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开工
第155章 开工 (第1/2页)罗恩在孟买无论是坐车还是开车,从没超过50码的速度。
因为人太多,你开不快,想飙都飙不起来。
但在瓦拉纳西这样的土路上,司机竟然能把车子开到八九十码。
由于道路狭窄,路低的一侧俯临陡坡,路高的一侧又常有成排的人和牲畜沿路而行。
罗恩他们笨重的巴士体积庞大又摇摇晃晃,司机转过每道弯时又猛又急,丝毫不顾他们的死活。
玛丽一路上紧紧抓住罗恩的胳膊,身体绷紧,一刻也不敢放松。
“这个白人是什么人?”司机还有闲心和罗恩聊天。
“是我主人的女朋友。”阿尼尔抢答,他刻意显得若无其事,想掩饰内心的骄傲,终究失败。
白人本就少见,普通印度人对外国人都有一种敬畏感,更别说一个白人姑娘和印度男人成了情侣。
这足以轰动整个瓦拉纳西,能被人们津津乐道一整年。
“哇!女朋友,你找了一个白人姑娘当女朋友?”司机包括全车吃瓜群都惊异的看着罗恩。
“可以这么说。”他点点头。
“她打哪来?”
“欧洲。”
“欧洲很有钱?”
“对,那儿的人大多比印度人有钱。”
“她会讲印地语吗?”
“不太会。”
“她国家的人不讲印地语?”
“没错。”
“不讲印地语,也不讲乌尔都语?”
“他们只讲英语。”
“天哪,可怜的傻蛋。”
玛丽绷不住了,她掐着罗恩的手,悄悄用力。
“她长的很高,比印度女人高。”
“是。”罗恩微笑点头。
“千万别饿着,要给她许多奶喝。”
“好。”
“牛奶。”
“是。”罗恩不厌其烦的回答。
司机和他交谈时,刻意放大音量,务必让车内每个人都能听到。
不仅如此,他还想和路人分享这一新闻。
每当窗外有有人行走,司机就按喇叭吸引他们的注意,以拇指做手势,示意车内有外国人。
“一个外国姑娘,找了我们印度男人做男朋友。”
他把车子放慢到龟速,让每个行人打量个够。
这种新奇的经历可不常有,足够他炫耀两三个月。
原本一刻钟的路程,硬是被他耗成了一个小时。
罗恩他们下车,巴士屁股上用大红色的印地语写着,巴士严格限载四十八人。
但实际上刚刚车里挤了七十人,还有两三吨重的货物,只不过没人在意。
巴士呻吟般使劲加速离去,留下他们几人在无边的寂静里,寂静到拂过耳际的微风像沉睡小孩的低语。
“我们走吧。”罗恩领头,无论是他还是阿尼尔,其实对周围并不陌生。
这里距离市中心只有几公里,还算是郊区,也正好和他们自己的村子顺路。
可惜虽然靠市区如此之近,但周围依旧没什么人。
泥土路两旁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甘蔗地、栗米地,它们全都长的一人多高,远远望去就像是厚墙林立的迷宫。
“我很久没看过这样的景象了,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
希夫也是比哈尔邦的农村小子,就在北方邦的隔壁,眼前的一幕让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家。
“这里竟然没多少电线杆。”玛丽转头,稀稀拉拉的电线和市区的蜘蛛网比简直寒酸的过了头。
“农村人很少需要用电,除非有哪个大家族自己掏钱拉电。”
嗯,苏尔家就是。
他们要去的难近母神庙是个景点,听拉坦说平时香火旺盛,信徒很是不少。
随着他们靠近,有放牛的孩童羞羞答答上前。
阿尼尔给了他一颗糖果,又叽里哇啦说了一通,就打听清楚了难近母神庙的近况,那里今天没多少人。
路过一处村口的时候,一堵土墙上的巨幅广告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那是副油漆画,黄底红字写着“两个就很好”,红字下面是一家四口的简笔画。
这是印度的节育广告,最开始是“不要再生了,不要三个以上”。
后来又被刷了另外一层,“我们两个人,小孩也两个”。
最新的图画是两片叶子一朵花,寓意只生一个。
新旧广告层层迭加,宣导的育儿数量也渐渐减少。
据说那位甘地夫人曾强制结扎了八百万印度男性,结果激起了暴动,然后政策推出一年后匆匆下台。
想要印度人不生孩子,那几乎不可能。
村落旁的难近母庙饱经风霜,但这里的雕塑宏大又古老,别有一番气势。
希夫很激动,他也是难近母的信徒。在和寺里的法师交流几句后,几乎立刻就确定这里为取景地。
“你知道最妙的是什么吗?”他喋喋不休,“这附近还有旅游观光用的民宿木屋,它可以作为我们农村戏的拍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