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阎王要你三更死
第四百四十章:阎王要你三更死 (第1/2页)PS:求月票,求月票啊,最后三天了!
……
伊莱亚斯科恩好一顿吹捧,显然是来之前特意准备了的,用了很多成语,极尽谄媚之能事,听的段明宇都感觉脸红。
段明宇:呸,太不要脸了!
不都说外国人说话直接,从来不讲人情世故,不会拍马屁吗?
骗子!
这他妈的怎么看着跟大太监一样!
王耀堂各种吹捧也听多了,但现在吹捧的人不一样,听着是真舒服啊!
怪不得欧洲统治者都讨厌油渍,还是会重用油渍,说话真好听啊。
只是之前小嘉道理怎么那么讨厌呢?
所以,小嘉道理被灭族了,看来这是大自然的选择,自己不过是天道的代行人罢了,这就叫替天行道。
“行了,差不多了。”王耀堂摆摆手让伊莱亚斯科恩闭嘴,“明天会有人进行示威游行,为开枪的‘三个英雄’站台,在香港土地上无故殴打香港人就应该被制裁,游行示威会要求皇家警察和法院对伤人者依法判刑。”
“会有律师站出来接受媒体采访,详述这些人违反了哪些香港法律,过往类似案例中被告人是香港华人时是如何判决的,主体民族啊,总是最没有TZ价值的,不过关键时刻还是能拿出来说事的,舆论自由嘛,总不能按住咱们的嘴不让咱们说话不是。”
“王生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帮该死的吸血鬼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在王生手中被轻松拿捏!”伊莱亚斯科恩起身给自己的酒杯满上,“为王生贺,满饮此杯!”
“哈哈哈哈。”王耀堂端起酒杯,说了不听他的吹捧了,可他不听话啊。
真的是,太调皮了!
段明宇哭笑不得,端起酒杯与两人碰了下,他妈的,太肉麻了!
不过在此之余,他也算想明白之前困扰他的一些事情了。
王耀堂明明已经是超级富豪了,正规生意那么赚钱,但还是牢牢控制着胜义,不但如此还在安保公司上投入上亿美元到底是为什么。
虽然胜义并不能带来多少收入,但每每到这种脏活的时候都能找到人手,层层嵌套怎么都连累不到他身上,一旦需要发动舆论攻势的时候,轻松就能组织起上千人的游行示威团队,给官方带来巨大压力。
在香港这么多年,对外国政治也多有了解,游行示威、操纵舆论关键时刻真的有用。
很多事情,不上秤没有三两重,上秤千斤挡不住!
至于安保公司,没有那两艘改装的军舰,怎么可能逼力拓低头,逼必和必拓放弃小嘉道理家族,更不会有今天的晚宴。
也让他更清楚地认识到那句话:帝国主义者很傲慢,能不讲理就一定不讲理,但凡讲一点点的话,那也是逼不得已。
两艘0⑶⒎没办法威胁海疆安全,但对航道造成骚扰却足够让这些大公司忌惮了。
……
“严惩外国暴徒,保护香港公民!”
“神枪警察,港人英雄!”
“香港人绝不屈伏!”
骆克道上,举着各色各样旗帜、横幅、标语,上千人整齐有序地走在人行道上,喊话声隔着几里地都能听到。
游行队伍中半数是女人、孩子,剩下的就是老头老太太,只有少数年轻男人,还都穿着衬衫西裤戴眼镜,一副斯文败类的样子。
这帮人都是从几千小弟中挑选出来的,学习不错,口才好,长相看起来就正派,王耀堂又安排人专门进行培训,还特地为他们成立了一家公关公司。
是职业游行组织者,每个人手里都掌握一个团队,随时能喊来几十上百号老人、女人。
这些生活在乡下的老人、妇女平日里没多少收入,出来参加一次游行少说上百块,都是很有组织性纪律性的。
游行队伍前后都有巡警跟随,拦是不可能拦的,虽然确实没有申请合法游行,可都是队伍里不是老头老太就是女人孩子。
碰我一下试试,立刻躺下,没有上万块就不起来了!
再说,这些人都是猪杂汤的主力消费群体,当然是放宽尺度了。
游行队伍并未堵着警察总部的大门去施加压力,没必要,主要是制造舆论,在几条主干道上来回游行就够了。
同一时间,砸钱邀请的几家并不大的律所也站出来接受采访,分别列举了最近几年香港对伤人案的判罚结果,特别点名这些都是香港华人,话里话外直指‘港外’差异!
连续几天,报纸上全都是类似报道,这些王耀堂都是花了钱的,舆论攻势甚嚣尘上。
警方这边一切按照流程联系以涩列确认对方身份,这些人的职务上并不是外交人士,严格来说没有什么豁免权。
当然,如果舆论没起来的,给个面子没什么问题,但现在不同,警方甩锅舆论,压力一下就到了法院那边。
“香港人怎么他妈的这么坏啊!”约书亚斯坦因听着律师讲起外面的情况,气的破口大骂,现在别说拿下嘉道理基金了,他们这群人都陷了进去。
法院一天不宣判,他们一天就被限制行动自由。
就在慰问图焦头烂额的时候,伊莱亚斯科恩推动嘉道理基金大笔撒钱,基金要从家族基金转变成慈善基金并没有那么容易,资产审计流程要走,法院判决要等。
慈善基金的慈善方向,股权运营,利润捐赠比例等等都要确定,伊莱亚斯科恩忙的焦头烂额,一旦成功转型,那能‘惠及’的受益方一下就多了,就比如慈善基金使用的审计,使用,法律服务团队等等都能分润,愿意帮忙推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拉的人越多,伊莱亚斯科恩将基金转变的把握就越大。
其中关键问题涉及外交,这点港英政府是出不了一点力气的,全靠老中。
为了让老中发力,伊莱亚斯科恩发动了嘉道理这些年积攒的所有人脉,想办法推动技术合作。
为此,上午王耀堂、段明宇都到了基金会专门商议这件事。
“我记得青山发电厂的股份占比中埃克森美孚占据大头吧?”王耀堂想了想说道:“能不能将投资沙角B的股份转移到青山发电厂,然后通过美孚拿到美国技术?”
“都是自己人,赚钱都是大家的,不会舍不得技术吧?”
段明宇眉头皱起,“之前与西唔的合作中,他们欺骗了我们,给的技术是70年代初的,损失不小。”
“不必担心,他们没可能欺骗我们!”伊莱亚斯科恩颇为自得地说道。
“还有一点,引进法国的火电技术,同时也是为了大亚湾,美国政府未必准许西唔出让何电技术,毕竟我们……你们明白的,虽然关系正常化了。”段明宇摊摊手,“这一点上,高卢人比较开放。”
王耀堂眉头皱起,后世国内收购西唔就被妹弟官方拒绝了。
“没了美孚,会不会对后续青山二期造成影响?”王耀堂看向伊莱亚斯科恩。
“肯定会,青山的发电机组全部是从美国引进。”科恩沉声说道。
“能不能用法国的技术替代?”
伊莱亚斯科恩皱眉,“这个要看技术人员怎么说,另外还有两个难点,首先美孚不会同意,他们是大股东,其次是二期已经建设很长时间了,即便能更换成本也会很高。”
“能不能另起炉灶?”王耀堂再次问道。
“投资成本会很高!”伊莱亚斯科恩摇头,“简单点说这涉及并网问题,储电、变电、输电都是难关,还需要再加一笔专利使用费。”
“艹!”王耀堂骂了句,这就是香港没有自有技术,一切都依赖采购的弊端,有钱别人也能轻松拿捏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