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院烟火
第66章 大院烟火 (第2/2页)这年月女孩男孩都一样,十四五岁的时候不带着出来见见世面,真等十八九人家都不知道你有这么大的闺女小子,谁能想起来给你家介绍对象。
让俩闺女接触大院这边的人就是方便往后找婆家,瞧着俩闺女长得好也有人主动相看,街坊邻居也知根知底。
刘国友别样的心思是在李家李学武的身上,他要想抱上这条大腿就得增进私人感情。
别想歪了啊,他可不是送闺女的恶人,他是想着今天李家有喜事,李学武的圈子也会来人,万一有年龄相仿的呢。
只要攀上儿女亲家,往后相互扶持不也名正言顺。
他都从秦淮茹那儿打听了,李家有两个亲家不一般。
就算是大儿媳妇儿家是农村的,可大儿媳妇有出息啊,往后村里的爹妈能受委屈了?
再看老二和老三的亲家,那身份背景就有点吓人了。
秦淮茹知道他的小心思,可也不愿意戳破,怕影响了夫妻感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她不想管这俩闺女的婚事。
当后妈的,怎么做都有不对的理由,往后过的好过不好都能怨到她的头上。
所以她什么都不说,任由刘国友折腾着。
刘国友想攀高枝儿她也不拦着,倒是要看看热闹。
那对儿闺女长得越好,越要将小当和槐花比下去。
一家四个闺女,到时候不比婆家丈夫比什么?
秦淮茹没想着坏刘国友俩闺女的未来,也没想着委屈了自己的俩孩子,所以就看着。
李学武的圈子里都是什么人,无论是集团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能看得上他们家?
再说回收站这边,刘国友能舍得?
就算刘国友舍得,这个圈子里哪有好人啊,这俩闺女还不得被人家生吞活剥了啊。
这年月长的越好越危险,就连正经人家相看儿媳妇也是挑选有福气的,哪里会选个狐媚子回去惹是生非。
不凑巧,刘国友的俩闺女就是这般媚眼俏脸,男人看了喜欢,女人看了皱眉。
才十四五岁的年龄就有了心眼儿,长大说不定怎么着呢。
院里人重新聚在一起自然要闲话家常,除了说说李家的风光,秦淮茹家也贡献了一部分谈资。
“哎嗨!新娘子来了!”
不知道是谁站在门口吼了这么一嗓子,院里的目光都被吸引了去,有好看热闹的妇女和孩子们齐齐奔向了大门口。
虽然说这年月已经有了收音机,甚至有些家庭已经看上了电视机,但精神娱乐的匮乏依旧没有彻底解决。
这么说吧,但凡谁家有点什么事,门口和窗子能站一圈人,拔着脖子往你家看。
尴尬?别闹了,他们不觉得尴尬就是你尴尬了。
农村比城里更甚,但凡谁家来亲戚了,必然会有来看热闹的。
城里也一样,新人结婚最招大家喜欢的情节就是看新娘子,是美是丑、是高是矮、是胖是瘦,都要品头论足一番。
他们没见过姬毓秀吗?
当然见过,可也因为见过才要看看她结婚时的样子。
平日里姬毓秀表现的虽然说不上严肃,可久在分局工作,气度早已经改变。
所以以前见没见过都不耽误大家对新娘子的好奇。
“放炮了啊!躲远点!”
