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真正的战争现在才开始
第574章 真正的战争现在才开始 (第2/2页)他能回忆起来的大概就是这样,对错不重要,起码是个原理概念,有几年关于芯片战争的话题太多了。
现在国内他肯定可以随便问,有的是专家回应他。
没错,国内七十年代就制作出了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而且就在江州附近的山旮旯里。
第一块4K静态存储器、第一代运算放大器、第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单电源16K位动态存储器都在这片三线厂里。
有种说法是曾经他们距离国际先进水平,也就差五年。
当然,实际了解情况后也能明白,就像香山厂那样能生产出单反相机,和尼康、哈苏这类单反相机比,也就沾了那俩字。
所以能不能量产都难说。
现在是默默的被他塞了一群专家到沪海厂去上班,接触最新的科技。
结果都给他汇报,苹果电脑芯片真的不算多先进。
史蒂夫还是比较鸡贼的,他是个顶级优秀的商业策划大神,擅长把一堆不咋样的东西捏把捏把变成最好最好的产品。
所以说他后来影响了整个互联网产业,就是他这种产品经理思维。
不是只有堆性能堆迭代堆数据的纯技术党才能获胜。
用最合适的零部件,组合最有卖相的产品,用最吸引人的故事,在最高价卖出去。
这才是他的套路。
所以苹果的产品都尽量跟其他同类竞争对手拉开用料和元件,让人无从简单比较。
本来让卫东也没意识到这点。
但这些位这么汇报。
关键是这段时间美元宽裕了,让卫东还是顺着IBM那边把所有产品按照正规渠道以样品的名义进过来,给自己的科研专家们做对比拆解。
结果就是这一波拆解。
让卫东罕见的看见个熟人。
其中最明星的产品,IBM朝着内地主推的IBMPC/AT,单价五万港币,哪怕是批发基础款也要在三万港币左右。
也就是许桡本来准备推荐给国内银行系统的这套电脑,按照那会儿的汇率是一万五到两万五每台,话说除了关税他还真没暴利。
现在美元单价是四千到六千的超高价位。
拆开后的CPU,居然是Intel80286处理器!
所有从九十年代过来,接触过电脑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词吧?
英特尔就是最好的CPU品牌,最正宗最贵的存在,九十年代前后在电视杂志上打广告的逼格都是最强的。
然后包括商州后来有个骂人的词儿,286的脑袋,就是形容人脑瓜子落后。
更别提网上键政也常有286、386的代称,表达个最顶级身份的不同代差定位。
原来这台电脑是286!
本来毫无电脑知识的让卫东都瞬间紧张了。
因为这分明就是拉上了那条轨道……
286之后386、486,接着奔腾电脑,奔腾好像又分什么一二三,总之就进入了后来人都知道的那个性能越来越厉害,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疯狂电脑时代!
要提速了!
让卫东心里非常清楚,IBM所代表的国际电脑产业,整个电脑时代已经把重炮架起来,即将提速了……
他为什么跟史蒂夫打交道,就是从去年在东瀛接触开始,就感觉史蒂夫似乎不那么纯粹的是个商人。
不像IBM这类商业巨兽,就是个巨大的商业机器,冷冰冰的只有谈生意。
任何个人站在这种巨兽面前都毫无抵抗力,也没啥分量。
史蒂夫身上还带着创业公司那种可以谈的人文气息,可能也是恰好在东瀛世博会上遇见他被排挤出来落单能接触。
对内地也没那么强烈的意识形态壁垒。
所以这个时候,让卫东肯定毫不犹豫的会选择站边在史蒂夫和苹果这边。
他也没法跟IBM建立稳定的代工厂关系啊。
光是苹果电脑心照不宣的不进入内地市场,还以为是让卫东要保留自己的电脑生意地盘,也不拿两三百美元的低价电脑入侵北美,就足够形成坚固的战略同盟了。
所以现在让卫东表达得很清楚:“六千美元的高端型号,除了带14寸彩色显示器,就是带了20M硬盘。”
史蒂夫肯定知晓:“嗯,我们也可以带,加两千美元就可以带20M硬盘,我们总价依旧便宜一千美元左右。”
让卫东漏漏漏:“关键点不在这里,20M硬盘表面上看起来是可以把各种软盘、存储卡上的程序,都存到电脑里,可以开机后随便启动哪个程序,但最关键的不是这提高了电脑的运行压力,需要更强的运算能力吗?”
换句话说,硬盘带来的是军事基地扩大,电脑之间的军备竞争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