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食邑放粮
第296章 食邑放粮 (第2/2页)李原骑在马上向村民们看去。
他们的脸上既有兴奋,也有胆怯和不安。
老村正连忙走上前来,对着李原躬身施礼口中说道。
“谢伯爷为我河东村乡民赐粮。”
说完,对着身后的村民使了一个眼色。
随即呼呼啦啦,河东村的村民都跪在地上高呼。
“谢伯爷赐粮。”
李原一摆手说道。
“都起来吧,既然你们河东村愿意做我的部曲。”
“我自然要善待你们。”
“来人,给河东村,放粮!”
随着李原的命令,随行的亲兵从马车上卸下了一袋袋的米粮。
河东村现在共有人丁八十三户。
李原放粮的标准,便是一户发粮一石。
也就是一百二十斤的粟米。
按一户四口人算,这些粮食足够他们熬过一个月。
看着黄澄澄的粟米,真的发了下来。
河东村的村民,激动的都要哭了。
这可是能救命的粮食啊。
粮食是一户一户的发,亲兵们按照名册喊村民的姓名。
村民过来,在名册上摁上手印,便可以带走粮食。
这时亲兵喊道。
“杨又东,杨又东是谁?”
“怎么,你们村居然有分粮食都不来的。”
村正也是一脸为难之色。
杨又东,便是刚才带儿子要进山挖野菜的杨伯。
这粮食为了避免贪墨,必须本人亲自来领。
如果领不到,人家可不会等你。
唉,村正一声叹气。
这个倔老头,这次可吃大亏了。
正在这时,就听的人群外围有人高声喊道。
“我!我!我就是杨又东!”
“快让开,伯爷给我发粮啦!”
人群赶忙闪开,那杨伯带着儿子连忙挤了进来。
“你便是杨又东?”
“正是草民。”
“这袋便是你们家的,自己扛走吧。”
那杨伯连忙解开袋子,小心的用手捧出了一把粟米。
手掌中黄橙橙的粟米,散发着谷物的清香,看着极为的诱人。
“真.....真的是粟米,都是好粮食。”
“这真的......是给我的吗?”
那杨伯不可置信的问道。
亲兵不满的对他挥了挥手。
“赶紧扛走,别影响了后面发粮。”
杨伯二话不说,拽过自己的两个儿子一齐跪在地上。
对着不远处那个骑马的年轻身影,叩头拜谢。
然后扛起粮食,喊着两个儿子站到了一旁。
身后却是传来了几个村民的调笑声。
“杨伯,为啥不去挖野菜啦。”
“不是信不过人家伯爷吗。”
这杨伯也不理外人的闲言碎语,小声的对两个儿子教训道。
“记住了,这官宦勋贵绝不可信。”
“但,给咱发粮食的伯爷例外!”
没多久的功夫。
河东村的百姓,家家都领了粮食。
在老村正的带领下,村民们又是跪地磕头。
“伯爷大恩,我等永世不忘。”
李原对于村民一次次的磕头,实在是感觉不忍。
不过在大梁这个时代就是如此,一时半会也无法改变。
河东村的惊喜,远不止是发粮食。
李原这次又给河东村发下了十匹麻布。
这些村民的衣衫,实在是太过破旧。
有的村民家中,甚至只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谁出门谁穿。
看着崭新的麻布,这些村民感动的差点哭出来。
一匹麻布长四丈,宽二尺二,如果省着些用,足以能做出二十件新衣。
这十匹布,不但能让全村的男女都换上一件新衣,还能剩下许多。
李原吩咐老村正,他下次来的时候,村民们必须衣衫齐整。
看着十匹崭新的麻布,老村正笑着应道。
“伯爷您放心。”
“您下次来,若是有一个人衣衫不整,您唯我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