傻柱不着调地放着厨房里的活不干,跑去跟沈国栋他们一起放鞭炮了。
他心里有底,不仅马华也在,还找了别的朋友帮忙。
一共十五六桌,李家定的不高不低,六个菜一个汤。
同李学武结婚那时候没法比,无论是菜样还是质量。
不过李学才也能理解,他和姬毓秀结婚的时候不太对。
如果能早一点,家里万万不会委屈了他。
只是现在外面看着平常,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他们呢。
李学才也不是小孩子了,很多话一说就透。
再说了,他这婚礼比二哥不如,但比其他人绰绰有余。
啥家庭啊,办个婚礼要上六个菜一个汤,太奢侈了。
四浑两素,没点家底儿真不敢这么招待。
关键是收多好礼啊。
今天要招待客人普遍都是街坊邻居,随三毛五毛的就算多了,一顿饭就能吃回去。
李顺倒也没想着靠收礼回本,只是给儿子儿媳妇一个名正言顺的婚礼证明。
所以也别八个菜、四个菜的,就选了实惠的六个菜。
鸡肉、鱼肉、猪肉、羊肉四个荤菜让今天的席面闪闪发光。
倒不是说菜里埋灯了,而是闻着味道看过来的目光太多了,菜都看的发了光。
“抱起来!抱起来!”
傻柱和刘光福凑着热闹,站在人群外喊着刚刚打开车门子的李学才,让他抱媳妇下来。
李家要低调,但接亲的车还是用了俱乐部的伏尔加M24轿车,一共就用了两台。
姬毓秀的娘家人单薄,只有她母亲和嫂子来送她。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家没有男人了呢,连孩子结婚都不来送亲。
这也是没有办法,如果都在内地,姬家怎么说都会来送闺女出嫁。
只是身不由己,姬瑞轩和付采凝都是各自单位的顶梁柱,要请假只能一个人回来。
姬瑞轩很想送闺女出嫁,但要把机会让给爱人。
他能体会闺女出嫁的苦,相信爱人比他还要苦。
姬卫东本来说是要回来参加婚礼的,连礼物都准备好了。
只是八月末港城出事,他担心局势不稳,港口和贸易工作会受到影响,只能抱憾无法成行。
“得抱下来,抱不动背也行。”李学武见弟弟看向他,笑着说道:“抱吧。”
“猪八戒背媳妇喽!”
还没等为难的李学才行动,刘光福等人便起了哄。
围观看热闹的众人哈哈大笑,这个时候开的玩笑可不能放在心里。
就因为猪八戒背媳妇这一句,李学才咬咬牙,怎么都得抱着媳妇儿进院。
付采凝和韩雅婷从后面的车上下来,看着前面的玩闹也跟着笑,这就是婚礼的热闹。
亲家来了,早就准备好的李顺和刘茵两人去迎了她。
实际上付采凝一回来便到亲家家里拜访过了。
当初姬卫东结婚,可不就是李家帮忙张罗的。
后来儿媳妇韩雅婷生孩子,李家依旧帮忙照顾。
这份情谊亲家之间算是建立了起来,也就有了今天的缘分。
“瞧瞧,到底是亲家啊,有说不完的话呢。”
傻柱逗了一句,招呼着众人给让路,请新人先进院。
李顺和刘茵见他咋呼着,便也就笑着同付采凝解释了一句,这才往边上站了站。
李学才提了提气,伸手进车厢抱起姬毓秀,出了车门子直起腰,他还颠了颠,惹得姬毓秀差点惊呼出声。
不过他还是挨了姬毓秀一拳头,两人的过招又惹得众人笑声阵阵。
他们先走,娘家亲戚跟在后面走,李家则随着一起。
孩子们也不嫌挤得慌,就在大人腿跟前转悠着,见缝就挤,想往前面看看新娘子长啥样。
要不怎么说他们是孩子呢,新娘子穿制服的时候他们躲着走,穿红衣就不是她了?
不过今天的姬毓秀是真好看,有她二嫂的婚礼在前,她在选择吉服的时候也有了参照。
依旧是李裁缝出手,一袭红色连衣裙将姬毓秀捧成了今天的主角,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娇羞的脸色一如嫁衣这般秀艳,烘托的李学才的脸也是红的。
“学才,累不累,用不用帮忙的?”
“哈哈哈——”
今天开玩笑不上头,小年轻的可着劲儿地占便宜。
姬毓秀在这片当所长的时候可没少收拾他们。
现在好了,报仇!
