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长安事了,战端又起!【求月票】
第415章 长安事了,战端又起!【求月票】 (第1/2页)长安城东,锦衣卫诏狱深处。
有一个专门为重刑犯设计的水牢。
此时,水牢特有的阴湿腐气息,混杂着血腥味,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角落。
侯君集被冰冷的精铁锁链捆缚在十字刑架上,沉重的镣铐深深勒进他粗壮的手腕脚踝,磨破了皮肉,渗出血丝,混合着水牢滴落的污水,在他脚下积成一小滩暗红。
昔日威风凛凛的左卫大将军、兵部尚书、此刻甲胄尽除,只余一身破烂肮脏的囚服。
只见他头发散乱地贴在额前,脸色灰白,嘴唇干裂起皮,唯有那双眼睛,在昏暗摇曳的火把光线下,依旧燃烧着困兽般的疯狂与不甘。
哗啦——!
一桶冰冷刺骨的脏水兜头泼下。
侯君集猛地一个激灵,呛咳着,甩掉脸上的水珠,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前方阴影里那个缓缓走出的玄色身影。
李承乾来了。
他并未穿太子常服,只一身利落的玄色劲装,步履沉稳,踏在湿滑的石地上,几乎无声。
身后跟着裴行俭和两名面无表情的锦衣卫。
“侯尚书,阶下囚的滋味如何?”
李承乾的声音不高,却像冰锥般刺入这死寂的水牢。
“呸!”
侯君集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咧开嘴,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
“李承乾!少在老夫面前摆太子的威风!成王败寇,老夫认栽!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但想从老夫嘴里撬出半个字,休想!”
“哦?”
李承乾在距离侯君集几步远的地方停下,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这副狼狈却依旧桀骜的姿态:“不愧是跟父皇打天下的悍将,骨头够硬。”
他踱步上前,目光扫过侯君集身上那些在攻城时留下的伤痕,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不过,再硬的骨头,孤都能将它捏碎了揉成人形,再让它开口说话!”
“哈哈哈!”
侯君集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笑得浑身锁链哗啦作响,牵动伤口,痛得他龇牙咧嘴,笑声却更加癫狂:
“就凭你?一个弑兄杀弟、逼死忠良、连自己父皇都算计的狼崽子?李承乾,你不得好死!这大唐江山,早晚要毁在你手里!”
“大胆!”
裴行俭厉声呵斥,手按在了刀柄上。
李承乾抬手制止了他,脸上甚至带着一丝奇异的平静:“骂完了?骂完了,就说说正事。”
他的目光陡然锐利如刀锋,直刺侯君集眼底:“你为何勾结守捉郎?以你现在的地位,以及我父皇对你的重视,你好像没有理由反叛才对?为何如此不理智?”
他知道,历史上的侯君集之所以跟着瘸子造反,是因为侯君集攻打高昌国的时候,不仅贪财,还胆大包天的戏弄高昌君臣,遭了李世民的嫌弃。
虽然后来因为以前的功劳,没有被处死,但前途也没了。
所以,他才会勾结瘸子造反。
可是如今,他既没有攻打高昌国,也没有被李世民嫌弃,李承乾真想知道,他反叛的原因是什么。
但侯君集仿佛真是一块硬骨头,只见他冷笑一声,直接扭过头去,一言不发,用沉默对抗。
“不说?”李承乾轻轻一笑,那笑容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冰冷:“没关系。孤有的是时间陪你耗。裴行俭。”
“臣在!”
“给侯尚书醒醒神。让他好好回忆回忆,当年在洛阳城下,他是如何被父皇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回忆回忆,他侯家满门的荣耀富贵,是踩着多少忠魂的尸骨换来的。再回忆回忆,他今日为了一己私欲,又让多少昔日袍泽,血染安化门下!”
“是!”
裴行俭眼中寒光一闪,对身后的锦衣卫使了个眼色。
一名锦衣卫上前,手中多了一根浸饱了盐水的粗糙皮鞭。
另一名则端着一个炭盆,里面烧红的烙铁滋滋作响,散发出皮肉焦糊的恐怖气味。
侯君集瞳孔猛地一缩,但还是暗牙一咬,选择继续沉默。
“啪!”
