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把无限“装进”三个“桶”
第75章 把无限“装进”三个“桶” (第1/2页)林升绝不认为自己是在摸鱼,或者对于柯南的烦恼视而不见。
这倒和他的恶趣味这件事无关。
虽然有时候,这位在其他人眼里的“古板老头”,会开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玩笑。
比如那些像是“滚筒洗衣机”的谐音梗什么的。
但大部分的情况下,林升还是很靠谱的。
当然,有一件事,的确有些出乎林升的意料。
那就是他有些分不清。
或者说,很难找到哪一个,才是此刻通往“好结局”的路途。
那些无穷迭代的信息实在是太多,而且太过繁杂。
重要的是重复,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对于【梅林】所说的【枝干战争】,如今,林升也有了一些了解。
这个战争的命名前缀,的确非常准确。
这有一点类似过去计算机领域,或者说数学领域经典的排序问题。
对于【型月宇宙】来说,与其将它称为特殊状的“多元平行宇宙结构”,更简洁易懂的比喻是——
将它看作一棵树。
它运行的目的,是为了“延续矛盾”不假。
但是,为了让这个“矛盾”永远地延续下去,你反倒需要给“矛盾”本身一个定义。
就比如——
分叉树,或者分枝树问题。
过去有人说【型月世界观】的基底反倒是科幻而非魔幻,不是没有缘由的。
这个【宇宙】本身就像是一台计算机,试着在排序组合中寻找最优解。
而它的“分叉逻辑”则是通过“剪枝”排除无效分支,优先处理有潜力的路径。
不过,如果仅仅是这样,林升反倒能很轻易地解决这个问题。
不论是【本宇宙】的【研究层】给出一个“最优逻辑”。
亦或者,由他本人的CYZ效应、“侦探”的推理,直接先给出一个问题的答案也不难。
甚至,哪怕是林升上辈子的地球,说不定都能找到一个“最优解”。
以【型月宇宙】对于历史转折的判断标准来看。
能够达到十的九次方次数量级的分叉,应该是该宇宙的极限了。
而这很难说是一个巧合——因为它刚好与达芬奇对于太阳系的判断。
也就是与“太阳系能够在不断维持【剪定现象】的情况下,再这样维持一亿年存续”的结论相吻合。
“只可惜,它不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排序算法。”
……
这也是显然的。
对于二叉决策树来说,每个节点本身就代表了一次比较了。
也就是说,“分枝”本身,应该是比较的结果才对。
而对于【型月宇宙】来说,平行世界的出现,反而才是用于提供比较元素的事物。
而【型月宇宙】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也很简单。
【研究层】的一些部门,比如【现实解析部】,也许会对于这个恰好与一些“数学原理”吻合的【壳】的结构欣喜若狂。
虽然并不遵循“物理定律”,但物理本就是对于宇宙观察而总结的规律。
因此,不同【宇宙】的物理定律不一致,反倒证明了这一点正确。
而【型月宇宙】对于数学逻辑,起码是在这种涉及到【壳】的【机制】的一部分时的遵循——
比如【剪定事项】的判断,竟然遵从“数学”这一门学科,反倒让【研究层】的一些部门感到意外了。
甚至,在一些人看起来,拥有魔法要素的【型月宇宙】,反倒比以案件为核心的【本宇宙】,要更加“科学”。
起码,这个宇宙不会有【时间线】这样完全不遵守任何“逻辑”,同时还打破了“因果论”的事物存在。
在【因果分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看来——
采用这种有限制的【剪定机制】进行决策,本就是其遵守“因果论”的证明了。
当然,【叙事学部】显然对于这种判断不屑于顾。
对于【研究层】有些死灰复燃的“柯南元年前科学体系研究”。
【叙述学部】则表示:“这种选择性的遵守,恰恰只是为了表面上的合理出现的。”
“否则,【编纂事项】的存在,就是在打‘数学’这一领域本身的脸。”
当然,名为【编纂事项】的存在,或者说【历史惯性】就已经这样做了。
这也是林升说它并非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排序问题”的原因。
因为这个【宇宙】,有那些被誉为“枝干”,或者说“主枝”的事物。
也就是说——
问题的最优解,在寻找最优解之前便已经存在了。
这就像宇宙本身绘制了一幅精妙绝伦的画卷,但在一个人买下它后,却在上面签下了他的名字,并盖了自己的印章。
“【型月宇宙】,把真正无穷的可能性,变成了一个桶排序问题(BucketSortProblem)。”
是的,借助CYZ效应的视角,林升看到的事情异常的简洁、明了。
那是一个没有装饰,没有形容,没有遮掩的事实。
甚至,描述起来也很简单。
那就是——
无限,被人装进了三个“桶”里。
……
无限,我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无限——应当是无穷无尽的。
它不该有边界,不应有形状,不存有数目。
而且,它不能够进行比较。
你又怎能在这无限中挑拣那“一”,然后宣称它比其他的一切,要更加崇高伟大?
但如今林升便看见了。
仿佛有人在无限之中划下痕迹,并对【宇宙】吩咐道:
“你只可到这里,不可越过,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
便有什么事物为【壳】定了界限,为那无限,安了门和闩。
便有什么存在捉住那矛盾,就是枝干,又叫历史,也叫惯性,把万物捆绑万万年。
虽然那些其余的无限仍然是存在的。
但——它们变得不重要了。
名为【历史惯性】的门闩,将那些幸福、圆满、无垠锁在了外面。
又将痛苦、抉择、有限,硬生生地塞进了三个有限的“器皿”之中。
……
此刻,站在街头,林升便抬头看向天空。
或者说,他便望向那由那枚【TDD】所记录下来的、能够窥见【根源】的【孔】。
那永恒流动的现象,一切存在的昭示。
【根源】所流出到“器皿”中,被已经选定了的“最优解”,上面被盖了一张纸,又或者是破了一个洞。
而那些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就想要捧起“器皿”,对着那【万能之釜】许下渴求更多“器皿”的愿望,用于承载这与之相配的无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