“还坚持得住吗?”
刘光福和闫解放等人跟着凑热闹喊道:“坚持不住说话啊,我们有帮忙的!”
李学才全身的力气都在姬毓秀这,哪里有机会回答他们的挑衅。
只是姬毓秀好笑又好气地瞪了他们一眼,这才让那几个小年轻偷笑着跑掉了。
付采凝由着李顺和刘茵送到家里,韩雅婷则是同早就准备好的顾宁一起陪着韩殊和二婶韩秀梅去挂幔帐、叠被子。
这几乎是北方婚礼必备的程序了,是要在炕沿上方挂一杆幔帐杆,成人手腕一般粗细,通体红色,用绳子吊起来。
由双方共同请的全福人上炕将早就准备好的帷幔挂起来。
在这期间全福人会说一套祝福语,七大姑八大姨会往帷幔里撒花生和糖果,祝福信任早生贵子,日子过的甜甜蜜蜜。
新人的被子同帷幔一样,是娘家的陪嫁,全福人将打好的行李打开,重新叠整齐。
在叠被子的过程中,依旧会撒花生和豆子,寓意着多子多福,长命百岁。
谁是全福人?
韩殊和二婶韩秀梅都不是全福人,只能教着怎么做。
韩殊的父母健在,但公公婆婆早就没有了。
韩秀梅的父母也都健在,但公公没有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韩雅婷也不算全福人,父母和公公婆婆健在,但不是儿女双全。
顾宁呢?
看怎么说了,父母和公公婆婆健在,儿女双全,只是大闺女李姝不是她生的,这个没法强调十全十美了。
亲戚里找全福人太难,找街坊又不合适,就这么凑合了。
不过一个是娘家大嫂,一个是婆家二嫂,说起来好听。
顾宁和韩雅婷没做过这种事,全由二婶和韩殊教她们。
看热闹的不嫌热闹,这会儿挤了一屋子妇女和孩子。
妇女看热闹,孩子们抢花生和糖果,也算是寓意吉祥了。
李学才同姬毓秀站在一边,直到被子裹着桂圆、莲子、花生、硬币等等讨喜的物件重新被叠起,他们才算完成了洞房的准备工作。
按老礼儿,姬毓秀要坐床的,直到晚上休息,怀里还得抱着白萝卜。
可这会儿不让讲究老礼,就叠被子这一套还没人说什么,要是姬毓秀这会儿便上炕,真会叫人笑话了。
这边被子活刚完成,门外代东的便喊了开席。
随后,年轻的声音吼着“油着!”喜棚里的氛围立即热切了起来,大家伙都等着吃六个菜的席面呢。
于丽同秦淮茹一起看了热闹出来,见三大妈抱着孩子往喜棚里挤,皱了皱眉头就想走。
还是秦淮茹拉住了她,同时叫了秦京茹一起也进了喜棚。
“都要吃饭了你走啥,又不是没见过,别搭理她。”
秦京茹听姐姐如此说,不由得瞅了一眼三大妈的方向,这才撇了撇嘴角。
“来,咱们一起坐。”
秦淮茹找了一张桌子,叫了于丽和秦京茹,见何雨水出现在了门口,便又招了招手。
“我还说看热闹去呢。”
何雨水笑着走过来说道:“新人拜高堂呢,这边开席早了点吧。”
“故意的吧。”秦淮茹看了眼李家的方向,轻声讲道:“人家四世同堂,有老礼也说不定,不想让人看着呗。”
“再一个可能也跟亲家有关系。”她抬了抬下巴讲道:“身份可高了,是吧雨水?”
“具体的不了解,就住在我们那而已,平时见不着人。”
雨水当然知道付采凝是谁,她是国际饭店的总经理,能不知道店里住的贵客是谁?
再说了,就算她没有集团的渠道,韩雅婷的婆婆她总得知道是谁吧?
