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81章 司马懿出师北伐,诸葛亮总制雍凉

第381章 司马懿出师北伐,诸葛亮总制雍凉

第381章 司马懿出师北伐,诸葛亮总制雍凉 (第1/2页)

章武八年七月末,洛阳城中暑气渐盛。
  
  这一日,汉帝刘备于未央宫设朝议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殿外蝉鸣聒噪,殿内却是一片肃穆。
  
  忽有边关急报送入,近臣手持竹简快步上前,跪伏于地奏道:
  
  “启禀陛下,边关急报!”
  
  “曹魏命太尉司马懿假节,率大军八万余,自汉中出兵北伐。”
  
  “以南蛮洞主兀突骨为先锋,已入我境!”
  
  刘备闻言,面色骤变,大呼:
  
  “魏贼必是知我汉军正在南征,故欲此时北上作乱。”
  
  “欲为吴狗张目也!”
  
  殿中文武无不色变,窃窃私语之声四起。
  
  “司马懿此来,必是为策应东吴。”
  
  刘备沉声道,目光扫过群臣。
  
  “谁可为将,以退魏兵?”
  
  司徒王朗出列,拱手道:
  
  “陛下,骠骑将军马超现屯驻关中,勇略过人,可付以大任。”
  
  李翊却上前一步,高声道:
  
  “不可!马超虽有勇略,然司马懿足智多谋,深通韧略。”
  
  “且我大汉主力皆在南征孙吴,关中兵马不足五万。”
  
  “马超绝非司马懿敌手,臣请另择贤明。”
  
  刘备听罢,抚须而笑:
  
  “……李相多虑矣。”
  
  “司马懿远自蜀地而来,师老兵疲,岂能长久?”
  
  “况马超乃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自幼从父学习韬略,深通兵法。”
  
  “关中虽兵少,然据险而守,更占优势。”
  
  “司马懿断难威胁关中。”
  
  李翊见刘备心意已决,只得退下,不再复言。
  
  刘备当即命人取来笔墨,亲自书写诏书:
  
  “着骠骑将军马超即刻统领关西诸路军马,步骑五万,迎击司马懿!”
  
  诏书星夜发往长安,不一日便至马超手中。
  
  此时司马懿大军已出汉中,沿褒斜道北上。
  
  行军途中,司马懿立于战车之上,眺望北方群山。
  
  对身旁参军张翼道:
  
  “此番北伐,意在牵制齐军主力,使孙权得以喘息。”
  
  “然若能趁势夺取关中,则是大善。”
  
  张翼拱手道:
  
  “……太尉神机妙算。”
  
  “只是马超骁勇,不可轻敌。”
  
  司马懿冷笑一声:
  
  “马超匹夫之勇,何足道哉?吾已有计破之。”
  
  原来司马懿南征归来时,收服了大量蛮兵。
  
  这些蛮人骁勇善战,悍不畏死。
  
  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脑子单纯,很容易被忽悠,被骗。
  
  司马懿通过威逼利诱,收买他们的洞主,以此来换取蛮兵作战。
  
  从本心上讲,如果能流蛮人的血的话,司马懿是不想流蜀中人的血的。
  
  而其中,尤以兀突骨所率蛮兵最为精锐。
  
  这些蛮兵身披藤甲,刀箭难入,作战凶猛异常。
  
  司马懿特意以兀突骨为先锋,欲以此奇兵制胜。
  
  数日后,司马懿大军抵达潼关外三十里处。
  
  邓艾进言曰:
  
  “可先下定寨栅,然后攻关未迟。”
  
  司马懿颔首,当即下令:
  
  “伐木立栅,分作三寨!”
  
  “左寨邓艾,右寨马忠,吾自居中寨。”
  
  魏军连夜砍伐树木,立起排栅,三座营寨很快拔地而起。
  
  司马懿坐镇中军大帐,召诸将议事。
  
  “明日攻关,当以蛮兵为先。”
  
  司马懿手指地图,开始进行战略部署。
  
  “兀突骨率本部蛮兵正面佯攻,邓艾从左翼迂回,马忠自右翼包抄。”
  
  “三路并进,必破潼关!”
  
  众将齐声应诺。
  
  翌日清晨,司马懿亲率大军直叩潼关。
  
  不料刚出营寨不远,前方斥候飞马来报:
  
  “禀太尉,前方发现汉人军马。”
  
  “不过看服饰,似是西凉军马,已列阵以待!”
  
  司马懿眉头一皱:
  
  “此必是马超所部,只是他竟敢出关迎战?”
  
