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六 他还是那骄傲的草原雄鹰
三百七十六 他还是那骄傲的草原雄鹰 (第2/2页)而且这还不是强迫的,是所谓的“宣传”,然后整座城池的人都自愿参加城防工作,很有热情,不磨洋工,满脸的视死如归。
那些“一心会”的成员在大街小巷内穿插往来,似乎只是靠着一双脚底板和一张嘴,就把整个城池的人都给说动了。
这般的军民一心,夏育的确是第一次看到。
最初他被调遣来当雁门郡太守的时候,他知道自己是来给袁树当帮手的。
能够跟随袁树这种牛逼人物他当然愿意,还很高兴,但是他确实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真心实意地佩服起了袁树。
三年多的时间,愣是能把一个残破不堪的并州整的大变样、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这在他看来无异于是变术法一般的奇迹。
这袁树的身上是有点气运在的,是有点天命在的,是有点命中注定的。
一开始他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随着他对袁树的一系列政令的深入了解,他又发现袁树所创下的那些政绩,又不能仅仅只是从这个角度去考虑,他们之间似乎还有一种特殊的默契所构成的信任。
而这一点,又和袁树的学术与思想离不开关系。
不仅在和平时期,袁树能依靠这群人将并州本土势力收拾得惨兮兮,一口气折腾出来近三十万隐匿人口和大量的隐匿耕地,大大的给并州缓了一口气、回了一口血。
眼下强阴县的坚强防御也是得益于袁树和一心会的这一番操作,使得城内得以囤积数量足够的粮食和军械物资,可以支撑军队的守城需求。
面对城外鲜卑军队的层层包围与凶悍的攻势,城内守军并不恐慌,而是颇有些同仇敌忾的感觉。
这让夏育也信心倍增,并不担心自己无法在袁树抵达之前守住这座并不宏伟的城池。
所以从九月初七日开始,一直到九月十三日,六天的时间里,强阴县顶住了鲜卑大军三十次疯狂的四面围城攻打,给予鲜卑军队重创,檀石槐亲自指挥的仆从军使用大量攻城器械也无法对城池造成有效威胁。
而在这几天内,檀石槐之前派出去的三支进攻良庄的军队也纷纷返回,告知檀石槐那三座良庄防备森严,不好攻打,且都有装备那种能投掷巨石的武器。
威胁性还是很大的。
檀石槐顿觉头疼。
整整六天的围攻,他成功摧毁了城外汉军设下的三层防御,成功逼近了强阴县城的护城河,但是依旧没能成功突破护城河,在突破三层拒马、陷坑防御的同时,他也折损了大量兵力。
仆从军在他的威慑下是有很强的战斗表现的,敢于冲锋向前,也因此折损颇多,至今已经战死一千三百余人,另有三千余人受不同程度的伤,伤亡近半。
而汉军的防御依旧如铁桶一般,那时不时发起的巨石投掷攻击又有很大的威慑力,不仅能威胁到仆从军,也能威胁到后方围城的鲜卑军队。
檀石槐渐渐有些不太好的预感,觉得自己如此执着于攻城好像不是正确的做法,鲜卑人的长项从来不是城池攻防,而是野战争锋,放弃长处去和汉军对碰,是不是不对?
但是这座城池又实在是太过于可恶,对他的威望和统治地位都造成了威胁,他要是不把这座城池彻底毁灭,不仅他自己咽不下这口气,对内也不好交代。
毕竟他此番出击的一大口号就是为了三年前的失败而雪耻,要用汉人的血祭奠三年前的亡灵,并且还宣布要占领雁门郡,摧毁那座京观,给汉人一个大逼兜。
牛皮都吹出去了,现在做不到,这对于他领袖的身份地位来说,就又是一次重创,这般重创之后,他还能再次恢复吗?
难说了。
所以无论如何,这座城池他都必须要拿下。
但是檀石槐又开始思考,是不是不需要那么强硬的死命攻击,是不是可以将这座城池包围,断绝他们的内外交通,然后自己继续率领主力军队南下劫掠?
或者是去挑软柿子捏?
如果仅仅只是带着这座城池猛冲猛打,万一打不动,而袁树又带着主力军队赶来,岂不是很尴尬吗?
檀石槐的想法逐渐发生了转变,在慎重的思考之后,他下令,留下一名部将带领一千骑兵和所有的仆从军继续包围强阴县城,并且寻机攻破周边的农庄以补充军粮。
而他自己则在九月十五日率领三万骑兵主力进一步南下,打算越过长城去找袁树的麻烦,破坏掉雁门郡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