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师兄师弟论故交
第六章 师兄师弟论故交 (第2/2页)马上就要升任巡察御史的石琚有些愤懑,既是在替梁肃出气,又是在为自己鸣不平。
天可怜见,石琚在金国的时候就是宰执了,外放之后由东西金两国的宰执头衔来主政河南南部数州之地。
结果到了刘淮这边,虽然实际上要干御史中丞的活计,却只有个巡察御史的名头,这谁能受得了?
这已经不是连降数级的待遇了,若不是早知道这个巡察御史的含金量,说不得石琚就认为这是赤裸裸的羞辱了。
梁肃看了石琚半天,方才笑出声来:“师兄,你这官迷的性子也不改一改,初来乍到,小心得罪人。”
石琚昂然说道:“我又不是孤身一人赤手空拳,不说我本身带来的那些河南将军与官吏,就说孟容……你难道就会与我划分界限?”
梁肃的手在案几上不自觉的敲了两下,咳了两声才说道:“自然不能划分界限。”
石琚有些咄咄逼人:“我也不信你在这些年没有收拢一些人手,那个唤作呼延南仙的,今日对我好声好气,还插科打诨的圆场,果真不是因为孟容的原因?”
梁肃叹了一口气:“知我者,师兄也。”
石琚摆手说道:“那就别废话了,大郎君既然让我来当这个御史中丞……巡查御史,自然是要整理地方事务的,你久在大郎君身旁,可知道要清理到何种程度?”
梁肃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起了别的事情:“师兄,你是否觉得大郎君只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就做出如此大的事业,是不是有些太快了。”
这其实也是许多贤达的疑问。
刘淮这一路崛起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不过四年就从不知名的小兵辣子成为一方诸侯,如今更是有建国称制的架势。
说是一路顺利倒也是扯淡,仅仅刘淮本人就碰上过许多次的神仙仗,找死仗,期间战死之人的范围更是从元帅分布到底层官兵。
但刘淮就是一路顺利成长起来,并且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让人不得不怀疑其有天命在身的同时,却也为他的扩张速度感到一些恐惧与犹疑。
实在是太快了。
不过石琚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哼了一声说道:“莫听那些愚夫愚妇之言。自古以来,能顺利统一天下,并且国祚延绵的无一不是一个字,快!”
“汉高祖起兵第四年之时,已经还定三秦,发动彭城之战,进攻项羽老巢了。”
“唐武德四年,唐太宗在洛阳一战擒两王,王世充与窦建德全都长安当了囚徒。”
“而反过来说,那些腻腻歪歪拖拖拉拉十几年未成事之人,最终根本就是难以成大事了。什么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是这德行。”
梁肃虽然知道这厮是强词夺理,却也不由得点头承认对方的一些歪理:“可这又是为何呢?”
石琚伸出手来,在案几上点了点:“因为人的志气与心神也就是那么几年的事情。
就比如大郎君,现在敢往刀山火海中冲,再过十年……哦,他可能还真敢,大郎君太年轻了……再过二十年呢?
就算他敢,辛弃疾、张白鱼他们呢?那些已经安享了二十年富贵的军卒呢?那些在富贵窝中长大的孩童呢?他们也敢吗?”
“更何况,二十年之后,军中府中就全都是二代当家了。就比如金国,一代之时驻守还是完颜娄室,如今就是完颜谋衍了,他能比得过他爹?
这厮是不是还没死呢?”
“还被关着呢。”梁肃摇头:“不说完颜谋衍了。其实不仅仅是我等暗中担心根基不牢,大郎君似乎也有些这种想法。
不过他忧虑的地方却与咱们不同。他并不是担心会无法统一天下,而是担心一些小毛病不在一开始改正,会逐渐变成天大的祸事,并随着征战逐渐流毒天下。
正所谓防微杜渐,这才是让师兄来当这巡察御史的根本原因。”
石琚无所谓的点了点头:“也就是说,什么事情都可以查,什么事情都可以管?”
梁肃板着脸补充了一句:“是除了卫所的所有事情。卫所那边会有锦衣卫派人处置,因为可能存在地方与军队勾结的可能,方才要同步进行此事。”
石琚偏头想了想,不由得啧了一声:“以后的汉家天子权力会比汉武帝还要大。
不过既然说出以后的天子,大郎君究竟何时完婚?该不会这种大事你们也没有催促吧?”
梁肃依旧板着脸:“我刚要跟你说的,定下的日子乃是三月初一,莫忘送一份礼物恭贺一番。”
石琚看着梁肃那副仿佛自己嫁女的严肃表情,不由得再次嗤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