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备战考核,军区来人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备战考核,军区来人 (第2/2页)至于提干过来的这帮人。
纯属是文化课不行,跑过来秀肌肉,在体能方面彰显一下自身的能力。
总之,临近中午的训练场上,还真挺热闹的。
索性,这时候回宿舍也没什么事。
陈默转身走进军体训练场,找了个稍微避阳的树荫下,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他抬手,将目光悠悠的望向,远处拼搏的人群。
脑海中,突然蹦出来一个很奇怪的念头,那就是这上千名学员,未来能有几个可以混到正团级?
对于正值青春年少的学员来说,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有些侮辱人。
但陈默却是发自内心的疑惑。
军事初级院校培养出来的学员,无论是提干还是考学,旨在培养一个更有文化,并且能管兵的干部。
不止是现在,未来也是。
军队的大熔炉,哪怕毕业担任了排长,也只是起点,不可能是终点。
后面无论是晋升还是发展,一切都要靠自身。
九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期,野战军发展并不是很迅速。
可马上踏入2000年,陈默最厉害的依旧是有关未来的记忆。
未来十年,将是崛起,复兴,腾飞,巨龙彻底睁眼咆哮的十年,连带着国民生产总值都能增加数十倍,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奇迹。
这不是一代人牺牲所换来的。
而是几代人伟大牺牲换来的璀璨时代。
属于碰上好时候了啊。
陈默双臂摁着青草,双目中闪过一丝遗憾,说实话,士官学院就这么放弃。
陈默心里实在是不太甘心。
要知道,接下来,很快就要进入通讯密集的时代,技术装备革新迅速,会让人眼花缭乱,科技爆炸,武器操作系统也越来越复杂。
可时间不会等人,不会等眼前的这些学员成长起来,更不会等部队里面的老兵慢慢学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对士兵的文化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在今天看来是一名好兵,可能未来会因为现在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因素,就被淘汰。
士官学院存在的意义,是给士官做规划,职业下限就是10年为标准,低于这个时间水平,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但培训基地能不能做到这些,完全是未知数。
陈默在准备资料时,以兵的前途做立意,一方面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就是兵源。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身着想啊。
他想做那个推动和捍卫伟大时代的人,并不是想一脚跨入这次的发展洪流。
可过程和结果,终究是偏差了些。
不甘心,实在是不甘心啊。
陈默咂了咂嘴,而后抬手擦擦额头上的汗水。
他不甘心是因为,眼下不起眼的士官院校一旦能够组建,未来必将成为野战部队合成化,复合型兵源培养摇篮。
多大的机会啊。
只是说一千道一万,他目前能够接触到的高层,都没真正重视士官学院在未来的作用。
陈默眼下,也没更好的主意再去折腾。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陆院的时光,实际上比侦察连更枯燥一些,这里不仅有枯燥的课堂,还有比课堂更枯燥的训练。
建立培训基地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学院的高层具体怎么筹备,陈默不清楚。
毕竟,他只是一个学员,目前还参与不到筹备工作当中。
时间一天天过去。
没有副院长发话,为他保驾护航。
陈默的体能课也就没办法幸免,连带着宿舍,都重新搬回402。
就跟刚入校时,方队长说得一样,在陆院,室外课要比室内课多得多。
这尤其是到了临近月底考核,侦察系专业算是赶上了,只要上午没有文化课。
学员楼当中,五点整,尖锐的哨声总是准时响起。
没办法啊,哪怕是军事学院,也认可军人最重要的首先是个人军事素质。
体能不行,怎么当军官?怎么去服众?
临近考核,披星戴月只是常态罢了。
最近。
只要听到哨声,陈默就必须跟其他人一样,弹射起身,动作非常麻利的穿好衣服,冲出宿舍跑到枪械库领装备。
全副武装。
防弹衣,钢盔,85狙,四个弹匣,两颗训练用的手雷,一把自卫军匕,外加一包热量极高的单兵野战口粮。
这就是侦察系专业的训练,区别于别的专业,他们所在的训练场,位于学院翠屏山脚下的轻武器射击场。
由于距离食堂太远,他们很多时候早饭都会在训练场解决,模拟野外作战环境。
然后,继续接上上午的训练。
5月26日。
也就是38军,63军所有被点名的装甲单位,整理近三年演习数据,交到大军区,而后又转到陆院的第四天。
侦察系这边。
由陈默和学员一分队,二分队共计八十多战士,正在跨立,保持着整齐划一的动作。
那姿态,就跟流水线复制出来似的,横看竖看都是一模一样。
方淮背着手踱步在队列前,他目光冷冷扫过人群。
震声道:“同志们,明天就该咱们系进行年中考核了。”
“最近一段时间,我知道大家都挺辛苦,但辛苦也要忍住,我不管你们是进学院一个月,还是半年。”
“明天考核场上,我们侦察系的成绩,必须是第一。”
“还是那句话,练死了是烈士,练不死,就给我咬牙挺住,没信心的,现在就可以打背包,哪来的回哪去。”
“休息十分钟,等下集合负重冲坡。”
“解散!!”
伴随着方淮下令,刚刚还跨立的陈默,立刻席地而坐,用手呼扇着凉风,恢复体力。
他算是发现了。
侦察系的班长,队长,都从学院教练团摩步营当中选人来担任,那不是没有道理啊。
这帮班长和队长的身体素质,真不比侦察兵差。
最近几天加强式训练,把所有人都给折腾坏了。
压根没有精力再去想其他的事情。
可有些事,不是不想就能停滞的。
该来的终究是来了,就在侦察系这边忙着喘气,恢复体力时。
两辆军车从轻武器射击场驶入,径直的停在入口处。
有关培训基地建设的工作,最终还是提上了日程。
63军和38军派来协助学院,或者说是协商洽谈的人,终于到了。
ps:最近收到很多读者大佬批评上一章没处理好,确实我的问题,最近流感特别不舒服,脑子有些混乱,思路也没整好。
我后续会注意,弱弱的透露一些,士官学院肯定建,这是主角后期最大的资本,真正需要他对线,或者说发挥的大佬还没来。
陆院没这么大权利建校。
不过也怪我,难受时没处理好剧情,加上要上班,实在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