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4章 再不后退
第1964章 再不后退 (第1/2页)松井石根老鬼子不知道的是,国崎登在报告伤亡数字时还打了个折扣,日军目前的实际伤亡已经超过了1500余人,伤兵躺满了鬼子的后勤营地。
因为赵青虎开始展露出他的指挥才干,而李福的积极配合也让陈万里眼前一亮。
……
时间已经来到14日的傍晚时分,此时赵青虎指挥的前沿防御阵地已经退到了距离浦口不到2公里的阵地上。
这里也是陈万里部署的三十道防御阵地的最后一段,分为前中后三道长约一公里的战壕。
在阵地的后方有机枪堡垒和补充团、江防大队以及17师集中起来的十几门60毫米迫击炮作为支援。
这里就是跟鬼子最后决战的阵地。
虽然从战场态势来看,赵青虎他们是被日军的攻势打得步步后退,但前面阵地之间的空地上,却是躺满了日军的尸体。
赵青虎是深刻理解了陈万里的战术意图,那就是在每一道阵地上都要给鬼子造成大量的伤亡。同时还不能头脑发热,见好就收,尽量保存自己的力量。
所以他每次都是将鬼子放近了再打,充分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
日军要想进攻,必然不可能呆在阵地上跟你玩对射,而赵青虎也根本不跟鬼子玩对射,拿自己的短处去跟拼别人的长处。
他就是命令部队全部蹲在战壕内,不见鬼子不露头。反正鬼子火炮不多,而且阵地上都挖了防炮洞,就让你炸,最后还是要派兵进攻不是?
等鬼子发起攻击后,不到100米不准开枪。
而100米的距离内,不要说那些机枪手和精确射手,就是补充团普通的士兵,在使用晋造65式半自动步枪的情况下,一个弹匣10发子弹,也有很大几率命中一个鬼子。
别看这些士兵都是新兵,但好歹都训练了两年以上,实弹射击平均下来不会不低于300发。
只要不过于慌乱和胆怯,基本的准头还是有的。
何况补充团虽然没有装备索米冲锋-枪和mg34机枪,但晋造汤姆逊和捷克式轻机枪也有不少,这火力密度也是远超对面的日军。
关键是,佣兵团这两个月来一直不断充实浦口的弹药库存,子弹和炮弹管够,根本不虞弹药的补给情况。只要是打鬼子,你只管使劲给我造就是。
战场就是最好大的训练场。
而新兵们在经过初期的混乱后,也都知耻而后勇,越打心里越定,越打越有信心。如张狗子这种平时射击水平就不错的士兵,开始屡有斩获,逐渐向一个合格士兵发展。
此时的张狗子已经不需要谁来给他证明了,在他击毙了第6个鬼子后,赵青虎亲自将自己使用的,带4倍瞄准镜的G-31半自动步枪交到了他的手上。
张狗子就此成为了补充团的第一个狙击手。
同时涌现出来的还有第一个杀敌上10人的机枪手,一炮敲掉鬼子一挺重机枪的迫击炮神炮手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