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别人修不好,我能修好
第538章别人修不好,我能修好 (第1/2页)林宇在大连港口接过“护海号”手续时,就知道修船离不开本地助力。
他第一时间找罗老板帮忙,罗老板爽快应下,隔天就带了三个港口老技工过来,还联系了大连的国营造船厂。
大连的国营造船厂坐落在港口西侧,红砖墙围着的厂区里,巨型龙门吊高耸入云,万吨级的货轮停在船坞里,焊花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
这里集中了国内最尖端的造船技术,能请到厂里的技工出手,在普通人眼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林宇拿着罗老板托人写的介绍信,在厂门口等了整整一上午,才见到负责维修的李主任。
对方穿着深蓝色的工装,胸前别着“先进工作者”的徽章,接过介绍信扫了两眼,语气带着国营单位特有的严谨:“我们厂的技工都在忙远洋货轮的维修,哪有空管你这小渔船?再说,退役船的毛病多,修起来费时费力,不值当。”
林宇赶紧递上烟,语气诚恳:“李主任,这船对我们渔村很重要,要是修不好,兄弟们就没法去远海捕鱼了。您看能不能通融下,哪怕只派两个师傅去看看,费用方面我们绝不亏待。”
李主任犹豫了半天,又看了看介绍信上熟人的名字,才松了口:“行吧,我派两个老技工过去,都是修了三十年船的老师傅,要是他们说修不好,你就别再折腾了。”
隔天一早,两个穿着国营船厂工装的技工就来了。
老郑师傅头发花白,手里拎着个印着“国营大连造船厂”的工具箱,走路沉稳;小徒弟跟着后面,背着专业的检测仪器,眼神里带着几分傲气。两人登上“护海号”,没跟林宇多寒暄,直接就钻进压载水舱。
老郑师傅拿着超声波检测仪,在裂缝周围扫了半天,又用小锤敲了敲舱壁,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小伙子,你这船买亏了。”他钻出舱,摘下安全帽,“这是船身应力疲劳产生的裂缝,还延伸出三道暗缝,最深的一道快透到船外了。我们厂修这种裂缝,得用大型应力消除机,还得做X光探伤,你这船在港口没法修,拖去厂里的话,光运费和检测费就得两万,比你买船的钱还多。”
小徒弟也跟着帮腔:“就是,这种裂缝我们在厂里都得组队修,你这小渔船,没必要花这钱,不如直接报废。”
林宇心里一紧,却还是不甘心:“郑师傅,就没别的办法了吗?比如用别的材料补,或者简化点流程?”
老郑师傅摇了摇头,语气笃定:“没有。船用高强度钢的裂缝,差一点都不行,要是用普通方法补,出海遇到风浪,船身一变形,裂缝肯定会炸开,到时候连人带船都得沉。我们国营厂修船,讲究的是万无一失,这种没把握的活,我们不做。”
旁边帮忙的罗老板也劝:“兄弟,老郑师傅是国营厂的老专家,他说修不好,肯定是真的。之前那个青岛老板就找过造船厂的师父,也是同样的说辞。”
林宇却没应声。
他蹲在压载水舱门口,盯着那道裂缝,脑子里飞速回想前世在部队修飞机的经历
飞机的机身蒙皮也是高强度材料,遇到裂缝时,都是用“多层衬垫焊接法”搞定,用在这里也一定有用。
随后林宇“呵呵”笑了两声,语气里带着几分轻松,又藏着十足的笃定:“郑师傅,我不是早说了吗?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能解决。您放心,这裂缝我肯定能修好。”
这话一出,不仅老郑师傅愣住了,连旁边的小徒弟和罗老板都没反应过来。
国营厂的老专家都说修不好,林宇一个渔民,凭啥这么有把握?
老郑师傅皱着眉,刚想劝他别冲动,林宇已经上前一步,笑着开口:“郑师傅,您看能不能行个方便,借我套手工焊接工具?再帮我弄点不锈钢薄皮和低氢焊条,要是有丙酮和细砂纸,也麻烦您多拿点。”
老郑师傅盯着林宇看了半天,见他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倒像是早就胸有成竹,心里虽疑惑,却还是点了头:“行,我让人给你送过来。不过我得说清楚,这工具都是厂里的精密家伙,你可得小心用。要是真修不好,也别硬撑。”
“放心,保证完璧归赵。”林宇笑着应下。
没一会儿,国营船厂的学徒就送来了工具。
沉甸甸的手工焊枪、卷得整齐的不锈钢薄皮、几盒低氢焊条,还有一瓶丙酮和一沓细砂纸,摆了满满一甲板。
林宇先让王大春和罗老板帮忙清理压载水舱周围的杂物,自己则拿着砂纸,蹲在舱口打磨裂缝周围的锈迹。
老郑师傅抱着胳膊站在旁边,眼神里满是怀疑,小徒弟也凑过来,小声嘀咕:“手工焊能修好应力裂缝?我才不信,师傅都说得用大型设备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