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抓紧机会当败家子
第573章 抓紧机会当败家子 (第1/2页)实际上在比尔把DOS系统卖给IBM为首的几十家电脑公司的同时,市面上有好多款DOS系统。
但依托超过三分之二的个人电脑都装载他这款DOS系统,才积累了第一桶金。
市面上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就是苹果公司的Macintosh系统。
原本只有大约百分之十五的市场份额,愣是从去年史蒂夫重振Macintosh电脑以后,硬生生爬到三分之一份额。
但这款86Macintosh推出之后,整个市场都强烈震动了。
三个月前的广告还只是个美轮美奂的预告,现在已经可以在全国各地提货。
整个北美市场疯抢!
苹果公司加州工厂有大约四十万台备货,沪海给补充了五万台过来。
秒空。
东瀛市场就是沪海送过去的五万台,也秒空。
哪怕从开始这场发布会之前,史蒂夫就已经很笃定的在找各家配件厂商订货要零件储备。
最终的组装厂夜以继日的赶工,还是供不应求。
发布会当夜,北美地区和欧洲以及东瀛订货已经超过一百五十万台!
要知道去年全球个人电脑销售总数,也就700万台。
之前半年85款Macintosh电脑也磨蹭着卖了四五十万台,现在仅仅半年时间,苹果电脑的总销量已经在两百万台左右。
这个数量已经超过IBM去年180万台总量。
哪怕一大半还没法交货,但这种态势只会让下半年的销售更加疯狂。
对于在全球各地建立了庞大销售体系的IBM电脑来说,这种贴脸开大的爆款销售一直都是史蒂夫的拿手好戏。
其实史蒂夫才是三四十年后国内雷布斯那套网红体卖法的祖师爷。
相比IBM传统的在到处电视、杂志上打广告,派出大量销售人员推广市场,苹果这种靠老板冲流量带话题的打法,让卫东感到熟悉得不得了。
同样的预算,同样的产品,同样也打了电视、杂志广告。
但史蒂夫这种传播率远高于IBM。
广大消费者很容易就形成买个人电脑选苹果的先入为主概念。
IBM?那都是老古董吧?
史蒂夫这种形象很容易就象征着生机勃勃的科技创新,对比百年老字号IBM,在资本市场都更加获得青睐。
他太擅长利用发布会、电视传播这些先进手段来迅速传递产品形象了。
这次戴米莫尔提前仨月就开始预热打广告的新款电脑,终于文体双开花的结出硕果,不光外观好看,性能指标优越,更有出奇制胜的软件包。
接连几天,史蒂夫都在疯狂的给让卫东打电话催促补货!
因为钛合金机箱、钛合金板的键盘、带钛合金机盖的鼠标,全都是江浙产。
利用全新的高强高韧钛合金折弯板,其实对钛含量降低了好多,耗钛量大幅度降低。
但让卫东也要催着红光厂月产十吨钛锭发运过去。
大洋彼岸的东西两座电脑工厂要达到月产三十万台的总量,加油啊!
让卫东不得不请金陵厂调派人手去支援沪海苹果工厂,自己这边更是把爱克斯电脑车间都暂停下来协助键盘鼠标车间加班加点。
甚至到这时候,让卫东才从史蒂夫的咒骂中听说那个欧洲工厂是一点都帮不上忙!
反正不紧不慢的月组装量就是两万台。
要求加大产能都婉言谢绝,因为对欧洲人来说我要的是稳稳当当赚钱,你猛的加大量,过些日子没了,我固定资产、设备、厂房、招这么多工人,都上来了却没活儿咋办。
所以只按照最初设计的产能慢慢悠悠呗。
让卫东只哈哈大笑,这尼玛是电脑时代在覆盖全世界,他再不懂电脑,也知道这才是全世界跑马圈地。
内地如果能跟上这一波电脑收割,才是真的满嘴油。
开工!
整!
沪海方面打电话交流更是毫不犹豫的支持。
以前断手老保安总是看手机上的各种京沪段子超一线,总把这俩并列成一样,现在真正接触多了。
差别太大。
而且江浙皖一带对沪海如金字塔尖的基座支持太大了。
在其他省份民营企业才勉强萌芽的八六年中,已经有大量的私营企业在方方面面提供资源。
跟让卫东已经有近三年交道的那家有色金属厂,本来也不过是个乡镇企业,现在拿到高强高韧钛合金板技术后,疯狂扩充产能。
完全没有欧洲人那种瞻前顾后的心态,冲压折弯嘛,每天出货上万都不在话下。
说起来钛合金板还真有自己的特点,这玩意儿被选中作为太空材料,除了硬就是耐腐蚀。
换句话说就是不容易生锈。
虽然理论上是金属都会氧化产生反应,但纯钛几乎为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