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生猛如此
第328章 生猛如此 (第2/2页)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请各位畅所欲言!”
这个帖子,勾起了不少人跟帖的兴趣。
1楼:“阿灰对女人没兴趣?楼主的意思是阿灰像东方不败?没了男女之情的困扰,才变得这么强大?”
2楼:“我倾向于楼主说的第二个猜测,不过,又有点不敢相信才21岁的作者,竟然有这么大的定力,竟然能抵挡有钱后的各种诱惑?”
3楼:楼主在瞎扯!我来告诉大家真相吧!作者父母的身份,根本就不是媒体宣传的农民!而是不可说的文坛大佬!中原一点灰这个笔名,也不是曹胜自己在用,是他父母在借他的名义在发表作品,以此来打造他的天才之名!就是因为书一直是他父母在写,所以,身家过亿,并不影响他父母的创作状态,毕竟,他父母年纪大了,心态早就成熟了!
4楼:楼上的都是穷鬼!鉴定完毕!因为楼上这些人都不知道按揭三栋住宅楼的还贷压力有多大,曹胜先后在鹏城买下三栋住宅楼,看似很风光,压力其实很大!内陆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鹏城目前的房价有多高,平均每平米要五六千块啊!新闻上说过,他这三栋楼都是贷款买的,你们知道他每个月需要还多少贷款吗?你们以为他现在还有一亿多的现金吗?不!真相可能是他现在身上背负着一亿多的贷款!欠银行这么多钱,他还敢不好好码字?他敢吗?
5楼:楼上说的有道理啊!我好像明白他为什么买三栋楼了,我觉得这可能是他逼自己保持创作动力的方式!
6楼:4楼的好像说出了真相,好像也只有这个原因,才能解释曹胜为什么还能有这么强的创作动力了。
……
还贷压力?
今何在看见这些帖子,面现讶色。
他也觉得这很可能是真相。
而且,他严重怀疑这是曹胜故意背负的压力,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写作、挣钱的动力。
他想到了一句老话:井无压力不出水、人无压力轻飘飘。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很多年轻人结婚前,吊儿郎当,不务正业,完全没有一点担当,但一旦结了婚,有了孩子,就感觉到了生活的压力,很快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开始认真工作、努力经营亲戚、朋友、同事间的关系,该当的责任,再也不随便推卸。
他觉得曹胜就是在主动背负压力,以保持创作的激情。
“中原一点灰……你是个狠人啊!”
想到这儿,他感慨自语。
同时,心里也有了买房的念头。
并且,打算把自己这两年的稿费,全部拿去买房,也像曹胜这样,走按揭贷款的方式,首付两三套房子,主动背上沉重的还贷压力,以此来让自己保持创作的动力。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时间来到6月份的时候,他就成功首付了三套房,背负了三十多万的贷款。
贷款背上身的那一刻,他终于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却没感觉到创作的动力增加。
这让他心里有点慌。
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为什么我压力有了,却没感觉到动力?
想着想着,他想到了另一句老话:死猪不怕开水烫。
想到这个可能,他心里更慌了,严重怀疑自己真的应了这句老话。
他其实挺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挺懒的,对很多事都无所谓,心宽得厉害。
这恐怕就是他没办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原因所在。
“老大!你害苦我了!”
6月份的某天中午。
今何在给曹胜发了这么一条短信。
当时曹胜正在学校食堂喝汤,饭菜他已经吃完了,正在喝免费的紫菜蛋汤,收到这么一条信息,他被勾起了好奇心。
当即回复询问:“怎么说?我什么时候害你了?”
今何在很快回复:“你说呢?就是因为学你,我最近首付买了三套房,主动背上了三十多万的贷款,三十多万啊!你知道我需要写多少万字,才有可能赚这么多稿费吗?你真是把我害惨了!”
曹胜有点惊讶。
“真的假的?你最近首付买了三套房?”
今何在:“还真的假的?你下次来我这里玩,我把购房合同拿给你看,我说你当初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敢按揭买三栋楼的?我买三套房压力都这么大,你竟然敢买三栋楼,你真牛逼!”
曹胜这次没有立即回复。
他表情变得有点奇怪。
他怎么也没想到今何在竟然会学他买楼,而且,还一次买了三套,从这个行为上来看,他觉得今何在有点傻得可爱,这种事竟然都敢学。
但知道未来房价上涨幅度的曹胜,却又清楚今何在这次的行为,在未来将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现在的三十多万贷款,看似是一笔巨款,能压得无数人顶不住压力去跳楼。
但要不了十年,随着房价不断上涨、人民币不断大幅贬值,这三十多万贷款,就会变得不算什么。
但三套房子的总价值,却可能会翻十几倍。
前提是他买房的地方,不是一些穷困地方。
出于好奇,曹胜回信询问:“你在哪个城市买的?”
今何在回复:“南昌,怎么了?”
曹胜笑了下,回复:“南昌是个好地方,放心吧!你这笔投资不会亏的,将来肯定能升值不少。”
今何在:“真的假的?你怎么判断的?你会算命啊?”
曹胜:“猜的。”
……
和今何在聊了一会短信,曹胜喝完碗里的汤,起身将餐盘送去回收餐盘的大桶,转身离开食堂,往自己租住的教师宿舍楼那边走去。
打开宿舍门,意外看见黄清雅拿着一块抹布,在帮他擦拭电脑桌,听见开门声,她转脸望来。
看见他,她露出笑容,“回来啦?午饭吃过了吗?”
曹胜笑了下,点点头,反问:“你呢?吃过了吗?”
她指了指餐桌上的几只打包袋,“我还没吃,不过我买了一些饭菜过来,本来打算跟你一起吃的,却在给你打电话的时候,突然发现手机欠费了,打不通,就直接来你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