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1章 雨林激战(第一更,求订阅)
第2111章 雨林激战(第一更,求订阅) (第1/2页)营房铁门被猛地踹开,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出。
“快,快……”
李承闲是第一个冲进营房的,他的左手端着M-16步枪,他边跑边拉动枪栓为子弹上膛,“咔嗒“的金属撞击声淹没在四周此起彼伏的脚步声里。
“怎么回事?”
“不清楚,”
“任务简报路上再做……”
四架美援有UH-1“休伊“直升机已经在停机坪咆哮,旋翼卷起的狂风将地上的落叶撕成碎片。机舱侧门大敞,露出黑洞洞的M60机枪枪口。
作为东南亚整体防务中的一员,在过去的十年中,掸邦也接受了大量的美援,从轻武器到直升机,可谓是应有尽有,每年一亿多美元的军事援助虽然不多,但是也让其鸟枪换炮,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现代化。
其实,这也是当老大的代价——是要花钱的。
幸好,那时候有大漂亮在那里顶着,援助了将近小10年。
李承闲抓住机舱边缘一跃而上,迷彩服后背瞬间被螺旋桨气流打湿。
“全员登机!”
指挥官陈达捷上尉的声音从耳机中响起。直升机猛地抬头,李承闲被惯性狠狠按在金属座椅上。透过机舱口,他看见地面上的树木正急速缩小成绿色斑点。
机枪手王铁柱蹲在舱门边,粗壮的手指搭在M60的扳机护圈上。枪管随着他的动作缓缓扫过下方绵延的雨林,阳光在7.62mm的弹链上折射出金属的光芒。
“注意听取简报!”
上尉的嗓音在耳机里夹杂着电流杂音:
“边境传感器发现在C-47区捕捉到约30人以上的武装游击队。”
直升机一个急转弯,李承闲看见另外两架“休伊”正呈战术队形包抄过来。
“根据步态分析,极可能是从对面渗透过来的游击队。”
陈上尉的声音突然压低,说道:
“这次要抓活的,如果他们入侵我们的边境,我们不仅仅需要物证,还需要人证,要做到铁证如山。”
李承闲默默检查着腰间的闪光弹,塑料外壳上还沾着上次行动留下的泥渍。身旁的新兵张伟正不停地调整头盔,汗水顺着他的下巴滴在枪托上。
他们的神情看似淡定,可实际上的紧张是难以掩饰的。毕竟,他们从不曾真正战斗过。
现在他们需要进行真正铁与血的战斗。想到这儿,他们甚至忍不住摸了一下弹药携后方的防弹陶瓷。
生怕没有安装好或者落下了。毕竟在战场上这玩意儿真的救命!
“五分钟后抵达拦截点!”
飞行员的声音突然插入通讯。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直升机开始急速下降,让李承闲的胃部一阵抽搐。透过逐渐稀薄的雨林晨雾,他看见一条蜿蜒的溪流——完美的伏击地点。
之所以完美是因为小溪的两边是碎石滩,一览无遗的那种,在雨林之中这样的地形是非常难得的。
只要那些游击队员进入这个伏击点,他们就别想逃出生天。
直升机猛地悬停,绳索已经抛下。李承闲最后检查了一遍快拆扣,在引擎的轰鸣中纵身跃入绿色的雨林之中。
李承闲的作战靴刚触到大地,UH-1的轰鸣就已远去。
四十五名边防战士立即散入丛林。上尉竖起三根手指,部队立即分成三个战斗小组呈扇形展开,他们的枪身在潮湿的空气中结出细密水珠。
“信号移动速度加快!”
耳机里传来指挥中心的报告,因为,边境地带遍布着传感器,所以对方压根就不知道他们已经暴露了。
雨林的湿气黏在队长的皮肤上,褴褛的绿色军装早已被汗水浸透。他抬起手,整支游击队立刻静止,三十几名游击队员立即小心的将自己的身体隐于雨林的阴暗之中。
空气中弥漫着腐烂树叶的腥味,鸟鸣声不知何时消失了。
常年雨林作战的经验让队长意识到这里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队长眯起眼睛,目光扫过前方看似平静的灌木丛——那里太安静了,连一只鸟都没有。
“不对劲。”
他低声说道,手指轻轻摩挲着m21半自动步枪的木质枪托,上面布满划痕和干涸的血迹。
其中一名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模样的游击队员蹲下身,拨开一片芭蕉叶,露出泥地上半个模糊的脚印——不是胶鞋的纹路,而是军用靴的防滑底。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转头看向队长,嘴唇无声地动了动:
“有埋伏。”
队长没有立即回应。他缓缓吸气,潮湿的空气里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味道——这是危险的味道。
在雨林中战斗了这些年的他,在这一瞬间他的直觉在尖叫,这片区域太完美了,完美的像个陷阱。
“后退,”他做了个手势,“绕过溪流。”
而与此同时,百米外,李承闲趴在一截枯木的后方,雨林里潮湿闷热的天气让他额头的汗水滑入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