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1章:三大阁臣:遣返!小万历:朕不同意
第0131章:三大阁臣:遣返!小万历:朕不同意 (第2/2页)他们的最终目的。
并不是讨好河南的宗藩,而是为更好地执行丈田之法。
若严格依照朝廷交待下来的丈田之策,他们将会把宗藩全得罪。
不但完不成丈田任务,还会被宗藩针对,使得河南的商贸、农事、水利、赈灾等事宜都出现大问题。
这些大问题与他们的考绩息息相关。
他们自然难以接受。
故而为了完成朝廷交待下来的任务,为了当下的考绩、日后的仕途,他们决定再苦一苦百姓。
成策之时,他们觉得此乃良策。
经由百姓分摊后,很难的丈田事宜将能顺利推行,而吃了点小亏的地方宗藩们还会感激他们。
这时。
河南左布政使郑云蓥,轻捋胡须,看向河南巡抚史孟重。
“史抚台,而今,巡按御史张简与我们对着干,且还让一个私塾先生用‘绑缚胥吏进京治罪’的太祖祖训,进京告御状。”
“祥符县假丈田亩之事,定然是要败露了,我们是不是亡羊补牢,立即将其它地方的假丈弓全部毁掉,重造账本,依照朝廷的要求丈量田亩?”
史孟重摇了摇头。
“开弓没有回头箭!若我们无视宗藩利益,莫说今年年底,明年年底也难以将河南之田亩丈量完毕!”
“我们要抗住压力,化田之策继续执行,该用五尺五的步弓就用五尺五的步弓,该用四尺五的步弓就用四尺五的步弓,谁被查出谁活该,我们绝不能承认此事是我们授意的。”
“明白。”众省官齐齐点头。
待熬过这一关,年底完成丈量田亩任务,人人都将加官进爵,得到封赏。
若朝廷真要严查,因他们这样做而严惩他们,那以后全国的丈量田亩之策,必将更加难行。
随即。
河南巡抚史孟重站起身来,其它省官也都连忙站起。
史孟重轻捋胡须,道:“《大诰》虽是祖制,但朝廷定然不会允准这类‘绑缚胥吏进京治罪’的做法重现,不然大明若掀起依《大诰》而行的风气,当下的官场,恐怕被剥皮揎草的官员能有上千人,朝堂将无官,朝廷不会不考虑大局,大概率会对这个周夫子遣返,然后派遣厂卫来查,如此,我们便还有机会。”
“稍后,老夫向京师写一封信,到时自有人会助我们,为了新政,为了大局,为了让宗藩们不闹不乱,老夫相信,朝廷会理解我们的!”
众省官同时点头。
他们觉得自己很委屈,明明绞尽脑汁才想出了一年内丈田完毕且不会使得宗藩大闹的好主意,没想到还被别的官员弹劾诬告。
在他们眼里,他们是为了大局,而张简、周夫子之流,只是为了小民。
……
二月三十日,近黄昏。
沈念等十余名同考官从贡院走了出来。
会试阅卷已完毕。
接下来,待主考官马自强与副主考官申时行审核无误后,便可放榜,然后令中试者们准备三月十五日的殿试。
这一刻,沈念等人都顶着两个黑眼圈。
同考官首官,翰林院侍读陈经邦,走路都要被人搀扶着,双臂已完全抬不起来。
沈念等人也是双臂酸疼,累得几乎睁不开眼来。
众人走出贡院,便各回各家。
明日,他们可调休一日,想睡到什么时候,便能睡到什么时候。
沈念想妻思子甚切,坐马车便奔回了家。
与此同时。
巡按御史张简的奏疏传到了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手里。
张简据实以言,只讲了两件事情。
其一,祥符县县令吴清为讨好宗藩周王府,减轻丈量田亩阻力,肆意更改步弓尺寸,变相减少周王府田亩数量,增加百姓田亩数量。
其二,祥符县秀才周夫子为百姓伸张正义,持《大诰》,绑缚祥符县皂班班头石大年外加携带伪造步弓,已在进京的路上。
至于,省官们是否参与此事,他只讲了河南左参议徐大任知情。
他相信,内阁看后,自会调查有多少省官参与其中。
片刻后。
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三大阁臣齐聚值房,另外两人迅速看完了张简的奏疏。
“这份奏疏的票拟应如何拟,二位可有建议?”
“遣返!”吕调阳与张四维几乎同时开口道。
张四维补充道:“当下,我朝若法依《大诰》,官场恐怕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故而此举不可为,应立即遣返!”
张居正认可地点了点头。
他们了解当下的官场,若掀起洪武时期那一套法令,当下的官员将被重惩一大半,甚至他们都不能幸免。
而今,新政之际,绝不能使得官场动摇。
吕调阳补充道:“遣返,然后建议陛下派遣厂卫细查!”
一旁,张四维摇了摇头。
“吕阁老,我以为,当下还不远远不到派遣厂卫细查的时候,应责令巡按御史张简继续调查,待其查出结果,我们再结合河南一众省官的奏疏来处理此事。”
“毕竟,此事属于河南丈量田亩的负面事件,厂卫一旦介入,将影响河南丈量田亩之新政,今年,河南之田,必须丈量完毕,不然丢的将是朝廷的脸!”
张四维说出此话,显然是想大事化小,将此事当成祥符县之事,重惩一县之官,而非大规模清查。
他没有明说,但其意,张居正与吕调阳都明白。
此事若真是省官指使,只为尽快完成丈田任务,朝廷也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此法减少了许多矛盾。
若真将那些宗藩逼急,他们虽然没有兵权,也不敢说什么,但在暗地里能将新政搅得乱七八糟。
张居正想了想。
“票拟还是依吕阁老之言吧!若河南承宣布政司皆是如此做法,今日他们敢增百姓一厘田赋,明日便敢让百姓无家可归,此举,绝不可纵容!”
张居正还是非常有远见的。
当即,他便在奏疏上批阅道:遣返周夫子,建议陛下派遣厂卫赴河南与巡按御史张简联查假步弓之事。
……
三月初一,上午。
文华殿偏殿。
小万历批阅奏疏时,看到了巡按御史张简的奏疏。
当看到张居正的批复后,他皱起眉头,微微摇头。
“这位周夫子,为给当地百姓谋求公平,被关押监牢数日,几乎丧命,亲人被威胁,竟还有胆量使用《大诰》之策进京告状,俨然是将生死置之度外,我大明这样忧国忧民的百姓实在太少了,朕不能遣返,凉了他的心,朕定要见一见他!”
小万历说罢,本欲张口宣张居正入内。
但看了看不远处撰写起居注的翰林院修撰王家屏,准备再缓一缓。
自年初始。
他与张居正意见相背时,大多都是被张居正说服。
而能赢那几次,都是沈念在他身边出谋划策。
他觉得还是沈念最懂他且能说服张居正,故而准备待午后先召沈念问问情况,然后再召张居正。
当下的小万历,最高兴的便是在与内阁意见相背时,能让内阁妥协。
这样的次数多了,他便能亲政了。
当下的他,非常期待亲政之后,指点江山,群臣都对他唯命是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