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9章 未知的未来(第二更,求订阅)
第2109章 未知的未来(第二更,求订阅) (第2/2页)在国际开发署面前“哭穷”,基本上都是正常操作,对此,方景仁只是笑了笑了,直接说道:
“国际开发署会提供一笔贷款,同时“全民年金”也会进行投资,对了,你们的国民年金,同样也可以进行投资,毕竟,水电站嘛……一本万利!”
水电站确实是一本万利的,虽然它的投资大,动辄需要几千万,像孟东那样大型水电站,至少需要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的投资,但是它的回报周期却很快——只需要10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投资。
然后就是一本万利了,年发电量三百多亿度的大型水电站,一年仅仅只是电力销售额就有一两亿元,再加上未来的船闸通行费,每年的利润是极其可观的。
也正因如此,方景仁才会建议的李云辉用掸邦的“国民年金”投资水电站。
听着他的建议,李云辉笑道:
“景仁,有什么好事,你总会想着我们,投资我们肯定会投资的,不过,你们远道而来,又怎么不让你们赚钱呢?这样从股本上来说,你们可以占30%……”
虽然双方的关系非常好,但是涉及到利益,还是会优先考虑自己的。
“这个问题,到时候,会有投资公司和你们谈,我并不关心这个。”
方景仁直接回绝了对方,毕竟,他只是国际开发署的官员,像生意啦,投资啦,肯定会有专业人员和他们谈。
大家都会为了彼此的利益那里寸步不让的谈判,但是最终会通过谈判达成共识。
几个小时后在总统府用完晚餐之后,方景色仁便离开了。亲自将他送出总统府的李云辉看着他的坐车离开时,眉头时而紧皱着。
站在他身边的李永诚也是他的长子,看着父亲的这副模样,便说道:
“父亲这个水电站建成之后困扰我们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不也就解决了吗?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看了一眼儿子,李云辉长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
“其实我从来都不担心经济。”
看着远去的车尾灯,李云辉的语气变得有些低沉。
“对于我们来说,只要紧紧的跟随着长安,在经济上就不可能会比其他人落后多少,毕竟,长安所要的并不是从我们身上榨油,而是希望我们能够真正的富裕起来。
所以他们才会千方百计的帮助我们发展经济。有他们的帮助,当然不用担心经济了。”
这番话绝对是李云辉的肺腑之言,毕竟当年他们不过只是一群衣衫褴褛的难民,甚至仅仅只是在雨林中苟延残喘而已。
正是在长安的帮助下,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站住了脚,然后一步一步的发展了起来。
当年的新安是什么模样?不过只是一个仅仅只有5万人口的小城而已,可是现在呢它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座拥有几百万人的大都市。
当年他们第一次在雨林中建起了楼房,第一次建起了工厂,第一次建起了发电厂,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长安的帮助下一步一步的实现的。
也正因如此,虽然李云辉在全力以赴的发展经济,但是他从来都不曾担心过经济问题。
因为他知道,在长安的帮助下,这里的经济必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那父亲您担心的是……”
李永诚想了一下,然后说:
“是安全问题吗?”
点了点头,李云辉没有说话,而这是李永诚自说的。
“但是,父亲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自从三年前,奈温访问之后,那边就停止了对这边的支援,他们开始进行了收缩。
从理论上来说,现在我们所面对的形势比以前更好了。”
摇了摇头,李云辉说道:
“这仅仅只是理论而已,我们都非常清楚,他们在不断的加大对另一边的援助,甚至连美国人撤出之后也没有停止。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那边取得了成功,他们会不会把目标指向缅甸?毕竟那个时候他们就可以在这边全力以赴了。”
父亲的问题让李永诚一愣,原本感觉还非常安全的他突然产生了一种危机感。
“有时候一时的收缩是为了更好的进攻,拳头只有收回去才能够再打出去。所以……”
说到这儿,李云辉不禁长叹了一口气,他就这样仰望着天空,眉头紧锁着。
看着父亲的这副模样,李永诚想了一下说道。
“父亲,我们还有长安,而且我们还是东约组织成员,我想……在安全上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点了点头,李云辉说道。
“我知道……只是,将来,真的很让人担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