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姚光启的办法:发房子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姚光启的办法:发房子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姚光启的办法:发房子 (第2/2页)

姚光启给的办法也是这样的,给母亲更多的福利。
  
  “就先在京师和松江府试行一下,如果好用,就推行到官厂,官厂执行没问题,就广为推行。”朱翊钧朱批了奏疏,下章内阁,询问大臣意见。
  
  分配这东西很难做到绝对公平和公正,既然分配一定要有个标准,显然姚光启所言的分配标准,算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这算是一鱼两吃了。
  
  大明鼓励生育从军伍,向着官厂这个集体扩大;顺便解决了官厂官舍分配的难题。
  
  松江造船厂拥有船匠三万六千人,而造船厂官舍,只有两万一千个,新造好的一个万户园的分配,还没有进行。
  
  造船厂总办赵士祯也非常的为难,厂里进行了数次的匠人大会,都没有讨论出个办法来。
  
  按资历、工龄分,官厂也有懒汉,尸位素餐之徒,看起来公平,但这是对勤劳者的不公平;
  
  按身股分,一些个新入厂的匠人,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影响新匠人、学徒生产积极性;
  
  如果按年龄分,论资排辈,更加对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技艺改良不利,大家都混日子好了,到年纪,该有的就都有了。
  
  该怎么分,造船厂也是非常为难。
  
  而这个按孩子分,就非常的微妙了。
  
  本质上,分房政策,在扩大匠人的整体规模,人越多,力量就越大,维护的的确是匠人这个群体的集体利益。
  
  赵士祯得到了皇帝的下章之后,立刻在船厂召开了匠人大会,宣布了最新的分法。
  
  如果因为生产事故、或者先天原因,匠人无法生育,膝下无子,或者就一个孩子,岂不是一辈子分不到官厂的房了?当然不是,因为领养也算。
  
  这和魏国公给军兵妻室发月粮、月钱的道理是一样的,军兵愿意领养四个孩子,直接可以每月领四钱银。
  
  无论是魏国公的给妻室月银,还是官厂分配官舍,这两个政令的根本目的是扩大集体数量,领养也是扩大集体数量。
  
  匠人大会最终通过了这种分法,大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匠人赞成了这种分法,大约不到三分之一的匠人弃权或者反对。
  
  大明的匠人大会表决,真的很有意思,弃权被归为反对,因为在实践中发现,一些人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反对,弃权是一种沉默的反对。
  
  匠人们弃权或者反对,原因也很简单,部分匠人,觉得四个孩子实在是太多了,以官厂匠人的劳动报酬,四个就只能放养了,松江府好的私塾,附籍、束脩,都不便宜。
  
  但匠人大会已经通过了,这件事就只能这么执行了。
  
  朱翊钧仔细的观察了官舍的分配过程,发现赵士祯这些总办、会办,他们之所以如此赞同这个政令,其本身也有点不怀好意。
  
  赵士祯的目的,是为了让匠人有软肋,家庭、妻子、孩子都是匠人的软肋,软肋越多,枷锁越多,就越容易拿捏,更加容易听命行事。
  
  身股制、工盟、匠人大会这三个制度,让匠人们在官厂的地位上升,对于总办、会办、代办这些官吏而言,就是不太好管理了。
  
  但话又说回来。
  
  官厂都分房了,也有自己的三级学堂,到这一步,赵士祯那点不怀好意,怎么看都不算什么了。
  
  匠人们又不是住在与世隔绝的地方,住坐工匠们对官厂外的世界非常了解,那些民坊主们制定的那些苛刻条款,可谓是让人瞠目结舌,发薪是借债,离开要还债,从业要赔付,简直是骇人听闻!
  
  官厂是朝廷调节劳资矛盾的重要工具,官厂对大明生产关系的改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六月,泰西的大帆船再次到港,这一次到港的大帆船,终于不再只是葡萄牙的船队,而是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格兰四国的船队。
  
  尼德兰、英格兰的船队,过马六甲海峡,从西而来,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船队从东而来。
  
  其中英格兰的船队被拦在了琉球,尼德兰、葡萄牙、西班牙船队被准入到了松江府新港。
  
  英格兰使者发出了尖锐的爆鸣声!他们好不容易打通了航线,漂洋过海,因为引航技术落后,足足一年才抵达了大明,却被大明拒之门外了,。
  
  这让英格兰使者仔细和大明沟通后,才明白了缘由。
  
  还是私掠许可证的问题,在私掠许可证没有被取消前,大明不会和英格兰进行通商。
  
  按理说英格兰的三艘三桅盖伦船,应给被拦在马六甲海峡,但因为这是第一次来,所以准许其来到琉球,用船上的物资,购买一批货物,香料、铁锅、瓷器、茶叶等等回航。
  
  英格兰船队出发的时候有六艘船,抵达好望角的时候,就只有四艘,在抵达马六甲海峡的时候,就只有三艘了,这一艘迷航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在琉球购买,要比在松江府购买贵三成还多,甚至一些货物,琉球首里港不能提供,比如英格兰希望购买一批老卤水和金鸡纳霜,这是琉球首里港商人无法提供的。
  
