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时代的风向
第621章:时代的风向 (第1/2页)在江南某小城的私塾里,老秀才秦先生发现越来越难招到学生了。
城东新开了一家“格物小学堂”,不仅免学费,还管一顿午饭,教的不再仅仅是四书五经,还有奇怪的“算学”、“格物浅说”,甚至还有体操课。
许多家境普通的百姓都把孩子送了过去,指望孩子将来能进厂子当个技术员甚至工程师,那可比死读书考科举实在多了。
秦先生的孙子狗蛋也吵着要去格物学堂,说那里有会自己跑的火车模型,还能看老师用玻璃器皿变“戏法”(化学实验)。
“胡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奇技淫巧,成何体统!”秦先生气得胡子发抖。
但当他看到格物学堂毕业的学生,真的被县里的机械修理厂高薪聘走,而自己教出的几个秀才却难以谋生时,他的信念动摇了。
时代的风向,真的变了。他叹了口气,也许,是该让狗蛋去学学那些“新学问”了?
…………
变化不仅仅发生在人和建筑上,也弥漫在空气中。
以前的城市,空气中多是炊烟、泥土和牲畜的味道。
现在,很多工业城镇的空气里,开始混杂着煤炭燃烧的硫磺味、钢铁厂的金属腥味、化工厂的刺鼻气味。
河水也不再那么清澈,有时会泛起奇怪的泡沫。老人们会咳嗽着抱怨:“这空气,呛人呐!”
但夜晚的城市,却比以前明亮了许多。
煤气灯率先在主要街道和工厂区亮起,取代了昏暗的油灯。
虽然还远未到灯火通明的程度,但那稳定而亮白的光芒,仿佛预示着未来更加璀璨的夜晚。
人们饭后也多了个新活动——去有煤气灯的大街上逛逛,看看商店橱窗里新到的、由机器批量生产的廉价而精美的工业品。
阿福有时下班后,会抱着小孙子在工人新村的路灯下散步。
孙子指着远处工厂区夜空中因冶炼而映出的暗红色光芒,兴奋地叫喊。
阿福则会摸摸孙子的头,看着那既陌生又充满了力量感的景象,喃喃道:“这世道,变得真快啊……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但无论如何,时代巨轮滚滚向前,由苏渊亲手推动的工业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重塑着华夏大地的面貌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一个充满蒸汽、钢铁、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已然降临。
…………
河西乡下,老农陈老汉蹲在自家新修的砖瓦房门槛上,眯着眼看着谷仓里几乎要溢出来的金灿灿的麦粒,嘴角是抑制不住的笑意。
搁在几年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光景。那时,租着地主的地,辛苦一年,交完租子,剩下的也就刚够糊口,遇到灾年,吃糠咽菜甚至卖儿卖女都不是稀罕事。
“爷爷,爷爷,你看!”小孙子狗蛋举着一个晶莹剔透的孙悟空糖人,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小脸上满是兴奋。
这糖人做得活灵活现,价格却比往年便宜了不少。
“哎哟,慢点跑!”陈老汉接过孙子,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