不过秦淮茹在这里说这个她是不能往下讲的,更提醒了秦淮茹不要说这个。
秦淮茹也是心领神会,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往下聊。
没一会儿迪丽雅和葛淑琴走了进来,也都凑在了这一桌。
都是小媳妇儿,凑在一起有话说。
只是这几个女人在一起,引起的话题都要超过婚礼本身了。
邻居们为了六个菜,不再围着李家看,纷纷来占位置。
代东的已经喊传菜,桌上已经先上了凉菜和大碗肉菜。
客人们陆陆续续上桌,李家那边拜堂奉茶的仪式也都结束了,由双方父母带着新人一起走进了喜棚,同客人道谢。
李学武抽空找到了顾宁,让她带着孩子们先吃饭,不用等到最后,席面就开这一轮。
“你呢?不一起吃?”
顾宁还惦记着他呢,有些意外地问道:“不饿吗?”
“我等会儿吃,先去带学才敬酒。”
这活儿本应该是身为长子长孙的李学文来做,要带着弟弟给长辈们敬酒问好。
可谁让李家出了个酒中仙呢,千杯不醉,带着李学才敬酒的工作他责无旁贷。
有在集团担任秘书长的二哥带着敬酒,显得李家人才辈出,也帮李学才撑了脸面。
他带着弟弟、弟妹敬酒,谁敢玩闹灌李学才的酒?
从第一桌娘家亲戚开始敬,也就是付采凝。
实际上娘家客人不多,婆家这边的实在亲戚也很少,大家凑在了一桌,说话也亲切。
李学才倒是乖巧,也不知道是不是早就准备好的,在二哥示意他给丈母娘敬酒的时候,他便直接改口叫了妈。
对李学才这个女婿付采凝是满意的,这个时代有太多的复杂和矛盾,闺女能找一个可心又可信的婆家实在不容易。
闺女放在人家养了快四年,要有问题早就有了,她这做丈母娘的还有啥好挑剔的,一百个满意,一万个满意。
李学武看着姬毓秀目光里泪光闪闪,便提议她单独敬谢母亲一杯酒。
这一建议让姬毓秀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地落了下来。
“大喜的日子呢,好好的。”
付采凝是见过大世面的,可越是见多识广,越希望女儿过平凡的日子。
毕竟是女儿,不用她承担家族的希望和风雨,只要健健康康,生活美满就可以了。
所以见着小女儿姿态的闺女,付采凝笑着帮她擦了眼泪。
说起来,闺女早就是人家的了,她只不过千里迢迢奔回来参加个仪式而已。
能说的她早就同闺女说过了,剩下的都是亲家之间的嘱托了。
李学武叫着李学才和姬毓秀给桌上敬了一圈的酒,这才往下一桌走。
到哪里都是祝贺声连连,敬的酒却是客客气气。
直到走到傻柱那桌,这老小子早就等着他了。
“哎,是你结婚还是学才结婚?”
傻柱笑呵呵地推了他,拉着李学才的肩膀说道:“成家立业,学才老弟都做到了,可喜可贺,干一杯!”
十几桌,要都是傻柱这般干一杯,那就得奔着二斤去了。
李学才倒是很给面儿,一口喝了杯中酒,桌上年轻人鼓掌叫好。
“满上、满上——”
傻柱捏着酒瓶子,笑呵呵地要给李学才倒酒。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不喝三杯不能走。”
他见李学才要走,笑着拉住了他劝酒道:“一杯庆新婚,二杯生贵子,三杯、四杯生娃一堆,五杯、六杯……”
“来,大侄子,叔敬你一杯,咱们不醉不归。”
李学武见他要耍怪,也知道他是为了烘托气氛,想要婚礼热闹热闹,便也就着他的玩笑搂住了隔壁桌的何壮。
“你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能喝二斤半了。”
——
PS:回到家了,明天开始写两万,统一补欠的章节。
我欠几章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