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6章 目的明确
第1896章 目的明确 (第2/2页)这里就以日军第6重炮旅团为例,其下辖有两个重炮联队,共装备有150毫米重型榴弹炮24门,150毫米加农炮16门。
105毫米榴弹炮一门就重达4吨左右,而八九式150毫米加农炮,全重更是高达10,360公斤。
对于30年代的日本陆军,要想移动这样的大炮,无疑是一项挑战。
机动时需要将炮管从炮架上卸下,分别装车运输。卸开后,炮架车和炮管车的重量分别为7800千克和7500千克。
各使用一辆九二式8吨牵引车进行牵引,牵引速度约为每小时8千米。从机动状态将火炮组装起来转换为射击状态,需要大约2个小时。
后来,日本陆军研发了九五式13吨牵引车,使得使用一辆车就能拖拽八九式加农炮。
但以民国时期华夏公路的质量,即使鬼子现在就拥有九五式牵引车,也很难通过公路运输,大多还是只能依靠铁路。
而前线还有近20万的日军要依靠铁路补给,单凭一条沪宁铁路就很难兼顾了。
而且这么多火炮集中使用,对于炮兵阵地的选择也很有要求。
既要考虑射程射角,还要考虑距离铁路或公路不远的地方,便于转移和后勤补给,同时还有地质要求和占地面积。
一般来说,一个重炮旅团的阵地总宽度可达约2公里。
就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在淞沪会战中大放异彩的日军重炮旅团,到了南京战役时却是派不上用场。
而日军第10军目前也只调用了第6重炮旅团的一个重炮大队参战,其他部队都还在后方等待运输。
后来的几年里,日军也发现了重炮旅团规模过大导致指挥效率低下,且难以适应快速战场变化,随逐步撤销了重炮旅团这个编制。
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只说周文之所以要迂回两百多公里的大圈子去攻击江阴,主要还是主打一个出其不意。
江阴距离南京已经近200公里,距离茅山也有130多公里,已经是南京战区外围的外围,从距离上看并不在佣兵团的攻击范围内。
而且江阴一带还有日军一个师团和第3舰队这等庞大的兵力,一般人逃都来不及,怎么会主动去撩拨这个重兵集团。
但周文想的却是不同。
首先江阴一带还有国军的海军在活动,虽然军舰大多都已经沉没,但运输船只还有很多。
历史上江阴撤退的国军守备部队,大部分就是通过船只运送过江的,甚至还有一部分是直接坐船到南京,参加了南京保卫战。
另一个原因是江阴的国军还在坚持战斗,也就是意味着佣兵团或多或少都能得到友军的帮助。别的不说,起码对日军也能起到一部分牵制作用。
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江阴要塞还存有国军大量的储备物资,佣兵团只要冲破鬼子的防线,就能得到及时的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