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三百二十四章:刮羹侯

第三百二十四章:刮羹侯

第三百二十四章:刮羹侯 (第1/2页)

云台阁内,熏香袅袅,却怎么也驱不散刘馥心头的紧张与凝重
  
  刘馥牢记着族中长辈的再三教导,始终深埋着头,目光紧锁在自己脚尖前三寸之地,不敢有丝毫僭越直视御座。
  
  即便天子令他免礼落座,刘馥依旧只是在胡床边缘谨小慎微地坐了半个位子,全身肌肉不自觉地绷紧,眼角的余光仅仅能捕捉到御案之后那一抹的赤色袍角。
  
  看着姿态恭谨到近乎僵硬的年轻人,刘辩不禁莞尔,轻松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太过拘束,语气和缓道:“不必如此拘谨,朕不喜那些刻板的虚礼,今日读罢你的策问答卷,深感惊喜,故而等不及后日,便先单独召见元颖。”
  
  刘馥心中自然清楚,这次突如其来的单独召见是天大的恩宠,几乎预示着他平步青云的仕途开端。
  
  可道理明白,心绪却难以平复。
  
  初次面圣,还是单独觐见这位大汉帝国最高掌权者,谁能真正做到心如止水?
  
  见刘馥依旧紧绷,刘辩并未直接转入治水的话题,反而话锋一转,如同闲话拉家常般聊起了他平日的喜好,读何种典籍,而后又提及了他的出身,道:“听闻元颖是沛国相县人?可是那位……嗯……‘刮羹侯’的后人?”
  
  这话问得突兀,语气里甚至带着几分明显的戏谑。
  
  沛国乃是大汉龙兴之地,国都相县虽距离太祖高皇帝的故乡沛县一百三十里,但近四百年下来,沛国的刘氏子弟多是太祖高皇帝的血脉。
  
  宗亲身份本也不稀奇,但“刮羹侯”这个封号实在太过独特,令人过耳难忘。
  
  刘馥微微一怔,完全没料到天子会突然提起这件令家族略显尴尬的陈年旧事,嘴角难以抑制地轻微抽动了一下,连忙纠正道:“回禀陛下,臣确是先祖第十九世孙,然……先祖并非‘刮羹侯’,太祖高皇帝实封先祖为‘轑釜侯’(lǎofǔ)。”(注1)
  
  刘辩眼中促狭之意更浓,道:“有什么区别呢?”
  
  轑者,刮也!
  
  釜者,锅也!
  
  轑釜侯之意,便是刮锅侯!
  
  初代“轑釜侯”名为刘信,并非是太祖高皇帝之子,而是太祖高皇帝的长兄,武哀王刘伯之子。
  
  作为太祖高皇帝最为敬重的长兄刘伯的儿子,本该受到太祖高皇帝的宠爱。
  
  但他的侯国封号却是不那么雅致,自然有其中的离谱缘由。
  
  刘伯早逝,太祖高皇帝还未兴义兵反抗暴秦前,曾带着一众好友和宾客前往刘伯家避难求食。
  
  长嫂厌恶太祖高皇帝,见他来时便以勺刮锅边发出声响,佯装羹饭用尽。
  
  宾客信以为真离去,高祖却见锅中满是羹饭,由此深恨长嫂。
  
  乃至日后太祖高皇帝一统四海,大封宗室和功臣时,独迟迟不封这位侄儿。
  
  长嫂多次向太祖高皇帝请求封刘信为侯,但都遭到了拒绝,一众沛县出身的开国功臣也无人为其求情。
  
  毕竟当年因为长嫂刮锅而离席受到羞辱的,就是他们这些沛县乡党。
  
  最后还是老太公怜悯刘信幼年丧父又不得封侯,亲自劝说,太祖高皇帝方才不情不愿地为其封侯,却故意用了这极具羞辱意味的称号。
  
  长嫂也不嫌弃,只为儿子封侯而喜。
  
  然而太祖高皇帝驾崩后,高后临朝称制。
  
  高后昔年也曾遭长嫂多次羞辱,因此临朝称制的第一年,廷尉便判刘信有罪,高后将其削爵降为不得世袭的关内侯。
  
  为免留人话柄,高后又将被太祖高皇帝追封为武哀侯的刘伯,追尊为武哀王,但不允许王爵世袭。
  
  不过刘信的运气很好,诸吕之乱平定后,他的母亲于太宗孝文皇帝初入长安时,参与了拥立太宗文皇帝,因而不仅得以恢复了刘信的“轑釜侯”爵位,自身也赚取了一个阴安侯。
  
  而后孝武皇帝酎金夺爵,刘信的子孙又被褫夺了爵位,其家族回到沛国定居相县,尽管失了爵位,却仍保富贵。
  
  刘馥心下也颇有些无奈,只觉眼前天子高高在上的形象,似乎从云端坠落了几分,反倒像是个拿旁人先祖趣事说笑的市井无赖,但却也更真实了些,消解了那种无形的距离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