  于是,当即传令全军列阵。
  
  两军于潼关外十里处的平野上相遇,各自摆开阵势。
  
  司马懿在门旗下远眺西凉军阵,只见旌旗猎猎,刀枪如林。
  
  西凉兵个个虎背熊腰,目露凶光,果然是天下精锐。
  
  再观阵前将领,
  
  当中一人白袍银铠,面如傅粉,唇若抹朱。
  
  腰细膀宽,手执一杆亮银枪,正是马超。
  
  左侧庞德,右侧马岱,皆是一时猛将。
  
  司马懿心中暗惊,面上却不露分毫,自纵马出阵,高声道:
  
  “马孟起!今见吾大兵到此,何不早降?”
  
  马超闻言,双目圆睁,咬牙切齿道:
  
  “老贼!汝欺君罔上,罪不容诛!”
  
  “吾乃汉朝名将之后,深受汉皇厚恩,岂能背主投敌?”
  
  “今日定要活捉汝这老匹夫,生啖汝肉!”
  
  司马懿亦怒,厉声喝道:
  
  “李翊狗贼屠吾全族,此仇不共戴天!”
  
  “汝既为虎作伥,合该死矣!”
  
  马超大怒,挺枪跃马直取司马懿。
  
  司马懿背后张翼拍马迎上。
  
  两马相交,枪来刀往。
  
  战不三五合,张翼便觉双臂酸麻,招架不住,拨马败走。
  
  马忠见状,急挺枪出阵。
  
  马超冷笑一声,银枪如龙,上下翻飞。
  
  战至五六合,马忠亦败下阵来。
  
  “司马老贼,可敢亲自一战?”
  
  马超厉声喝道。
  
  司马懿面色阴沉,却不敢轻出。
  
  马超见状,将枪往后一招,西凉军顿时鼓噪而起,如潮水般涌向魏军阵线。
  
  西凉兵来势凶猛,魏军左右将佐皆抵挡不住。
  
  马超、庞德、马岱三将亲率百余精骑,直冲司马懿中军。
  
  “穿红袍者乃司马懿!”
  
  西凉军中有人高喊。
  
  司马懿大惊,急忙脱下红袍丢弃。
  
  又闻喊声:
  
  “长髯者乃司马懿!”
  
  司马懿慌乱之下,抽出佩刀,“唰”的一声割断长须。
  
  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马超,马超大笑,传令道:
  
  “短髯者乃司马懿!”
  
  司马懿闻之,急扯旗角包住脖颈,趁乱逃窜。
  
  正奔走间,忽闻身后马蹄声急,回头一看,正是马超追来。
  
  “司马懿休走!”
  
  马超厉声大喝。
  
  司马懿惊得魂飞魄散,手中马鞭坠地。
  
  眼看马超将至,银枪已刺到背后。
  
  司马懿急中生智,绕一株大树而走。
  
  马超一枪刺入树干,待拔出时,司马懿已逃出十余丈远。
  
  马超正欲再追,忽见山坡边转出一将,大喝:
  
  “马儿休得猖狂!王平在此!”
  
  王平手持大刀,拦住马超去路。
  
  二人战在一处,刀枪并举,战至二十回合。
  
  王平渐渐力怯,刀法散乱。
  
  正在危急时刻,忽闻喊杀声震天,却是兀突骨率蛮兵赶到。
  
  马超见敌军势大,自己孤军深入,恐遭不测,只得拨马而回。
  
  兀突骨因见天色已晚,也不追赶,收兵回营。
  
  司马懿狼狈逃回寨中,见邓艾已率军稳固营寨,损失并不惨重,这才稍稍安心。
  
  当夜,司马懿坐于帐中,抚摸断须。
  
  回想日间险境,不禁冷汗涔涔。
  
  “马超之勇,果然名不虚传。”
  
  司马懿喃喃自语,“然吾有蛮兵之利,明日当再图良策。”
  
  于是,司马懿大赏兀突骨与王平,以酬其救命之恩。
  
  帐中灯火通明,诸将列坐,司马懿举杯道:
  
  “今日若非王将军与兀突骨勇士相救,吾几为马超所擒!”
  
  王平拱手道:
  
  “太尉乃三军之帅,末将岂敢不尽死力?”
  
  兀突骨亦用生硬的汉语道:
  
  “马超虽勇,不足惧也!”
  
  “吾藤甲兵刀枪不入,明日再战,必取其首级献于太尉!”
  
  司马懿含笑点头,心中却暗自盘算。
  
  数日后,细作急报:
  
  “李严自凉州而来,率二万生力军增援马超。”
  
  “其中多羌人骑兵,骁勇异常!”
  
  诸将闻言,皆露忧色,唯独司马懿大笑。
  
  诸将不解,问道:
  
  “马超增兵,太尉反喜,何也?”
  
