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狼筅鸳鸯阵
第250章 狼筅鸳鸯阵 (第1/2页)滟滪关前。
在潘濬以身作饵,引军去下游阻止汉军登陆的同时,上游汉军利用早已准备好的泥袋沙包、干柴稻草等物资,在滩涂上迅速作业。
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堆积在江畔的各种物资消耗过半,总共填出了三条直通吴军阵地的通路。
汉军浩荡前逼。
吴军奋力抵抗。
与此同时。
大江之上。
既有舟船顺流而下。
也有舟船不断靠岸。
汉军将士、民夫,自运兵舟船源源不断登陆。
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一个个前赴后继,没有作片刻停留,扛起江畔剩余的各种物资便向吴军阵地冲奔而去。
奔不百步,前方已有汉军先锋结阵为墙,密不透风。
抗物资之人却没有就此停下,而是在军官的命令下向左右散开,朝泥沼丢下所负物资,将原本只有百步宽的通道铺得更为宽阔。
到了这时候,他们距吴军阵地前的壕沟、鹿角等工事已不过二十余步了。
前面的人将泥袋沙包往泥潭丢,后面的人便将干柴稻草向前送,覆在了泥袋沙包之上。
待干柴稻草铺上之后,最前面的汉军士卒、民夫便开始踩上去,在军官号令下缓慢前移。
自江畔至前线,登陆汉军已将通路堵得近乎水泄不通。
后人不断把泥沙柴草前送。
前人不断接过泥沙柴草前铺。
趁吴军将校反应不及,弓弩手难以调度的时机。
汉军迅速将百余步宽的通道向左右拓宽了三十余步。
当此之时,通道之中,在汉军弓弩手持续不断的火力压制下,已经有少部分汉军先登敢死填平了壕沟,推开了鹿角,逼至半人高的土壁前,与躲在土壁后的吴人开始了枪枪到肉的近身肉搏。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先登敢死的战心士气毫无疑问是一支军队里最强的,他们身上穿戴的甲胄、手上握持的戈矛,同样是一支军队里最好的,这也是先登敢死之所以勇于冲锋陷阵的重要缘由。
而由双液淬火法、灌钢法打造出来的宿铁刀、宿铁枪、宿铁甲,在这个时代完全是断代领先。
虽然吴人阵前也是敢死之士,虽然吴人敢死之士身上穿的,也都是跟汉军敢死一样的筒袖中铠。
但吴军的铁枪戳在汉军的筒袖铠上,往往只能擦出一阵火花,留下几道划痕。
而汉军敢死不过朝吴军捅个三五枪,便能将他身上铁铠甲页贯穿,戳出一个血窟窿来。
一名唤作高昂的汉军敢死连杀三名吴人,体力将要不继,正欲割吴人首级退走之时,却是突然对上了一名个人武艺极佳的吴军部曲督。
这唤作高昂的敢死没看出那部曲督有什么过人之处,大意之下,小臂竟被刺中一枪。
其人吃痛,登时怒从心起,咆哮一声便丢下血淋淋的首级,提矛上前与那部曲督战在一起。
在身侧袍泽的掩护下,高昂奋尽全身气力,与那武艺精湛的部曲督鏖战十几个回合。
然而,很快便由于体力不支与技不如人,腋下、侧股、脚面等没有甲胄防护的部位,被那部曲督戳出四五个血窟窿来。
那吴人部曲督一身武艺可谓精湛,战场厮杀的经验更是老到之至。
察觉到身前蜀军已是欲战不能,欲退不得,脸上登时闪现狰狞弑杀之色。
“蜀狗,死来!”其人已预判到身前蜀人会往左后躲避,喝罢便斜斜一枪朝那蜀人面门偏左刺去。
这是从死人堆里杀出来的老兵,仅靠战斗本能,就能在瞬息之间察觉到敌人弱点,并在电光石火间使出弄死敌人的妙法。
高昂眼见枪尖刺来,却已躲避不及,瞳孔大张之下,脑子一瞬间闪回自己经历过的各种各样的画面,美好的,不美好的。
走马灯的记忆闪回到还于旧都,天子告天祭祖后,在长安城外大阅三军之日。
一身赤袍银甲的天子驰马自他身前走过,被他振声大吼万岁的声音吸引,驻马,最后从所着银甲割下一枚甲片向他抛来的画面浮现。
“蜀狗!死来!”就在此时,那吴人部曲督恼羞成怒的大吼,将高昂拉回到了现实当中。
我怎么还没死?!
高昂一个激灵,这才陡然惊觉自己已经不知道怎么回事,四仰八叉地倒在了泥泞的柴草上。
而就在他念头刚刚闪现,还不及采取任何有效的动作之时,那吴人部曲督手中银枪便已以迅雷之势捅在了他的胸甲之上。
“——崩!”
一声巨响!
火花四溅!
那吴人部曲督手中长枪撞到高昂胸甲之上,最锋利的枪尖,竟是直接崩碎!
吴人部曲督打了半辈子仗,从没遇到过这般场景,整个人由于惯性直直扑向倒地的高昂。
高昂瞳孔大张。
惊骇之余,根本来不及感受自己究竟有没有被捅穿,便已经本能地一手搂住那吴人脖梗,将其扯来。
当那吴人被扯至身前时,高昂另一手已自腰间掏出了一把匕首。
奋力一下,匕首插在了吴人部曲督的脖梗侧边。
吴人登时毙命。
高昂一把拔出匕首,复捅数刀,一边捅一边学那吴人大吼一声:“吴狗死来!”
猩红湿热的血液,自那部曲督脖梗上的血窟窿喷射而出,糊得高昂满脸都是。
阵前吴人不断向前探来戈矛,都被高昂身周的汉军袍泽挡了回去。
当意识到他们部曲督竟然毙命,前排数十吴军敢死之士军心骤降,士气骤减。
吴人阵形很快开始松动。
“弟兄们,随我冲!”仿佛赤面之鬼的高昂大吼一声,旋即提枪向前冲杀而去。
其人刚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此时浑身不住发抖,完全感受不到疲惫与痛感。
汉军前突。
吴军阵线转瞬便凹陷一块。
望楼之上,孙韶迅速察觉到了这一段防线已经被汉军攻入,但却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而是环顾四周。
只见汉军仍在不断以沙袋柴草在前线拓宽战场。
潘濬参军邓玄之面有愁容:
“镇西将军,数日前蜀军步卒连破我大吴两关。
“西林关孙荡寇曾说,只因蜀军有坚甲利刃!
“我彼时不信,但如今看来,孙荡寇所言非虚!
“再任蜀军继续拓宽战线,恐怕于我军不利啊!”
吴军把守此关的精锐劲卒,大约五分之二被潘濬带到了下游。
剩下的五分之三,有一份在滟滪关内养精蓄锐,以备不测。
剩余两份,都已经投入战场,此时已经与蜀军敢死对阵了。
而蜀军究竟还有多少精锐没有投入战场,他们一无所知。
蜀军来得实在太快,他们根本来不及打探到什么有用的情报,就已经开战了。
倘若让蜀军把阵线全面铺开,不需要投入太多兵力,只需再有两千精锐上阵,寨外防线恐怕就要崩溃。
而一旦寨外防线崩溃,那么防线后的滟滪关寨基本就只能等死了,困守孤关,外无强援,这是守方最绝望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