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 先天下之忧而忧
653 先天下之忧而忧 (第1/2页)自己年轻时候也是这样,孟良人心里叹了口气。
护士皱眉看“小孟”。
“别和它一样的,不知道哪个程序没设对,还得调试一下才行。”孟良人替“小孟”解释,“你去忙吧,留置针我给弄了一下,今晚应该不会堵了。”
护士刚要走,可“小孟”却喋喋不休的说道,“在静脉治疗规范里面,明确了在外周静脉输液选择的顺序为前臂-手背,前臂内侧面有粗直的头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
手背上的静脉虽然肉眼可辨识度高,但血管短且不直。当护士进针成功后,因为血管短所以软管不敢多进,也就是说留置针的软管外露过多,容易导致静脉输液会发生潜在的风险。”
孟良人无语,他一把拉住“小孟”,轻声道,“小孟,闭嘴。”
“老孟,小孟今天怎么这么多话?以后护理的事儿也要管?罗教授抓紧时间把扎针的机器人引进,我们好歇一歇。你看这一晚上,忙死。”护士抱怨道。
“是是是,我带……”
没等孟良人说完,“小孟”的声音又到了。
“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成功后嘱患者张开手掌,手背的皮肤自然舒展。这时候贴上透明敷贴,针不会移动。”
“其实是一些小细节。”
孟良人一把抓住“小孟”的胳膊,带着它飞奔而去。
“小孟,你话怎么这么多?!”
进了医生办公室,孟良人有些埋怨的斥道。
“她们做的不对,只是一个小细节,我说了之后她们再扎针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小孟”解释道。
“怎么了老孟?”庄嫣回头,看了一眼“小孟”问道。
孟良人解释了一下。
“咦?小孟还有扎针的程序呢?是后台更新了么。”庄嫣惊讶。
孟良人这才反应过来,对啊,“小孟”之前就没说过类似的话,应该是后台数据库更新了?
“小孟,有些话别人不喜欢听,不归咱们管,就别说。”庄嫣和“小孟”说道。
“哦,那我知道了。”“小孟”从善如流。
可孟良人觉得哪里不对劲儿,怪怪的,要是换了陈勇的话,老孟会认为下一步就要憋出一个坏招。
“小孟”不对劲儿,孟良人看了一眼时间,把电话打给罗教授汇报发现的异常。
多请示多汇报,这是必须的,罗教授或许会烦,但其实他也会很开心。
这之间的方寸,老孟拿捏的相当好。
“罗教授,睡了么?”
“还没,这么早。怎么了老孟?”罗浩问道。
孟良人把问题说了一下,包括“小孟”的异常以及住院老总的问题。
“哦,小孟愿意管闲事,我再和工大那面商量一下。有些问题是全或无的,还是说设定一个阈值,患者的病情达到一定程度小孟才会说话呢?”罗浩解释道。
“关键是这项设定和以后的使用没有任何联系。”
罗浩说着说着,开始自言自语。
Ai机器人上线使用后肯定要有无数的问题,现在出现的问题已经出乎罗浩的意料,可依旧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会“管闲事”,会“得罪人”。
医大一院不是无人医院,“小孟”是需要有一定情商的。
可察言观色,这可是有点难。
就连程序员都不知道是什么,怎么能让“小孟”学会。那些格子衫们的情商就不高,指望他们设计出情商超级高的ai机器人?
而且还要学会具体环境具体分析?
比登天简单点,但也简单不到哪去。
罗浩叹了口气。
他甚至觉得比登天还要难。
工大的环月卫星都上天了,算是登天的一种,但工大却设计不出来有情商的ai机器人。
“罗教授,老总的事情您看怎么办?”老孟问。
“等我回去的吧,周一,各项检查也都出来了。”罗浩道,“老孟,你催着点。对了,小孟的问题你帮我盯着点。”
挂断电话,崔明宇笑呵呵的看着罗浩,“义父,你那面风风火火的上线了ai机器人,还好用?”
娄老板走后,罗浩去找崔明宇闲聊。
只有一个晚上,罗浩也不准备去拜访各位老板,还是找崔明宇比较舒心。
“其实挺好用的,还在调试。你说情商这玩意,以后成立无人医院,屁用都没有,但……”
“无人医院是指医生护士无人,患者可是人啊,给患者提供一定的人文关怀,怎么会没用呢。”崔明宇提出自己的意见。
“也是,老崔你长进了。”罗浩赞道。
“那是,我现在也是副教授。”崔明宇有些开心,“陈勇呢?”