  司马懿捋须道:
  
  “待吾胜后,再与诸公细说。”
  
  三日后,又报关上再添兵马,司马懿竟于帐中设宴庆贺。
  
  诸将面面相觑,皆暗笑不已。
  
  司马懿环视众人,道:
  
  “诸公笑吾无破敌之策乎?”
  
  “若有良谋,不妨直言。”
  
  邓艾沉吟片刻,进言道:
  
  “今太尉大军屯于潼关之前,马超亦集重兵于此,河西空虚。”
  
  “若遣一军暗渡蒲阪津,断其关中与关西之连。”
  
  “再以太尉主力渡渭河北击,使其首尾不能相顾,马超必败!”
  
  司马懿拍案赞道:
  
  “士载之言,正合吾意!”
  
  遂命邓艾与张嶷率精兵四千,潜行至河西埋伏,待司马懿主力渡河时,同时夹击。
  
  邓艾领命而去。
  
  司马懿又令王平于蒲阪津备办船筏,自领大军准备渡渭河北上。
  
  临行前,留其弟司马孚守寨,以防马超袭营。
  
  早有细作报知马超。
  
  马超闻讯,冷笑道:
  
  “司马懿不攻潼关,反欲渡河北上,必是欲断我关中、关西之连也!”
  
  时李严在侧,他在凉州经营数年,已经笼络到了不少羌族部落。
  
  此次所带来的两万凉州军,其中有将近一半都是羌兵。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肯定都是更加倾向于流别人的血的。
  
  汉军也不例外。
  
  能驱使羌人为自己作战,尽量减少汉人的损伤,何乐而不为呢?
  
  李严于是谏道:
  
  “既如此,将军可引一军沿河拒守,使其不得渡。”
  
  “待其粮尽,再击之,司马懿可擒矣!”
  
  马超沉思片刻,摇头道:
  
  “此计虽稳,却耗时日久。”
  
  “不如待其半渡而击之,使其尽溺于渭水!”
  
  李严抚掌道:
  
  “妙计!兵法云‘兵半渡可击’,正当如此!”
  
  马超遂遣斥候日夜监视魏军动向。
  
  次日拂晓,司马懿兵分三队,依次渡河。
  
  日光初起,魏军先锋已抵北岸,立下营寨。
  
  司马懿自率亲兵百人,按剑坐于南岸,督军渡河。
  
  忽然,后方马蹄声震,尘土飞扬。
  
  一白袍将军引军杀至,正是马超!
  
  魏军大乱,争相登船,岸边喧哗不止。
  
  司马懿却稳坐不动,按剑喝道:
  
  “休得慌乱!”
  
  话音未落,马超已率铁骑逼近,距离不过百余步!
  
  兀突骨见状,大吼一声:
  
  “贼至矣!请太尉速登船!”
  
  司马懿仍端坐不动,淡然道:
  
  “贼至何妨?”
  
  兀突骨顾不得许多,一把拖起司马懿,纵身跃上船。
  
  此时船已离岸一丈有余,兀突骨神力惊人,竟负司马懿一跃而上!
  
  其余将士纷纷跳入水中,攀附船边求生。
  
  船小人多,几欲倾覆。
  
  兀突骨大怒,挥刀砍断攀船之手,惨叫声中,落水者无数。
  
  马超追至岸边,见船已至河心,当即拈弓搭箭,喝道:
  
  “放箭!”
  
  西凉军箭如雨下,驾船士卒纷纷中箭落水。
  
  兀突骨恐伤司马懿,竟以身挡箭!
  
  司马懿大惊,急呼:
  
  “郎儿,避箭!”
  
  谁知这兀突骨身长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食,浑身生有鳞甲,刀箭难入!
  
  马超虽箭无虚发,却伤不得他分毫。
  
  船在急流中旋转不定,兀突骨双腿夹舵。
  
  一手撑篙,一手护住司马懿,竟稳住了船身!
  
  吴懿在南山之上,见马超追司马懿甚急。
  
  恐其有失,急中生智,下令将营中牛马尽数驱出。
  
  漫山遍野,皆是牲畜。
  
  西凉兵见状,纷纷争抢牛马,无心追赶。
  
  马超厉声喝止,却无人听从。
  
  只得眼睁睁看着司马懿渡河逃脱,懊悔不已。
  
  兀突骨抵北岸后,当即凿沉船筏,断马超追路。
  
  魏军诸将赶来接应,见司马懿安然无恙,皆大喜。
  
  司马懿下马查看兀突骨伤势,见其毫发无损,惊叹道:
  
  “久闻南中多奇士,足下真乃天神也!”
  
