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懂不懂什么叫中立啊!
第四百四十六章:懂不懂什么叫中立啊! (第1/2页)从诱捕杨家,到逼降罗兴汉,十几年来一点点打击侵扰,掸邦大半都成为缅国控制区,就剩下东北角落里苟延残喘的彭家生和西边的毒犯张奇夫了。
结果今年形势陡然大变,先是罗兴汉攻占景栋,更是一路沿着公路打到莱林,随后小冲突持续几个月,缅军过不去,罗兴汉打不过来,双方这才停火。
缅掸邦军还在想着打不过就谈,继续通过经济慢慢蚕食罗兴汉呢,彭家生又闹腾起来。
在仰光方面的资料中,彭家生手里一共只有3000人的武装力量,没有坦克、装甲车、重型火炮之类的重武器,靠着突袭拼家底拿下滚弄就是极限了,结果前线传回来的消息疯狂打脸。
木邦这个重要的通衢城市被打下不说,竟然连腊戍都丢了!
“他妈的,到底是怎么打的,东北军12000人,有战斗机,有直升机,有坦克,有装甲车,有火炮,还他妈的依托城市进行防守,一天不到就被人攻占下来!”主洗耐温拍着桌子大声咆哮道:“就是他妈的12000头猪一天也抓不完啊!”
缅国此时总兵力15万人,共计有10大军区:
北部军区、东北军区、东部军区、中部军区、西北军区、西部军区、西南军区、南部军区、东南军区、沿海地区军区。
北部军区(克钦邦):1.5万人,负责镇压克钦独力军的主力,兵力集中在密支那。
东北军区(北掸邦):1.2万人,负责镇压彭家生和掸族地方武装,兵力集中在腊戍、贵概等地。
东部军区(南掸邦、克耶邦):1.8万人,是规模最大的军区,配备轻步兵师和炮兵部队,镇压罗兴汉、张奇夫,克耶邦独力军,兵力集中在东枝、垒固。
中部军区(曼德勒专区):1.2人,负责中央平原的治安与交通线控制,总部曼德勒是军事后勤枢纽。
景栋一战,东部军区前后损失3000人左右,遭受重创。
腊戍一战,东北军更是连锅端了,现在就剩下贵概还有一个分支,大约4000人左右。
这事儿现在追责都找不到人,领导层骨灰都扬了,那些对头们也不好喷一群死人,无论如何人死为大。
再说了,大家不对付是因为利益,现在人死了,位置让出来了,仇恨就不存在了。
这些耐温也知道,但火气憋在心里难受。
发泄一阵,这黑着脸问道:“到底怎么败的?那些逃回来的蠢货怎么说!”
“叛军彭家生不知道从哪里弄了四架运输机,装满了炸药直接俯冲撞了下去,一下都给炸死了。”参谋长沉声说道。
耐温缓缓扭头看过去,眼睛瞪的很大,满脸的不可思议,“你再说一遍!”
“彭家生……”
耐温强忍着没有倒抽一口凉气,只是紧皱的眉头还是看得出来到底有多震惊。
彭家生这是疯了吧!
正常战争,你有导弹,你打几发倒也正常,可用运输机……
更远的飞行距离,更大的装药量,末端还能精确制导……
这技术老中听了都感到害怕!
这就有点过份了,这简直就是恐怖主义!
当然,也就是欺负缅国雷达系统并不能覆盖整个空域,不然没有通航请求的不明飞机一进来立刻就会被发现,随后几方的战斗机就会起飞。
如果有战斗机的话。
“他哪里来的运输机?”耐温黑着脸问道:“别告诉我运输机也是越战剩下的美国货!”
“这……”参谋长有些犹豫。
“说!”耐温大喝一声。
不搞清楚他怎么睡得着啊!
虽然仰光附近空域是有雷达覆盖能随时预警的,且也有机场,有战斗机,只是自家什么情况心里清楚。
军政府推行‘国有化法案’,将工商业经济命脉无偿地从资本家和外籍人士手中转归国,此后被因为人权、民主以及毒品生产问题受到国际制裁,虽然没有军事禁运,但也拿不到什么好东西。
“根据腊戍那边传来的消息,彭家生身边有一个叫王耀堂的香港商人,其地位很高,彭家生表现的对他很是尊重,另外,景栋那边传来的消息,最近几个月罗兴汉搞了许多工程,购买了很多车辆、燃油、工业设备,都是从这个王耀堂手中采购的。”
“另外还有一个未经确认的消息,罗、彭的军火也都是从这个王耀堂手里采购的,张奇夫好像拿到的更多。”
耐温眼睛里都在喷火,“王耀堂,香港人?卖的什么装备?”
“老中的。”
耐温眼睛里的火苗一僵,表情从愤怒一点点变成疑惑,最后满脸凝重,“确定是香港人不是老中的?香港人怎么敢卖这些的!”
“确定是香港人,从前是个街头混混,最近四年才崛起的,现在是香港鼎鼎有名的大富豪,据说资产不低于7亿美元。”参谋长沉声说道。
耐温嗤笑一声,“四年就从一个街头混混变成香港有数的大富豪,换你你行吗?还是你们行!这话你们也信!”
一屋子人纷纷摇头。
“怎么可能!”
“这背后肯定是老中在出力。”
“恰巧这几年中英在谈判,恰巧忽然冒出来个大富豪,恰巧又能拿到老中的货,哪里有这么多巧合!”
“做给香港人看的呗,表明跟着他们有肉吃。”
缅国的国有化并未让国力有多少增长,经济搞的一地鸡毛,缅元臭的像是厕纸一样,所有大公司早就被这些高层分了,都是他们的亲人在运营捞钱。
可十几年疯狂捞钱资产还比不过一个王耀堂,这让他们如何信!
如果这是真的,那不是说他们堂堂缅国最精英的一批人,领导一个国家的最高层还比不上一个混混!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会不会是老中在表达不满?”
“不会吧,咱们也没对他们如何啊……”
一群人说着说着声音就越来越小。
这些年老中都是单向援建,80年碾米厂,82年国家体育馆等等,涵盖能源、交通、工业等很多领域,缅国就没给过钱。
老中目的是缅国情况稳定,不给边境带来压力,然后就是边境的鸦片走私问题。
但军政府高层大肆捞钱,经济稀烂,便有意无意宣传‘老中依赖’问题转移矛盾,没少暗地里闹事。
不给钱就捣蛋……
“哼,肯定是他们暗地里支持的,找他们抗议!”
“对,抗议!”
耐温不置可否,靠闹要钱,暗地打压,都是正常手段,不过投诉一下也无妨,万一成了呢。
……
“好的,你们的诉求我们已经知道了,具体问题我们需要调查一下,一周之后给你们答复。”鸿胪寺一听王耀堂的名字就明白个大概,这家伙在东南亚没少搅风搅雨。
没去问王耀堂,鸿胪寺先是联系北工问了一下对外销售情况,前后两笔4000多万美元的大订单,还不算从南海那边直接买旧船,下改装订单的花费,大客户,有独立档案的。
两天后,鸿胪寺例行早会。
“北工那边说没有卖给过王耀堂。”负责这件事情的主薄笑着汇报道。
“那他哪里来的那么多军品?”鸿胪寺少卿问道。
“北工说最近的大订单只有索马里,包括那两艘0⑶⒎,卖的也是索马里,订单是索马里使者签署的,资金也是从那边打过来的。”主薄笑着说道:“后来我了解了下,最近一年索马里使者背后资金支持一直来自于香港的一家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