“去参加龙虎山的聚会了,他的圈子和咱不一样。”
崔明宇有些唏嘘,来帝都,罗浩要拜会各位老板,最起码见一面以示尊重。
可陈勇要参加道教协会的活动。
这种医生,崔明宇还是第一次见。不过崔明宇欠了陈勇一个大人情,询问陈勇去向也只是想请陈勇吃饭来着。
“你呢?忙完了?”
“嗯,见了一个很厉害的大人物。”罗浩平淡的说道。
大人物,在帝都大人物多了去了。
崔明宇也没在意,和罗浩走在路上,很随意的说着最近发生的事儿。
就像是住在同一个寝室里,每天的卧谈会一样,哪怕毕业已经有年头了,但两人都对这种氛围很怀念。
“老崔,你这面收入怎么样?”罗浩问道。
都是自己人,谈起收入问题也不尴尬。
“还行,毕竟是安贞,收入不可能低。对了,你那个远程手术的设备什么时候能上市?”
“不着急,尤其是介入学科的,慢着点来。”罗浩回答道,“介入要求的更细腻,现在看着没事,但得有人压阵,一旦做不下来,换其他人上。
我这面还好,顶多就是肝癌的介入超选出问题,你那,都是急诊心梗,出事就是大事。”
崔明宇了解罗浩,知道肯定是这么个结果,他早就猜到罗浩会说什么。
“远程手术,怎么感觉跟做梦一样,一眨眼就出现在眼前。”
“害,现在讲的是医疗降级,以后远程手术能不能开展都是两回事。就算是开展,也只是个别医院。”
“消费降级,医疗降级。什么都降级,日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崔明宇喃喃的说道。
“过了多少年好日子了,花无百日红么。”罗浩无所谓的说道。
“你倒是看得开。”
“看不开能怎么样?日子不一样得过。起起伏伏,什么康波之类的经济周期也不是不存在,我倒是想明天就实现共产主义,可你也得有那个物质条件才行不是。”
崔明宇忽然想起一件事,“义父,我老家的三甲医院,你知道吧,就是我毕业后想回去的那家。”
“知道,怎么了?”
崔明宇毕业后没办法留在协和,“区区”一个博士,就连崔明宇自己也没想自己会有那么好的运气,或者和罗浩一样被老板们抢着留下。
他先回的老家,在老家那面找工作。
当地一个三甲末端的医院有意向,八百多张床,职工约1300人,临床医技科室42个,行政科室20余个,省重点学科一个。
这种医院是国内最常见的,年门诊量不足40万,年营收2.5亿。
每次三甲复审,院领导都如临大敌,据说每次都可能摘掉三甲牌子。
之所以能保住三甲的招牌,还在于桌子下面那些见不得光的内容。
要是严格起来评审的话,直接降级。
就这,协和八年制的博士要回老家,几乎所有经手的地儿都要伸手从崔明宇身上卡点油水出来。
后来老崔一气之下干脆不回去了,机缘巧合留在安贞。
老崔的运气其实也不错,不知道是不是和罗浩在一起时间长了沾染了一些幸运值。
“那家医院有咱们一个师兄,普外专业的,医院里的99%的课题,其科室90%的4级手术都是师兄完成的。”
“应该的,咱是协和的学生,能做到这些不意外。”罗浩回答的理所当然。
“后来有一次和医务科的副科长因为点事儿吵起来了,医务科的副科长直接停了师兄的绩效。”
“呵呵。”罗浩没有觉得奇怪,只是呵呵笑了笑。
这不很正常,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可不只是打打杀杀。
虽然有些油腻,但年轻人的清爽只存在于象牙塔里。
现在就连象牙塔都没那么清爽了,也渐渐充斥着乌烟瘴气。
“你又不在你家那面拿钱,管这么多。”罗浩不屑。
“老崔啊,干好眼前的活就得了,话说你家安贞是不是给你的压力太小了点,我怎么感觉你这么不着调呢。”罗浩鄙夷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