  遂重赏兀突骨,加封其为“南中虎威将军”,赐金甲一副。
  
  司马懿渡河脱险后,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他环视帐中诸将,沉声道:
  
  “马超骁勇,不可力敌,当以智取。”
  
  遂下令道:
  
  “诸将各分头循河筑起甬道,暂为寨脚。”
  
  “贼若来攻,陈兵于甬道外,内虚立旌旗以为疑兵。”
  
  “更沿河掘下壕堑,虚土掩盖。”
  
  “待西凉兵至,诱其入陷,便可击之!”
  
  又叮嘱王平道:
  
  “王平可率弓弩手埋伏两侧,待其陷落,万箭齐发!”
  
  众人各自领命去了。
  
  却说马超回营,对李严叹道:
  
  “几乎擒住司马懿!可惜被一悍将救走,不知是何人。”
  
  李严捋须道:
  
  “吾闻司马懿南征时,选精壮蛮兵为帐前侍卫,号‘无当飞军’,以洞主兀突骨统领。”
  
  “此人身材魁伟,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食,身披鳞甲,刀箭难入。”
  
  “其麾下更有藤甲军,皆悍勇之士,不可轻敌。”
  
  马超皱眉道:
  
  “……吾亦久闻其名。”
  
  “今司马懿已渡河北去,意在断我关中与关西之连,当速击之。”
  
  李严起身道:
  
  “将军可守寨,吾引军循河击之!”
  
  马超沉思片刻,道:
  
  “既如此,吾令庞德为先锋,随李凉州同往。”
  
  次日,李严与庞德率军三万抵渭南。
  
  魏军依计在甬道两侧设伏。
  
  庞德率铁骑千余先行,忽听一声梆子响,连人带马落入陷坑。
  
  庞德大喝一声,纵身跃出,手起刀落。
  
  连斩数名魏兵,步行杀出重围。
  
  此时李严已被魏军团团围住。
  
  庞德见状,夺过敌将朱永战马,冲入敌阵。
  
  一刀斩朱永于马下,杀出血路救出李严。
  
  二人正欲撤退,忽见马超率军来援,大败魏兵,救回大半军马。
  
  日暮收兵,清点损失,折了程银、张横二将,陷坑中死者二百余人。
  
  马超对李严道:
  
  “若容司马懿立稳营寨,后患无穷。”
  
  “不若今夜劫营!”
  
  李严点头:
  
  “当分兵前后接应。”
  
  于是马超自为前部,令庞德、马岱为后应,趁夜袭营。
  
  司马懿早料此计,对诸将道:
  
  “……贼必来劫营。”
  
  “可四散伏兵,虚设中军。”
  
  “待其入彀,一鼓可擒!”
  
  当夜,马超先遣成宜率三十骑探路。
  
  成宜见魏营空虚,直入中军。
  
  忽听号声响起,伏兵尽出,三十骑尽数被围。
  
  王平拍马而来,一刀斩成宜于马下。
  
  马超闻变,急与庞德、马岱分三路杀入。
  
  两军混战至天明,各自收兵。
  
  此后马超日夜分兵袭扰,司马懿苦于无法立寨。
  
  司马懿命人以铁链连船为浮桥三条,连通南北。
  
  王平在河岸立寨,以粮车为屏障。
  
  马超得报,令军士各携草束,与李严率军突袭,放火烧寨。
  
  魏军大乱,浮桥粮车尽焚。
  
  西凉军大胜,控扼渭河。
  
  司马懿见营寨难立,忧心忡忡。
  
  邓艾进言献策曰:
  
  “可取河沙筑城固守。”
  
  然沙土松散,庞德、马岱又率骑兵往来冲突,城墙屡筑屡塌。
  
  时值九月末,天气骤冷,阴云密布。
  
  司马懿望天大笑:
  
  “天助我也!”
  
  当夜北风大作,他令军士以绢囊盛水浇沙。
  
  水凝成冰,至天明时,一座晶莹坚固的冰城巍然矗立渭河北岸。
  
  马超晨起观之,大惊道:
  
  “司马懿竟一夜筑城!”
  
  “真神机也!”
  
  次日拂晓,东方天际刚泛起鱼肚白。
  
  两军已各自出营,在旷野上布成阵势。
  
  西凉军阵中,马超身着银甲,外罩白袍,威风凛凛立于阵前。
  
  他分派庞德为左翼,马岱为右翼,李严坐镇中军。
  
  三军旗帜鲜明,刀枪如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对面魏军阵中,司马懿端坐马上,目光如炬地观察着西凉军的部署。
  
  他身后旌旗蔽空,数万魏军严阵以待。
  
  长矛如林,盾牌如墙,气势丝毫不逊于西凉铁骑。
  
  马超挺枪纵马,单骑出阵,银枪在朝阳下闪烁着寒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