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天庭反骨仔,相亲相爱的阐教【二合一,8k】
第489章 天庭反骨仔,相亲相爱的阐教【二合一,8k】 (第1/2页)玉泉山,金霞洞。
山间灵泉叮咚,崖壁仙草丛生,每一缕风都带着沁人心脾的清气。
然而此刻,这片宁静祥和的仙家圣地,却笼罩在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中。
洞天之外,八万天河水军所布下的天罗地网,依旧如墨云压城,封锁着整片天穹。
仙光与神辉在网格之间流转,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
但在金霞洞前,一个年仅七岁的少年,却对那足以让寻常仙人都为之胆寒的景象视若无睹。
杨戬的双眸,正一眨不眨地,盯着洞府前那位青衣仗剑的道人。
就在方才,杨戬亲眼目睹了玉鼎真人仅凭一剑,困住了八万天兵。
这让杨戬幼小的灵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原来,力量可以达到如此境地。
原来,一人一剑,便可与整个天庭抗衡。
巨大的震撼之后,是更为巨大的欣喜与希望。
他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救出母亲的唯一可能。
于是,杨戬毫不犹豫地跪了下去。
他对着玉鼎真人,行了拜师大礼。
少年的动作标准而虔诚,每一次叩首,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额头与冰冷的玉石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
杨戬的这一拜,让玉鼎真人心中一直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缓缓落地。
他那张素来如同万年玄冰般刚毅冷俊的脸上,竟破天荒地,浮现出了一丝柔和的笑意。
那笑意如春风拂过冰封的湖面,让冰川消融,万物复苏。
道家,最讲究一个“缘”字。
万事万物,皆有缘起缘灭,缘聚缘散。
仙人,特别是他们玉虚仙人,则更看重这份玄之又玄的缘分。
而杨戬,这个身负奇特命格的少年,与他玉鼎之间便有着一道深厚无比的师徒之缘。
这种缘分,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仿佛看得清晰,却又隔着一层无法言说的薄纱。
它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却又需要在恰当的时机,由当事人亲手揭开。
在杨戬历经千辛万苦,抵达这玉泉山之前,无论是他这位阐教仙人,还是那看似“穷追不舍”,实则一路“护送”的天蓬一众,都没有对其施加任何一丝一毫这方面的影响。
所有的选择权,都完完全全地交在了这个孩子自己的手中。
毕竟,在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之外,始终还有那遁去的一。
那个“一”,便是变数,是未知,是众生于既定命运中唯一的生机。
它茫茫渺渺,无形无相,不可预测,不可捉摸。
只有当那既定的天数,与这不可预知的变数,都一同尘埃落定,最终完美地交汇相合,化为既成的事实。
这,就是真正的缘。
“好徒儿,快快免礼。”
玉鼎真人上前一步,伸出双手,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法力涌出,将正要第三次叩首的杨戬轻轻托了起来。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发自内心的欣慰与喜悦。
然而,杨戬那小小的身躯却异常执拗。
他被法力托起,却又凭借着自己的意志,再度重重地跪了下去。
他一连又是磕了三个响头,额头已然一片红肿,但他却浑然不觉。
“师尊!”
少年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早已哽咽不成语调。
“求求您,求求师尊,救救我娘亲!”
这句话,仿佛耗尽了他全身所有的力气。
他趴在地上,瘦弱的肩膀剧烈地颤抖着,压抑已久的悲痛与无助,在这一刻彻底决堤。
他断断续续地,向这位刚刚拜下的师尊,讲述起了自己的家世。
哪怕杨戬以后注定非凡,但此刻的他也仅仅只是一个经历了生离死别,孤苦无依的孩子。
此前在天兵面前,在逃亡路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坚毅与沉稳,都不过是在那巨大的危机之下,一层脆弱的自我防护。
如今,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信赖的依靠,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他卸下了心中所有的防备,终于将那个最真实,最脆弱的自己,展现在了玉鼎真人的面前。
玉鼎真人静静地听着,他看着眼前这个转眼间就哭成了泪人的孩子,心中微微一叹。
他伸出手,轻轻地放在杨戬的头顶,一股温润的法力缓缓渡入,安抚着他激荡的心神。
“痴儿,痴儿。”
玉鼎真人的声音轻柔而悠长。
“此事,不是为师不愿出手相救。”
“只是其中牵扯甚广,因果复杂,需要从长计议啊。”
他将杨戬扶了起来,让他坐在了身旁的蒲团上,然后开始为他详细地讲述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当然,玉鼎真人也是挑着重点在讲。
他讲了天庭,讲了昊天上帝,讲了新颁布的森严天规。
他也坦诚地告知了杨戬,他的母亲云华仙子此刻虽然被镇压,但并无性命之忧,只是被暂时囚禁了起来。
“那……那我大哥和小妹呢?”
