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46章 守正出奇

第246章 守正出奇

第246章 守正出奇 (第1/2页)

由于傅佥所统汉军实在凶猛,徐忠、孙规二将接战不久,便双双判断出这是汉军精锐无疑。
  
  于是建于高处的烽火台,求援的烽火一处两处、接二连三燃起,求援的号角亦被吹响。
  
  按常理而言,烽火台的设置都是数里、十数里才有一座。
  
  但由于此间山雾厚重,潘濬为了保险起见,在十余里间设下烽火台十余座,几乎每里就有一座。
  
  每座烽火台,派有十数士卒专司管理,一旦某台发现敌情,就立即以烽火向邻台报警。
  
  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如此台台相连,烽烽相传,一座接一座地用烽火狼烟为信号。
  
  最后,信号可以直达巫县。
  
  而巫县一旦发生战事,同样可以依靠大江下游的数百座烽火台,把敌情依次传递到秭归、夷陵。
  
  各地主将再根据烽火狼烟所示敌情,决定是否要派人支援,要派多少人去支援。
  
  但如今是大雾天,烽火的作用被削弱,为了快速传递军情,吴军不得不以号角作为辅助。
  
  听到虎跳涧求援号角后,下一座烽火台里的斥候,先是吹响号角向下一座烽火台示警,把下一座烽火台的将士唤到近前。
  
  其后再离开烽燧,徒步往吹响号角的上一座烽火台行去,以观察烽火狼烟所示敌情如何,然后再回到自己所属的烽火台上,燃起同样形态的狼烟烽火。
  
  当烽火狼烟点起的时候,下一座烽火台的燧卒已赶至可以看清信号的地方,辨清信号后,迅速回到所属烽火台向别处传递信号。
  
  大约两刻钟过去。
  
  山壑鸟兽惊,林间松涛沸。
  
  烽火、号角十余里间不绝耳目。
  
  深涧关沿线,吴军将校收到信号之后,根据自己阵前敌情,陆陆续续向虎跳涧派出援军。
  
  事实上,傅佥行动的同时,深涧关沿线十余里范围内,四五座营地的数千汉军,全部在对涧水以东的吴军发动了或强或弱的进攻。
  
  想让敌人无法判断哪里是主攻,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部动起来,如此一来,敌人就只能靠猜。
  
  尤其是在大雾、密林等诸多因素形成的战争迷雾里。
  
  吴军想知道汉军主力究竟在哪,只能靠战场嗅觉。
  
  如此一来,局部战场的主动权,基本就掌控在作为进攻方的汉军手中了。
  
  徐忠、孙规二人皆是沙场老将,战场嗅觉其实不错,交战不久便能敏锐察觉到,他们遇到了汉军大将带领的精锐部曲。
  
  这为他们保住虎跳涧争取到了极其宝贵的时间。
  
  援军源源不断向虎跳涧赶来。
  
  深涧关前,张固、雷布二将同样指挥将士向东进击。
  
  由于这里是深涧关正关所在,也是十余里间最易渡、最能把兵力铺展开的地方。
  
  对岸吴军即使收到了上游传来的求援信号,轻易也不敢胡乱支援,尤其在张固、雷布二将指挥下,汉军发动的攻势同样不弱。
  
  虎跳涧前。
  
  吴军燃起烽火后,傅佥已经收到了来自对岸的军情。
  
  得知沿线吴军正陆续往虎跳涧赶来,傅佥仍指挥将士架桥东渡,汉军攻势分毫不减。
  
  傅佥本部精锐自天子亲征以来可以说是常胜之师,未尝一败,虽屡屡减员,但是得天子关照,补进来的将士也多是悍兵劲卒,作战如何勇猛自不必多提。
  
  奈何此处战场实在狭窄,而徐忠与孙规二将战心坚定。
  
  即使汉军先登敢死已经在吴人阵地上站稳了阵脚,迎上来的吴军却一波接着一波,前赴后继,不惜代价也要把汉军赶回涧水。
  
  汉军踩桥增援的速度,确实比不上吴军增援之速,于是汉吴二军就在涧水以东的吴军阵地前,开始了艰苦的鏖战。
  
  傅佥虽欲身先士卒,但今时已不同于天子刚刚亲征之时,他作为前部督,掌一军生死,在战局还不甚明朗的情况下,不可能贸然上场去与吴军短兵相接。
  
  孙坚、夏侯渊这些人怎么死的,造成了多坏的影响,他再清楚不过。
  
  不过虽看不见对岸情状,傅佥仍然从往来奔走的亲兵口中得知了对岸战局情势如何,也从被擒到自己身前的俘虏身上得知了不少关键讯息。
  
  “徐忠、孙规?当年随吕蒙夺下荆南四郡的就是他们吧?”
  
  “是!”俘虏惊惧,不敢仰视。
  
  傅佥皱眉。
  
  这两人他知道,不是什么名将,但一个是孙权宗亲,一个孙权外戚,对孙权的忠心不必多言。
  
  “难怪对岸吴贼如此坚挺,也难怪其他各处关卡的吴贼,会源源不断支援过来。”
  
  当年夷陵一战,孙桓困守孤城,大汉本欲围点打援,众多吴将纷纷请命,让陆逊支援孙桓,而陆逊却坚决不发一兵。
  
  狻猊铜面之下,傅佥神色毅然:
  
  “孙权只有一个陆逊。
  
  “今日之战,胜机又多两成!”
  
  话虽如此,大汉想直接从徐忠、孙规二将手中夺下虎跳涧险隘,难度仍然很大。
  
  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大汉只占大雾的天时,而地利在吴在不汉,人和也就是双方士气,相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攻下一座险关,以正取胜只有两种办法。
  
  一个是不惜代价,以命换命。
  
  一个就是以时间换空间,靠后勤来拖死对面。大汉粮道顺流,吴军粮道逆流,双方后勤补给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语。
  
  区区一座深涧关,还不至于让大汉不惜代价攻取。
  
  而大汉的战略目标,是全据三峡之险,在荆交诸郡县响应后,甚至可以尝试取下江陵,把孙权赶回湘水以东,这就需要依靠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打孙权一个措手不及,以时间换空间同样并不可取。
  
  如此,唯有出奇。
  
  所谓『守正出奇』,在奇兵发动致命一击前,仍需正兵抗住战线,把敌人全部调动起来,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让敌人左支右绌不能相顾,以此为奇兵争取到时间与空间。
  
  所以,即使傅佥已经与天子及陈到等人设下了破敌之策,想让奇兵能做到一击必杀,还是需要『守正』的将士抛头颅洒热血。
  
  战争的残酷便是如此了。
  
  不论傅佥平素里如何爱兵如子,视若手足,在这一刻,他心里没有吝惜将士性命的想法,有的只是为达成目的不惜代价的果决。
  
  时间流逝,雾气渐散。
  
  傅佥亲自擂动战鼓为将士助威。
  
  涧水东岸。
  
  徐忠、孙规两名吴将已经被汉军的生猛杀得有些发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