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祖孙交谈!皇长孙朱应带来的震动!
第296章 祖孙交谈!皇长孙朱应带来的震动! (第1/2页)朱应的话音好似石破天惊一样,响彻整个朝堂!
这一刻。
所有人都更是敬佩起朱应这等心性了。
“你不仅是朱应,更是朱雄英。”
“你不仅是我大明的国公,更是咱的亲孙子。”
“咱与你父亲,会等着你想起曾经的一切。”朱元璋面带温和笑容,语气也是无比的温和。
这种态度。
这种亲切。
这朝堂上的大臣们已经很久未曾见过了。
如若不是知道坐在高位上的是大明开国的皇帝朱元璋,他们都以为高位上的人只是一个普通老者了。
“雄英。”
“你皇爷爷说的,便是我说的。”
“苍天有眼,让我们失而复得。”
“爹,会等着你想起来。”朱标也是温和的说道。
见此。
朱应脸上也是浮起了一抹感动来,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而这时!
朱元璋又开口了。
“当年,咱没有保护好你。”
“但如今不同了。”
“咱会好好保护你,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你。”
“云奇,宣旨吧。”
朱元璋忽然开口道。
随之。
云奇缓缓站起来,从御案上捧起了一封早就准备好的圣旨。
然后看着满朝文武。
大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
“咱之孙儿朱雄英,失而复得。”
“理当恩赏弥补。”
“加封皇长孙朱雄英郡王位,封号【虞怀王】。”
“享郡王之尊,享王驾出行。”
“国公府改为王府规格,府上亲卫改为王卫,一律按皇族君王之礼赐与。”
“钦此。”
云奇大声宣读道。
对于此封赏。
朝堂上没有任何大臣觉得奇怪,毕竟朱应已经不是外臣了,而是皇长孙。
别说是封为郡王了,未来整个大明都是他的。
为何如此确定?
朝堂文武可不蠢。
不说朱雄英是堂堂皇嫡长孙的身份,血脉高贵,身份尊贵。
乃是第三代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得天独厚。
哪怕朱应此番归来是一个还并不算出彩的庸才,那也会想办法弥补,想办法挽回,毕竟人家身份就已经摆在了那里。
但!
之前的朱应,现在的皇长孙朱雄英,他可不普通啊,更非庸才啊!
在民间这么多年,非但没有因此在民间彻底埋没,甚至都成为了大明的第一武将,立下了千古唯二的封狼居胥之功,威名响彻整个大明,青史留名。
这自然是让朱应未来成为皇帝的地位更加稳固。
谁人能够质疑?
谁人能够与之相争?
听到了这圣旨敕封后。
朱应一脸正肃,第一次的,跪了下来。
向着高位上的朱元璋与朱标一拜。
大明律法,拥爵在身,面君不跪。
但此番朱应所拜的并非是君王,而是血脉至亲的长辈。
见此一幕。
朱元璋与朱标相视一眼,脸上也都是挂着一种欣慰激动的笑容。
他们的雄英是真的长大了。
“臣,领旨谢恩。”朱应大声道。
云奇立刻捧着圣旨,快步走到了朱应的面前,恭敬的将圣旨一递。
朱应双手握住了圣旨,缓缓站了起来。
“臣等参见虞怀王。”
满朝文武全部都齐声高呼道。
虞怀王!
这三个字。
这封号。
显然也是带着特别的深意。
昔日朱雄英薨逝,便是以此为追悼,如今则是为了铭记当初之事。
“诸卿平身吧。”
朱元璋缓缓开口。
声音落下。
满朝文武这才缓缓站了起来,只不过这一跪一站间,却是见证了属于大明的惊天之事。
不过。
朱雄英的归来自然是让
“吕家。”
朱元璋这时候回归了整体,老脸上也是无比的冷漠森严。
“他们的恶行必须公之于众,让天下人知吕家之罪。”
“此事。”
“由刑部主审,不仅仅是针对太子妃,还有当年针对皇长孙之事,吕家暗地里还做了什么勾当,全部都给咱查出来。”朱元璋冷冷道。
声音落下。
刑部尚书沈溍立刻站出来,大声道:“臣领旨。”
“还有吕氏。”朱元璋话音一沉。
目光则是落在了朱标的身上。
“此事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处置好的,并且会与雄英一起。”朱标立刻回道。
“好。”
朱元璋没有任何二话的点了点头。
吕氏。
于朱雄英而言,有杀母之仇。
如若能够让朱应手刃,这也是复仇了。
相信,朱标也能够处置万全的。
“吕本已经拿下,其礼部尚书之位便已空缺了。”
“但科举已经到了最关键一步的殿试,自是不容有失。”
朱元璋缓缓开口,目光则是在文臣一列之中扫视着。
不一会。
目光直接就落在了刘璟的身上。
“刘璟。”朱元璋开口喊道。
“臣在。”
刘璟心底狂跳,无比激动,但脸上则是保持着一种镇静。
或许。
很多人也可以清楚此刻刘璟比人将再进一步。
而这关键的一步并非是依靠他的能力,而是因为他身份的转变。
任谁都没有想到。
刘家竟然还会迎来腾飞之时。
在刘伯温死后,刘家已经远离了应天的权利中枢,或者说是根本不可能回来了,但因为朱应,刘家不仅回来了,更是得到了重用,如今,甚至要加以尚书之位。
这一切都是因为朱应啊!
当然。
更为关键的是。
刘家也成了皇亲国戚。
皇长孙正妻刘玉儿,刘伯温的长孙女,乃是未来的皇长孙妃,未来的太子妃,甚至是皇后。
其中的际遇,当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啊。
“礼部尚书之位空缺。”
“咱封你为代理尚书,接管礼部一切事物,此番科举殿试,由刘卿你全权处置。”朱元璋缓缓开口道,语气稍微柔和。
闻言!
刘璟激动无比的跪下来,大声道:“臣谢皇上隆恩,断不会让皇上失望。”
“还有。”
“礼部之中,吕本的一干门生故吏,主动交代与吕家有染,做了那些违逆之事的,刑部可从轻处置,如若由刑部或者锦衣卫查出来的,一律重惩。”
“此事,刘卿也需注意。”朱元璋又开口道,带着强烈的告诫。
此话落下。
自然是让朝堂上昔日不少吕本提拔起来的官吏脸色大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