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481章 躺好,我动

第481章 躺好,我动

第481章 躺好,我动 (第1/2页)

每隔十天半月,让卫东都会跟于松海电话交流。
  
  也算是他撮合了让卫东和董雪莹。
  
  只是现在只字不提女人,让卫东总会言简意赅的把自己在外面经历的局面,给高原老哥传递下。
  
  经济局势,各种改制的探索,产业变化。
  
  当了多年记者的于松海自然有自己的看法和观察角度,不光让他身处边陲仍能了解庙堂局势,也能给让卫东不少建议。
  
  当然兄弟俩的主题还是经济开发。
  
  每周集中从高原发下来的现宰牦牛肉也是越来越多。
  
  之前几十公斤、几百公斤的初预制牦牛肉,运下来之后大厨们觉得暴殄天物了,香料、调味处理手法都不对。
  
  所以后来都是借助真空包装机做新鲜牦牛肉运输。
  
  等到从东瀛田中那搞来四台五十厘米宽真空封口机送上高原。
  
  这大快大块切割好的上等牦牛肉,最好的牛里脊、牛眼肉、上脑肉、牛腱子、牛腩杀了就封好发运。
  
  每周已经有十吨左右的量!
  
  虽然对一个县,仅仅就是两卡车的运送。
  
  但已经具有划时代的改变意义。
  
  因为卖得贵啊。
  
  江州现在牛肉不过卖一块五一斤,让卫东他们给到高原县里二十块!
  
  因为现在除了在江州会截住很少的量给皇后餐厅、江州饭店、自家餐馆自用。
  
  其他根本不拆包,立刻转手随船运到沪海,然后发运东瀛,上岸价就是五十元!
  
  关税检疫手续虽然麻烦,但小鬼子的利润也非常可观。
  
  虽然这会儿东瀛的普通牛肉价格是二三十一斤,澳洲、花旗牛肉甚至能在十五元以下,但这可是高原牦牛肉,田中他们是当成高级和牛肉那个几百块的档次在卖!
  
  而且这点每个月几十吨的量,根本不会触发东瀛的进口配额限制,更不会因为澳洲、花旗牛肉那样太便宜引起地方保护,相当受东瀛高端消费市场认可。
  
  加上让卫东这边组织给田中的几位大厨专注特长牛肉类佳肴。
  
  打着中华美食招牌的牛肉馆生意火得不行。
  
  田中那边都赚翻了。
  
  让卫东收点过档利润,还要给运费、承担那么多包装成本呢,蛮辛苦的才每个月含泪赚个两百来万,顺便把其他船运成本都抹平。
  
  而对高原来说,这每个月一百多万的养殖收入就是破天荒的横财。
  
  这可是高原地区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455元的1985年,于松海非常感慨这种从原始牧场直接跨越到欧美发达国家餐桌上的商业模式。
  
  对于仅有五万多人的边陲县,光这单外贸生意就让全县所有农牧民全年平均收入翻倍。
  
  所以于松海现在很坚定的强调发展经济,这跟上级要求高原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尽快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符合。
  
  在一众无计可施,或者这样那样问题的相邻地区中自然脱颖而出,接连被委以重任。
  
  现在于松海每个月有半数时间都在省城办公了。
  
  确实有长途跋涉的用车需求。
  
  所以让卫东更把自己这边实际上赚的钱,都转化成援助,而且不是扶贫那种给钱给物,是真正的技术援助。
  
  商州机械厂不是早就给食品厂做过冻库么。
  
  现在支援给边陲县一套,省城一套,派人运物资送上去安装到位。
  
  保证屠宰以后能立刻冰冻保存,免得在牦牛出栏的高峰低谷间影响到出货量稳定。
  
  再加大成捆成包的剪裁好牛仔布运送上去。
  
  现在边陲县的牛仔裤厂,已经有两百多名员工两班倒生产,日产上千条牛仔裤朝着省城跟边境集市售卖。
  
  整个高原地区都有来进货的商人。
  
  这也是每个月几十万的产值,赚钱多少不重要,拉动就业和带动整个县城收入水平的意义非常明显。
  
  这其实已经有点日系汽车在全球市场的那种套路,尽可能把技术活儿在总厂做好,版型、面料、辅料啥的都配备好。
  
  加工厂就只需要按照最简单的步骤出品。
  
  不光带动了产业和工人收入,让于松海的业绩自然非常好看。
  
  加上他老婆家的全(四)力(倍)支持。
  
  现在于松海叠满了所有buff得到各方共同支持,在原本水火不容的老高原、新高原,不同民族之间都有非常好的口碑。
  
  所以出发的时候,让卫东还找洪天成要了一箱洗发水试制品,让池世明给带上去。
  
  叮嘱只要这边搞定了上市销售,就去边陲县建个洗发水灌装厂。
  
  全力解决高原人民的卫生问题。
  
  玛德,高原小姐妹就不爱洗头洗澡。
  
  在高原可能环境就那样儿,也没啥大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