘之地,诗酒风流,两位才俊心慕七公主,不远万里而来,不若观醉月风貌,在照壁上题诗一首如何?”
全场之人齐齐一震。
青丘之地,的确是诗酒风流地。
青丘之女,何人不喜诗词?
那些传说中,书生夜读,狐族勾引之,是有原因的,狐族天性就喜欢读书人,而读书人中,尤以意味深长的美妙诗词最动人心。
李承年的风流潇洒,李承年的诗词歌赋,那可是京城一绝,京城贵妇因为这个,迷上他的不在少数。
让他写诗,那是给他机会。
然而,修行道上,并非每个人都是李承年,又有几个会写诗词?
密室之中,七公主一弹而起:“大长老这是干什么?有意跟他为难!苏哥哥是古门的,天天练功,哪有空读书?而李大叔本身就是读书人……”
三姐都吃惊了:“这个你都反对?你以前不最喜欢诗词吗?你不是说过将来要找一个会写诗会唱曲的天才吗?大长老给他们出的考题,就是你最喜欢的,你竟然有意见?”
“以前是以前,今天是今天……如果非得比文道风流,那比吹笛!”七公主叫道:“我去发表意见!”
一弹而起。
这一弹,她生怕被三姐抓住,天狐魅影身法都用上了,一瞬间,满室都是残影。
然而,她刚刚到了门边,身后一条丝带一缠一拉,七公主腾空而起,一屁股坐到了三姐身边。
七公主当场暴跳……
而亭中,林小苏眉头微皱:“写诗?”
“写诗,最能体现一个人是真有才,还是假装有才!”李承年淡淡一笑:“阁下不是号称随便何种领域都无妨么?怎么?大长老让你写诗,你就急了?”
林小苏笑了:“急了么?我只是有些许意外……李公子有兴,那就请?”
“请!”
应下了!
全场之人面面相觑。
这是非常明显的对症下药。
大长老指点李承年过风花道,几乎所有明眼人都清楚。
这会儿在醉月亭,又选择李承年最擅长的吟风弄月出题,用意更是明显。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林小苏稍微识那么一丁点趣,也该知难而退,然而,他竟然接下了。
写诗!
你见过几个修行人懂诗词?
大长老笑了:“两位请于醉月亭中观一观风物,以一柱香为限,题下一诗或一词俱可。”
林小苏目光抬起。
醉月亭中以观外界,美不胜收,繁花似锦,真正是入目皆春色,满目尽仙楼。
然而,有那么一幅画,格格不入。
这幅画,画名是《中秋》。
一条江,一棵柳,一条船,一个绝色美女立于船头,遥视远方一座楼,此楼立于烟波之上,楼名《北楼》。
说此画与醉月亭格格不入,是因为意境。
醉月亭乃是标准的诗酒风流亭,处处彰显潇洒风流人生路,唯有此画,沧桑而又悲凉,充满离情。
林小苏关注这幅画,李承年也关注。
这大概就是诗人敏感的直觉,都能第一时间关注到醉月亭中的“诗魂”所在。
这幅画,就是醉月亭中最具有意境冲击的地方。
“敢问大长老,此画何人所画?”李承年道。
大长老笑道:“即为画中人!事实上,此亭,此风花道,也俱为她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