杨戬仰起头,一双哭得红肿的眼睛里,写满了急切与担忧。
他紧紧地抓着玉鼎真人的衣袖,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玉鼎真人看着他这副模样,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想要让他安心。
“他们都很好,为师已经替你推算过了。”
他缓缓回道。
“他们与你一样,各自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机缘,这个你大可放心吧。”
听到这个消息,杨戬高悬着的心,顿时落下了一大半。
他长长地,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身体也随之放松了下来。
他又小心翼翼地追问道:“师尊,您说的机缘,是与我一样,也拜入了仙门吗?”
玉鼎真人含笑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莫测高深的光芒。
“或许,他们的机缘,比你还要好上几分呢!”
这并非是安慰之语。
他的大兄杨蛟,一路向东,最终进入了浩瀚无垠的东海。
在那里,机缘交错,也不知他是会先碰见龙族,还是会先遇上截教仙人。
但无论哪一种,对他而言,都将是一场造化。
而他的妹妹杨婵,其具体的下落和行踪,玉鼎真人竟然都无法准确地推算出来。
仿佛有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将她的一切天机都给遮蔽了。
能有如此手段的,放眼整个洪荒,也寥寥无几。
这份机缘之深厚,可见一斑。
问完了母亲和兄妹的下落,杨戬心中的大石已经去掉了十之八九,但还有最后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里。
“师尊,还有……还有我父亲!”
一言及杨父,杨戬那双刚刚有些消肿的眼睛,一下子就又红了。
那一幕,他永生永世也无法忘记。
那个平日里总是笑呵呵,会把他高高举过头顶的男人,那个会给他讲凡间故事的男人,就那样了无声息地,倒在了冰冷的血泊之中。
提到杨戬的父亲,杨天佑。
玉鼎真人那温和的目光,顿时变得复杂了起来。
他的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眼神深邃,仿佛在透过眼前的虚空,演算着什么。
他再次闭上双眼,指尖掐动,无数玄奥的符文在他的识海中生灭流转。
最终,他还是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对着杨戬,轻轻地摇了摇头。
“此事……为师不知。”
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蕴含着极为复杂的深意。
这个“不知”,不仅仅是代表玉鼎真人不知道杨天佑是生是死,魂归何处。
更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竟然连杨天佑这个“人”的过去未来,都丝毫推算不出。
就仿佛,这个人,是一片彻底的空白。
在他的天机演算之中,这个名为天佑,却最终没能得到天道庇佑的凡人男子,其存在的本身都成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玉鼎真人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更深层次的领域。
要知道,不经过凡俗的阴阳交泰,仙人想要孕育出血脉子嗣,其实真不是什么难于登天的事情。
尤其是对于云华仙子这种跟脚深厚,神力强大的先天神祇而言,更是如此。
她可是昊天的亲妹妹!
斡旋造化,无中生有这种涉及到生命本源的大神通,对于她那个层次的存在来说,再简单不过。
再将想法推向更极端一点的话……
玉鼎真人甚至都在怀疑,所谓的云华仙子下凡与凡人结合,孕育子嗣,会不会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表象?
其真正的内情,会不会是她在天道学院学到了院长元凰的法,导致了意外怀孕?
亦或者是她向那位同样执掌着生命与造化权柄的至高存在——娲皇宫的女娲娘娘,进行了某种虔诚的祈愿?
理论上来说,只要云华仙子愿意,她完全可以为孩子们凭空捏造出一个“父亲”的角色。
轰隆隆——!
就在玉鼎真人的这个念头刚刚升起的刹那,一声震耳欲聋的恐怖雷鸣,毫无征兆地在玉泉山上空炸响!
那雷声仿佛来自于九天之外,又仿佛响彻在每一个生灵的灵魂深处。
整个金霞洞天都为之剧烈摇晃,坚固无比的洞天穹顶,竟被这道雷霆硬生生地轰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
破碎的苍穹之外,是混乱狂暴的地水火风,景象骇人至极。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思绪越来越飘忽的玉鼎真人面色骤然大变。
他瞬间从沉思中惊醒,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知道,这是圣人的警告。
他赶紧站起身,整理衣冠,朝着九天之上的娲皇宫方向,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稽首大礼。
“法不诛心,法不诛心!圣人勿怪,圣人勿怪!”
