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二百七十八章:我汉家军士雄壮否?

第二百七十八章:我汉家军士雄壮否?

第二百七十八章:我汉家军士雄壮否? (第2/2页)

这已经是赵温争取到的最佳条件了,賨人最初还想狮子大开口,提出要朝廷裂巴郡封王,将三人分别封为巴王、巴西王和巴东王,将巴郡分为巴国和巴东国、巴西国,由賨人自治,成为大汉的藩国属臣。
  
  赵温表示这绝无可能,并为三名賨人首领讲述了汉军这两年的恐怖战绩,并带着三人前往汉中郡治南郑,那里囤积着朝廷为南下征伐南中而准备的海量物资。
  
  朝廷此番物资转运至成都,途中设有三个转运枢纽。
  
  其一自然是雒阳,其二则是长安,其三便是汉中郡的郡治南郑。
  
  物资从长安入汉中,是走褒斜道,全程470里左右。
  
  沿渭河西行,至郿县进入斜谷(褒斜道北段入口),沿斜谷向南,翻越秦岭分水岭,进入褒水河谷(褒斜道南段),最终抵达汉中郡的褒中城,最后沿汉水河谷西行至南郑。
  
  沿途各处皆设有驿站和补给点,永平年间曾大规模修葺,路况相对稳定。
  
  南郑城外,赵温大方地带三人参观了从益州良家子中精心挑选的健士营,观摩健士营的操练,只见军阵严整,喊杀震天,士卒衣甲鲜明。
  
  领兵军官,三人竟也认得,那是巴郡临江县人严颜,是巴郡的汉人豪族,以勇猛善射闻名。
  
  看着这临时征募的军队已有如此威势,三人心中暗惊。
  
  难怪南匈奴被灭,凉州羌胡被杀者不下十万众,仅仅是临时征募的军队都有如此军容,那汉家朝廷的北方边军以及最为精锐的雒阳中军,又该是何等精锐健儿?
  
  赵温爽朗笑道:“看我汉家军士是否雄壮?”
  
  杜濩脱口高呼:“真熊虎之师也!”
  
  赵温又引三人至府库,指着堆积如山、正在被运往各仓库的物资,朗声道:“看我汉军粮草充足否?”
  
  朴胡、杜濩和袁约三人凑近了查看起各座仓廪,分别装运着粮食、药草、柴薪、食盐、蔬果,并非是食盐的白色泥沙,还有些似乎是从未见过的军帐以及竹筒模样的器具。
  
  “此物似盐,却是净水之物,乃是碾碎的矾石。那些军帐是天子设计的,由尚方令制作,能起到些防备蚊虫的作用,至于器具则是净水之器。”
  
  《神农本草经》载:“矾石味酸寒…除痼热,炼饵服之”
  
  矾石1斤值12钱,处理10吨水仅需2钱,是汉军历来外出征战用于净水之物,至于滤水器具更是早已有之。
  
  大汉只是不明白沸水杀菌,但却明白用明矾和滤水器具将肉眼可见的浮尘和沙土滤除,军中常用的就是一张由多层粗细布帛和缝制的细网制成的滤网。
  
  至于竹筒,则是收集蒸馏水的简易器具,每名士兵配发一只,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饮用水来源。
  
  袁约亦不禁叹服,他们这些賨人哪里讲究过那么多,哪怕明知喝的水可能有问题,但数千年下来,只有喝不死的賨人才能传承下来,但这不妨碍袁约对汉人的智慧和彩礼感到惊叹,道:“确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赵温向朴胡、杜濩和袁约展示的一切,意在告知三人,朝廷此番是下了大本钱动真格的,而且天子都从内帑出钱了。
  
  我们的新天子虽是位少年天子,但还未登基之时便亲赴戎机平定黄巾之乱,又在雒阳居中指挥凉州羌胡叛乱与并州南匈奴叛乱的平定,是勇武善战的天子。
  
  而且我们的天子毕竟是位少年人,志向深远,更不愿意惯着不愿臣服的四方蛮夷,也不会给任何不愿意再看到首鼠两端蛮夷时叛时附,所以这一次是要彻底解决益州的蛮夷事务。
  
  如果不是他赵温在天子面前尚有几分薄面,又与他们三人交情深厚,念着他们过去曾帮着他治理巴郡的恩情,亲自劝说天子暂缓对賨人的征伐,而是由他来劝说賨人归附朝廷,否则天子早就兴兵讨之,大军压境了。
  
  末了,赵温意味深长地看向朴胡、杜濩和袁约,淡淡道:“望三位渠帅审时度势,莫负了温这一番苦心周旋。”
  
  最终,敲定了賨邑侯、賨东侯与賨西侯这三个侯位,并由朝廷授予“汉归义賨邑侯金印”、“汉归义賨东侯金印”和“汉归义賨西侯金印”。
  
  (3054字)
  
  ——
  
  PS:下图为“汉归义賨邑侯金印”原图,但不确定是曹操于建安二十年(215年)攻下汉中后封赐,还是刘备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设宕渠郡时封赐,但朴胡、杜濩和袁约三人是两方的好处都吃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