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这龙椅,容不下两个想赢的人
第894章 这龙椅,容不下两个想赢的人 (第1/2页)武德殿的甲士已列成方阵,玄色的铠甲在日头下泛着冷光,李隆基站在丹陛之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鱼袋。
郭元振带来的话还在耳边回响——“太上皇说,留她一命”,可他靴底的尘土尚未拍净,方才调兵时甲士们甲叶碰撞的脆响,早已敲碎了那点残存的犹豫。
“陛下,长公主府四周已围得水泄不通。”
内侍尖细的声音里带着颤音,“府中弓弩手箭上弦了。”
李隆基扯了扯紧勒的玉带,喉结滚动了一下:“传朕的话,缴械者免死,反抗者……格杀勿论。”
最后四个字咬得极重,惊得廊下的雀儿扑棱棱飞远。
长公主府的朱漆大门被撞开时,太平正在后院的凉亭里慢条斯理地剥着荔枝。
侍女们早已作鸟兽散,唯有她亲手调教的死士守在亭外,手里的横刀映着她鬓边的金步摇。
听见门轴断裂的巨响,她将最后一瓣荔枝丢进嘴里,舌尖的甜腻还没化开,就看见李隆基带着甲士踏过假山石,玄色龙袍的下摆扫过被踩烂的牡丹。
“三郎来得好快。”太平缓缓起身,裙摆上绣的凤凰随着动作展开羽翼。
她没看那些对准自己的弓弩,只是盯着李隆基年轻却冷硬的脸,“当年你偷拿本宫的西域宝刀去斩荆棘,可不是这副模样。”
李隆基的手按在刀柄上,指节泛白:“姑姑,交出兵符,随侄儿去见太上皇。”
太平忽然笑了,笑声清脆得像碎玉相撞:“见他?见他如何为你这弑姑的逆子开脱?”
她俯身从石桌上拿起一柄匕首,那是当年武则天赐她的防身之物。
“你以为本宫这些年豢养私兵、笼络朝臣,是为了什么?为了跪在你面前求饶吗?”
死士们同时拔刀,刀锋与甲士的长枪相撞,发出刺耳的脆响。
太平却忽然抬手制止了他们,匕首在她指间转了个圈,最后稳稳地抵在自己心口:“本宫是高宗皇帝的女儿,是则天大圣皇帝的亲女,是大唐的镇国长公主。”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震得亭角的铜铃叮当作响,“要本宫降你一个毛头小子?除非这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倒着流淌!”
李隆基的喉头哽了一下,他想起小时候被假山石绊倒,是太平背着他跑遍半个御花园找太医。
想起她把最珍贵的夜明珠塞进他手里,说“三郎要做最亮的星”。
可那些画面在甲士的呼喝声里碎成了齑粉,他看见太平眼中燃起的决绝,像极了当年祖母武则天面对逼宫时的模样。
“姑姑!”他往前一步,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太上皇说了,留你性命,贬去蒲州便可!”
“蒲州?”太平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本宫这条命,是从刀山里捡回来的,是为李家挡过灾的!如今要被自己的亲侄儿流放?李隆基,你看看清楚,本宫的血也是李家的血,是热的!”
她忽然举起匕首,银亮的刀锋在日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亭外的厮杀声仿佛瞬间远去,李隆基只看见太平最后看他的眼神——没有恨,只有一种近乎怜悯的悲哀,像在看一个终将被权力吞噬的可怜人。
“我恨,恨……那葛福顺叛变。”她的声音轻得像羽毛,却字字砸在李隆基心上,“太平……终究没能护住李家的太平。”
匕首没入心口的瞬间,太平的金步摇掉在青石板上,发出“当啷”一声轻响。她向后倒去,撞在凉亭的朱红柱子上,嘴角溢出的血染红了胸前的凤凰刺绣,那些金线绣成的羽翼,像是被血浸透的火焰。
死士们见状,纷纷弃刀自刎,一时间,长公主府的后院里,只剩下甲士们粗重的喘息和远处隐约的蝉鸣。
李隆基站在原地,阳光透过亭顶的镂空花纹落在他脸上,明明灭灭,像一场未醒的梦。
他忽然想起太平总爱说的那句话:“三郎,这龙椅看着金贵,坐上去才知道,硌得人骨头疼。”
郭元振走上前,低声道:“陛下,该回宫复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