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荒唐的战争
第932章 荒唐的战争 (第2/2页)淮西节度使鲁炅担心伤亡过大,只派少量士兵虚张声势。
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更是直接派人向鱼朝恩诉苦,称麾下士兵“水土不服,需休整三日”。
结果,朔方军独自攻城一日,损失近千士兵,却连城墙的缺口都没撕开,只能撤兵回营。
如此乱象,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反复上演。
唐军围着邺城打了数十次攻城战,却始终各自为战。
有时郭子仪的朔方军刚突破叛军的外城防线,需要其他部队支援,李光弼的河东军却在执行鱼朝恩临时下达的“袭扰北门”命令,错失战机。
有时诸军好不容易达成共识,准备夜袭叛军大营,鱼朝恩却因听信探子“叛军有援军将至”的谣言,连夜下令撤军,让士兵白跑一趟。
军营里的怨气日渐积累。
士兵们冒着严寒攻城,却因军令混乱白白送死,不少人开始逃亡。
将领们看着大好局势被浪费,却只能对着监军的使者忍气吞声。
郭子仪曾私下对李光弼感叹:“若再如此下去,恐怕史思明一来,我们这二十万大军,就要毁在这里了。”
当史思明得知唐军二十万大军却无统帅,由宦官监军时,立刻意识到这是扭转战局的机会——若唐军平定安庆绪,下一个目标便是自己,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驰援,一举击溃唐军。
乾元二年正月,史思明点齐五万精锐,对外号称十万,兵分三路,星夜驰援邺城。
他知道唐军虽多,却指挥混乱,若正面硬拼,未必能占优势,于是定下了“袭粮道、乱军心、再破阵”的策略。
叛军行军速度极快,正月下旬便抵达邺城外围的滏阳河。
史思明先派三千轻骑,伪装成唐军粮队,潜入唐军后方的粮道。
彼时唐军的粮草皆由清河、平原二郡转运,靠马车沿着黄河岸边的土路输送,护粮士兵仅有数千人,且分散在各个驿站。
叛军轻骑趁夜突袭,先是烧毁了平原郡运往前线的三万石粮草,接着又在滏阳河渡口设伏,将清河郡的粮船凿沉,船上的盐、米、布匹尽数沉入河中。
粮道被断的消息传到唐军大营,鱼朝恩正在中军帐中与几个宦官下棋。
当使者气喘吁吁地禀报“粮草被烧,后续补给断绝”时,鱼朝恩手中的棋子“啪”地掉在棋盘上,脸色瞬间惨白。
他从未经历过战事,此刻只想着如何向肃宗交代,根本没心思思考应对之策,反而对着使者怒吼:“一群废物!连粮草都看不住,还敢来报!”
郭子仪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到中军帐,建议道:“监军大人,如今粮道被断,军心必乱,当务之急是派重兵保护剩余粮草,同时派一支精锐回击叛军轻骑,打通粮道。”
“待粮草安稳后,再集中兵力对付史思明,万万不可仓促出战。”
可鱼朝恩此时已慌了神,又怕被肃宗怪罪“延误战机”,竟拒绝了郭子仪的建议。
他认为,只要能尽快攻克邺城,生擒安庆绪,即便粮道被断,也能向朝廷邀功。
于是,他立刻下令:“诸军明日拂晓,全力攻城,若三日之内不能拿下邺城,将领皆论罪!”
命令传到各营,诸将皆怨声载道。李光弼直接派人对鱼朝恩说:“如今粮草短缺,士兵们连饭都吃不饱,如何攻城?”
“若强行出战,必败无疑!”
可鱼朝恩根本不听,反而派亲兵拿着刀,在各营督战,声称“敢有抗命者,斩立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