  大明的确开门做生意,但不是谁的生意都做。
  
  而且下次,英格兰船队再来,就只能到马六甲海峡回航了,在马六甲城能买的东西更少,主要是香料。
  
  “葡萄牙和西班牙一样,正在失去海洋。”朱翊钧在六月十七日,看完了泰西所有的国书后,召见了高启愚,询问高启愚外交事务。
  
  “回陛下,第乌堡已经落到了尼德兰人手里。”高启愚站在堪舆图前,点在了第乌港的位置。
  
  第乌总督府位于蒙兀儿国最西部的古吉拉特邦。
  
  正德四年,葡萄牙人从古吉拉特人手中夺走了第乌,并且开始修建了第乌堡,第乌堡非常小,城墙围不过四里,朱翊钧一个晨练就能绕这地方十圈,甚至心率都不会超过一百六十。
  
  但第乌堡非常的坚固,易守难攻,是典型的不规则棱堡,两个城门封闭后,只有一道水门可以进出,这座第乌堡,阿克巴亲征,都吃了个大亏。
  
  在第乌堡营建后的六十年时间里,葡萄牙人的城堡从第乌堡到科钦,遍地都是,一共十六个城堡、港口构成了第乌总督府。
  
  但今天,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证实,不可被攻破的第乌堡被攻陷了。
  
  不是古吉拉特人夺回了城堡,而是尼德兰人攻破了第乌,取得了第乌港的控制权,这代表着尼德兰人已经拥有了从东来到大明的能力。
  
  西班牙人在失去海洋,葡萄牙人也在失去过去开拓的殖民地。
  
  而攻破第乌堡的人,名字叫科内利斯·德·浩特曼,浩特曼作为尼德兰的特别使者,同样来到了大明,和大明商讨在马六甲城交易香料之事。
  
  这个浩特曼,也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创始人。
  
  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堪舆图,思索着该如何应对这种新的改变,泰西殖民者正在用一种更加高效的方式进行海外殖民地的开拓,掠夺财富。
  
  万历开海和永乐开海的方向不同,万历开海主要方向是太平洋,而永乐年间主要是经略南洋和西洋。
  
  当下,大明没有实质上经营西洋(印度洋),坐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西洋开疆拓土,还是调转重心,加大对西洋的开拓?
  
  “高宗伯以为该当如何?”朱翊钧的手在堪舆图上滑动着。
  
  大明现在调转开海的重心,加大对西洋开拓力度,第一件要做的事儿,就是攻打安南,将安南再次郡县化,这样一来,西去的商船才可以畅通无阻。
  
  不调转重心,按部就班的发展,等大明把整个南洋收拾好了,可能门前全都是恶客了。
  
  “重中之重,还是南洋。”高启愚看着面前的堪舆图,面色凝重的说道:“金山国、金池总督府,其实对于大明而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可是南洋,是不容有失的。”
  
  高启愚提醒陛下,万历开海,最重要的利益,就是南洋,在这个核心利益面前,其他的都可以让步。
  
  而大明国策的制定,要围绕这一核心利益进行展开。
  
  “高宗伯的意思,是朕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有些贪得无厌了是吗?”朱翊钧笑着问道。
  
  高启愚思索了下,十分认真的说道:“这是应该的。”
  
  一个不想开疆拓土的君王,还想做暴君?
  
  每一个暴君,做的都是开拓的事儿,当皇帝,一定会毁誉参半,是绝不可能让所有人全都满意。
  
  万历维新以来,大明国力日益强盛,陛下的眼里不只有南洋,还有东太平洋,还有西洋,这是很合理的。
  
  要不然靡费巨万,养十万京营、十六万水师,用来做什么?
  
  全都要,不是贪婪,而是陛下有这个实力全都要。
  
  “既然如此,那就不准尼德兰使者浩特曼的请求了,不允许尼德兰商船在马六甲城购买香料。”朱翊钧做出了一个决策。
  
  这个决策并不能完全阻止尼德兰人获得香料,大明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力量,还没有强到片甲不得下海的地步。
  
  这个决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尼德兰人获得香料的价格,减少远洋航海的利润,让荷兰东印度公司篡取利益的速度减慢,让大明获得更多的时间,来调整政策。
  
  “臣遵旨。”高启愚俯首领命。
  
  大明对香料的需求同样很大,比如五香粉,就需要大量的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有的还会加入干姜、豆蔻、胡椒、陈皮等物。
  
  大明有着非常成熟的香料加工业,并且竞争非常激烈,各家香料的配方、比例更不相同,风味也有不同。
  
  南洋产出的大量香料,根本不够大明自己消化,甚至需要总督府创办种植园来种植。
  
  陛下个人同情尼德兰人的遭遇,认可尼德兰人抵抗暴政的勇气,但不代表陛下会为了这些同情和认可,在国家利益上更多的让步。
  
  陛下最大的资产,一共十五万顷田亩还在南洋。
  
  “陛下,马丽昂创办的大光明教,有了新的进展。”高启愚面色古怪,汇报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消息。
  
  礼部以为,两年没有消息的马丽昂和她的大光明教,可能已经随着三亨利之战的结束,成为了历史微不足道的注脚。
  
  但礼部显然是想错了,大光明教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大光明教不再追求进入巴黎,而是在广大的、无人在意的乡野之间传教,并且取得了非常良好的进展。
  
  关于王位归属的三亨利之战,主要集中在巴黎附近,广大的乡野无人在意,给了大光明教肆意生长的机会。
  
  大光明教以一种十分暴烈的方式传教,礼部将其称之为,黄巢式传教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