过了许久,那盘踞在洞天之外,散发着恐怖毁灭气息的雷霆,这才缓缓散去。
“呼!”
玉鼎真人这才直起身子,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他抬起袖子,下意识地擦了擦额头上那本不存在的冷汗,心有余悸。
圣人之威,不可测,不可言,更不可想。
自己刚刚才收了一个资质绝佳的好徒儿,心情激荡之下,思想便有些天马行空,竟忘了施展“盘古屏蔽大法”。
这简直是在生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玉鼎真人瞄了一眼头顶那个依旧在逸散着混沌之气的破碎天穹,再也不敢往下想了。
而被这突如其来的雷声所震慑的,还有一旁的小杨戬。
他心脏还在“怦怦”狂跳。
“师尊,师尊!天……天破了一个大口子!”
小杨戬惊讶不已。
“徒儿无需惊讶。”
玉鼎真人此刻的面色已经在一瞬间恢复了平和淡然,仿佛刚才那个惶恐告罪的人不是他一样。
他看着那个破洞,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神色,明显是话里有话。
“这天嘛,反正迟早都是要破的。”
他风轻云淡地挥了挥衣袖。
刹那间,整个玉泉山中金霞万道,瑞彩千条。
那漫天的金色霞光,如同拥有生命一般,朝着洞天的破损之处汇聚而去。
几乎就在顷“刻之间,那个狰狞的窟窿便被彻底弥补,穹顶光洁如新,看不出丝毫曾经受损的痕迹。
杨戬看着这神乎其技的一幕,半懂不懂地点了点头。
他歪着小脑袋,脸上充满了好奇与疑惑。
“那……那刚才师尊口中所说的‘圣人’,是谁呀?”
“是咱们玉泉山其他同门吗?”
面对徒弟那清澈纯真的疑问,玉鼎真人沉吟了片刻。
他想了想,用一种杨戬能够理解的方式说道:“算是同门长辈吧,一位辈分极高极高的长辈。”
“我们都出自同一个道统,名为玄门。”
“而方才那位,便是我们玄门,乃至整个洪荒真界之中,最为顶尖,最为古老的神圣之一。”
“按照辈分来算,你若是见到她,理应称呼一声‘师叔祖’。”
玉鼎真人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尽的尊敬。
他顿了顿,话锋又是一转,脸上露出了一丝鼓励的笑容。
“当然了,等你日后修为有成,证得了那万劫不磨的大罗金仙道果之后,你便有了与她平等对话的资格。”
“到那时,你称呼其为‘道友’也未尝不可。”
“你要记住,在咱们这洪荒真界之中,出门在外,身份地位,终究都是靠自己给的。”
玉鼎真人摸了摸杨戬的头,继续说道。
“甚至,你若是有能耐,完全可以逆溯时光,前往先天之先,为自己改换一个更为强大的跟脚。”
“到那时,你的身份说换也就换了。”
这些话,对于年纪尚小的杨戬来说,还是太过深奥,太过遥远了。
他听得云里雾里,不是很明白。
玉鼎真人见状,也笑了笑,没有再进行过多的解释。
有些道理,只有当他自己真正踏上了修行之路,亲身经历过之后,自然就会明白一切。
“对了,既然今日讲到了玄门,那为师便干脆与你,讲一讲其中的渊源。”
玉鼎真人收起了笑容,神情变得严肃而庄重。
他谆谆教诲道:“接下来为师所讲述的每一位玄门仙人,每一位大能的尊名,你都要牢牢地记在心里,不可有丝毫遗忘。”
“尤其是在你真正得道,拥有自保之力以前,这些尊名,这些身份,都可以成为你最坚实的靠山。”
“日后你在外历练,若是遇到了生死危难之际,你可尝试呼唤他们的尊名,或许就能寻求到一线生机与帮助。”
小杨戬感受到了师尊语气中的郑重,他立刻挺直了小小的腰板,用力地点了点头。
“师尊,我明白了,我一定全部记住!”
接着,玉鼎真人便开始为杨戬,系统地讲述何为玄门。
他重点讲述了自己所在的阐教,讲了那坐镇于昆仑山玉虚宫,威严无上的师尊元始天尊。
随着玉鼎真人的讲述,强大无比的巍巍大教的形象,仿佛一幅壮丽的画卷,在杨戬的眼前缓缓展开。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的师门,竟然拥有着如此深厚,如此可怕的底蕴。
他心中的迷茫与惶恐,被这股强大的归属感一扫而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