一皮鞭抽在了他的身上,疼得他龇牙咧嘴。
紧接着,烧红的烙铁,滋滋地烙印在他身上。
“啊——!”
他终于忍不住失声惨叫。
但李承乾却没有再看他,而是径自朝门外走去,边走边朝裴行俭吩咐;“在他没有招供之前,不许让他死!”
“是!”
裴行俭立刻躬身。
却听李承乾又道:“明日的审判大会,准备得咋样了?”
“回太子殿下,已经准备好了,就等您和房相、李公他们公开审理!”
“好!”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等解决完了这些事,应该就没什么事了吧!”
说着,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蹙眉道:“守捉郎的余孽,都肃清干净了吗?”
“已经肃清干净了!”
裴行俭回禀道:“守捉郎在长安的七个隐秘据点,都被杨囡囡带人端了!”
“呵,果然是英雄查英雄,好汉查好汉,这杨囡囡对付守捉郎,就是有用!”李承乾笑了。
裴行俭也点头附和:“杨囡囡这一年,确实成长了不少。还有她的蛊术,也精进了许多。”
“另外,还有一件事。”
他顿了顿,继续道:“那晚那个初代不良人,以及不良山,属下查到了。”
“哦?”
李承乾眉毛一挑:“说来听听!”
“是!”
很快,裴行俭就将自己查到的信息,详详细细地汇报给了李承乾。
直听得李承乾眉头大皱,隔了好半晌,才沉声道:“孤会去找他,但不是现在。”
说完这话,也不等裴行俭反应,直接就走出了水牢。
……
次日清晨。
长安城经过一夜的血火洗礼,空气中仍弥漫着淡淡的硝烟与血腥味,但秩序已然恢复。
宽阔的朱雀大街两侧,甲胄鲜明的禁军肃立如林,刀枪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芒。
街道中央,临时搭建起一座高大的审判台,黑沉沉的木质透着威严与肃杀。
台下,黑压压地挤满了劫后余生的长安百姓。
他们沉默着,目光复杂地望向台上那些曾经显赫一时、如今却沦为阶下囚的身影。
恐惧、愤怒、鄙夷、还有一丝对新秩序的茫然,交织在每一张面孔上。
李承乾身着玄色常服,端坐于主位之上,神情平静无波,眼神深邃如古井。
他的左右两侧,分别坐着面色沉凝的房玄龄和李靖。
大理寺卿孙伏伽、刑部侍郎戴胄等一干重臣亦在旁列席。
“带人犯!”
裴行俭的声音如同寒铁摩擦,在寂静的街道上空炸响。
首先被押上来的,是侯君集。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位极人臣的国公,此刻须发散乱,甲胄破损,双手被粗重的铁链反缚,步履蹒跚。
他的眼神灰败,但在触及李承乾目光的瞬间,又爆发出刻骨的怨毒与疯狂。
如果不是他在水牢招了反叛的原因,恐怕今日还上不了刑台,会被一直折磨,生不如死。
“侯君集!”
却听李靖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如钟,压过了场下的细微骚动:
“你身为国公,陛下倚重之臣,不思报国,反生异心!”
“勾结守捉郎,擅调兵马,悍然攻击帝都,致使长安军民死伤惨重,血流成河!你,可知罪?!”
侯君集猛地抬起头,状若疯癫:“知罪?哈哈哈!成王败寇罢了!”
说着,他直接无视了李靖,扭头看向李承乾,又歇斯底里地咆哮道:
“李承乾!你这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仗着几分小聪明,不顾骨肉情义,排除异己!”
“老夫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之时,你还不知在何处吃奶!”
“今日败在你手,非战之罪,实乃天不助我!老夫不服,不服!”
他的咆哮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带着绝望的疯狂。
“不服?”
李承乾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冷意。
“安化门下,箭矢如蝗,那些被你驱策着冲击同袍城池、死在滚油金汁之下的士卒,可曾问过你服不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