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9章:匠人们的春天!张太岳强势归朝
第0219章:匠人们的春天!张太岳强势归朝 (第2/2页)当下这些匠人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轮班匠,即纳银代役的匠人,他们靠着在私营作坊雇佣为生计。
另一类是住坐匠,这类人不能纳银代役,每月至少服役十日,乃是服役的重点人群。
轮班匠比住坐匠要自由一些,但月钱微薄,仍是底层。
这两类人的共同之处是:世袭匠户,未经特赦不得脱籍或参加科举,身份地位远远低于民户。
这次,来到京师的匠户足足是上次的五倍。
匠户们如此踊跃。
一方面是因上次安澜大会有匠人被重赏,有匠人被工部雇佣,有匠人因发明,被允许其子孙有资格参加科举。
另一方面是因工部对外宣称:有技能或发明被看中者,不止可为吏,亦可为官。
这次,依旧是工部主导,户部出钱,其他衙门全力配合。
九月初一开幕,九月十五日结束。
依旧是“匠人为主,监生为辅”的展会模式,依旧会有重赏,会有各种发明被朝廷撰写成册,让一些大字都不识得一个的匠人能够名垂青史。
当然,这次的竞争也更激烈。
工部从五千多名匠户的发明创造中,仅仅筛选出了二百多个发明,为他们设置展位。
新上任的工部尚书李幼孜,对这次匠人展会非常重视。
他看到了匠人发明对生产力的解放,看到了匠人发明对手工行业发展的巨大裨益。
他甚至与一些较大的私营手工业商人协作,让他们招收更多拥有独特技能与发明的匠人,让这些人互相激励,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发明。
……
九月初一,第一届匠人展会正式开启。
负责讲解的监生们各个兴奋,准备了一大堆说辞,甚至还发明了一大堆新鲜的词语。
此刻的他们,已经不觉得匠人卑贱。
他们看出了这些发明对生产力的影响,对诸多底层劳动力的减负,其价值,远远高于他们写出一篇令教习们夸赞一番的应试文章。
甚至一些监生已准备将一些匠造之业当成副业,或者准备改行。
小万历非常喜欢匠人展会的氛围。
在展会开启当日,他便在棋盘街展会上转了大半日,沈念与冯保伴随左右,一群锦衣卫护卫他的安全。
此展会,无疑在潜移默化间便提高了匠人们的地位。
……
九月初十。
工部尚书李幼孜呈递奏疏,希望朝廷为天下匠户减负。
对一部分拥有可解放生产力的发明或技术的匠人,免除匠役,在不脱籍的情况下,准许他们的儿子参加科举。
如此。
相当于让一部分匠人拥有了与士农工商四民同等的权力。
此举将迅速提高匠人的地位,也使得更多匠人为此而贡献出更多的发明与技术。
小万历当即表态,应允了这番请求,并令工部拟定新的匠户条例,为他们减负增酬。
这使得京师的匠户们甚是兴奋。
一旦他们的后代能参与科举,他们的日子便有了盼头,即使考不上,也能用知识改造一些粗糙的发明,使之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朝廷这样表态,其实也释放出一个信号:朝廷永远不会亏待对百姓有裨益的人。
……
九月十五日,第一届匠人展会圆满结束。
工部足足留了七十多名有能力的匠人,以“月钱三两,衣食住行全管”的代价,让他们在工部为吏,专心于发明创造。
若有重大贡献,还能特例擢升,变成官身。
要知当下底层百姓的月收入,大多都在一两到二两之间,而每个月一个五口之家耗粮约1.5石,即0.75两。
这些匠人平常的月收入,大多也在一两到二两之间。
月钱三两虽不算很多。
但是“衣食住行全管”六个字,相当于月钱五两。
这些匠人都是顾家的老实人,在衣食住行全管的情况下,一年之间,他们大概率能存35两(年收入总计36两)。
他们的孩子可以参加科举后,他们就更不愿乱花钱了。
这些人受够了白眼,心里非常清楚,但凡家里能出个秀才,那都是祖坟冒青烟,县乡的地主皂吏都不敢再欺负他们。
……
九月二十日,午后。
一身素衣的张居正回到了京师。
其坐着马车,直奔皇宫,在午门前换上官服,然后进入文华殿。
不多时。
连同冯保在内的太监宦官全都在文华殿外待命,殿内只剩下小万历与张居正。
大约半个时辰后。
内阁三大阁老吕调阳、马自强、殷正茂三人被召,也进入了文华殿。
殿内,无宦官宫女陪护,更无起居注官。
此事大概率由马自强任起居注官记录,然后单独封存,沈念等起居注官无查看之权。
但日后编撰实录时,定然会让当值史官打开看一看。
直到黄昏,四大阁臣方从文华殿内走出。
四人皆是眼眶泛红,显然在文华殿大哭了一场。
之后。
张居正四人先回到内阁,稍坐之后,一起来到了票拟司。
沈念等十八名票拟检详官提前得到消息,全都汇聚在票拟司。
票拟司实为张居正的平替,如今张居正归来,票拟司大概率要被撤销了。
票拟司前厅。
四大阁老站于最前方,申时行、王锡爵、沈念等十八名票拟检详官分列两侧。
张居正看向众人,看了许久后,轻捋长须,说道:“诸位,辛苦了!”
能让张居正道一声辛苦,已是不可多得的荣耀。
张居正说完后,看向沈念,朝其点了点头。
这个点头,不仅是对沈念这些日子处理政务的认可,而且还蕴含着对沈念的感谢。
沈念连忙躬身拱手。
这一刻。
他感觉大明朝堂那股百官拧成一股绳的感觉又回来了。
他的腰间突然有了支撑,浑身上下都充满干劲,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这就是张居正的个人魅力。
张居正与其他三名阁老在票拟司待了片刻,关心了沈念等人最近的情况后,便离开了。
沈念知晓,明日常朝,必将有大事发生,内阁肯定是要动一动了。
……
这日黄昏,放衙之后。
各衙官员无一人准时放衙,全都在衙门忙碌。
有人是真忙碌,有人是假装忙碌,但却都不敢走。
沈念因日讲教案需要调整被申时行拉住,晚放衙了近一个时辰,然而他仍是今日放衙回家的第一人。
这就是张居正在朝堂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