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让黑子无从下手
第九百一十三章 让黑子无从下手 (第1/2页)稍晚一些时候,刘泽凡在宣传中也接到了采访,被问及他为什么转发了陆严河的那篇专访稿,却没有说一个字。
刘泽凡沉默思考了好几秒,才说:“因为我不会说话,我担心说多错多,被一些别有用心地人抓住一些字眼,扭曲我的意思,严河在很多方面都是我在学习的人,其实对于最近的一些声音,我早就想回应了,可是没有那个能力去表达出来,正好我看到了他的这篇专访,怎么说呢,我觉得,百分之百地表达了我的心情。”
媒体马上追问:“所以,你认为演员之间是不存在竞争的,是吗?”
刘泽凡这一次沉默了十秒,才说:“你看,我说了,有的问题,我是没有能力回答的,因为我一开口就会被抓小辫子,我知道你在给我设置陷井,但我没有能力避开他,我用严河说的一句话回答你,惺惺相惜,彼此支持。”
……
刘泽凡的这段视频采访被发到网上,跟陆严河的专访稿放在一起,引发了很大的热议。
刘泽凡的回答被称为“大智若愚”。
他的粉丝都在玩梗“别欺负这个傻子了”。
陆严河稍晚一些时候,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一张跟刘泽凡的合照。
是他们在一家电影院的合照,在他们两边,是他们两部主演电影的海报。
两个人互相搂着彼此的肩膀。
陆严河配的文字是:下一部电影见。
刘泽凡转发:傻人有傻福。
后面还挂着一个笑脸。
刘泽凡的评论区:严河又给你写了一个新剧本是吗?
刘泽凡:[嘘!]-
清明节。
首日,《舟》的票房只有3125万,刘泽凡主演的电影《恶意生》高达6200万。
几乎是一倍的差距。
但是,到了零点,《舟》的官微发布的是《恶意生》的票房喜报,《恶意生》的官微发布的则是《舟》的票房喜报。
都是喜报。
《跳起来》官微在《舟》官微喜报评论区回复:假如我现在是个挑事者,我就要问你了,《恶意生》前面预售这么火,怎么首日票房没有过亿,哑火了?
《舟》官微回复:清明节档期,非大片,首日票房都六千万了,还哑火?你长炮眼里了?
《跳起来》官微在《恶意生》官微喜报评论区回复:假如我现在是个挑事者,我就要问你了,顶级明星主演的电影《舟》,首日票房只有三千万出头,还喜报?怕不是扑街吧?
《恶意生》官微回复:顶级明星自降片酬来演、制作成本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艺术电影,首日票房能有三千万,大幅领先艺术电影的票房首日表现,这不叫喜报,叫扑街?你才是个扑街。
两大电影官微联合《跳起来》这家媒体的“自导自演”大戏,在第二天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反响。
很多人都加入玩梗。
玩梗的方式是,站在黑子的角度,黑这两部电影,让黑子们无路可走。
罕见的,清明节档期,第二天,票房大盘高于第一天。
《恶意生》和《舟》都保持了跟第一天一样的票房成绩,微幅逆跌了。
“惺惺相惜、彼此支持”八个字又一次上了热搜。
辛子杏发微博:有的时候,不怪有的人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能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他的声望,不仅仅是靠一部部作品积累起来的,走到后面,都要靠人格。
娱评人管苏晨也说:真希望业内的人格局都高一点、大一点,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武无第二,文无第一,竞争之外,也有合作,合作可以共赢。
-
陆严河完成了《舟》的上映,飞回了纽约。
但是,《舟》这部电影在经历了首映几天的宣传轰炸之后,开始发挥出了它作为艺术电影的威力——
源源不绝的讨论。
中国文艺界几乎都去看了《舟》这部电影,也都在讨论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本身就很传奇。
它的编剧,剧本的背景故事,都是业内的“奇闻异志”。
而这部电影,它获得了西图尔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这更是让文艺界的人不可能不去看。
几个演员的表演都不用说了。
本身不是重点。
电影的结构、表现手法以及最后的主题,才是大家讨论的重点。
包括最后的结局,父亲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电影上映大约四到五天之后,这个话题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
《舟》里面的父亲到底是怎么死的?
各种各样的分析贴出现。
是生病去世的。
是于孟令饰演的女儿杀的。
是陆严河饰演的儿子杀的。
……
各种各样的角度,各种各样的细节。
好些人甚至因为这样的讨论,去看第二遍、第三遍,看完以后,再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
《舟》在上映一周之后,票房达到1.6亿,走势喜人。
这个时候,《我的野蛮女友》被搬出来了……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突然开始用《舟》来笑话《我的野蛮女友》,一部爱情喜剧电影最后很有可能票房比不上一部沉闷苦涩的艺术电影。
再一仔细探究,发现了,是有人想要借机把如今势头非常足的李跃峰给拉下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