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水路相连
第六百八十二章 水路相连 (第2/2页)北美东都司距离大明本土却是四万里都不止。
没办法,他还得去,没有他坐镇,那边跨越上万里的防线根本就建不起来。
万历又盯着硕大的世界地图看了看,随即忍不住感叹道:“我们若是有足够的飞龙船就好了,赶过去那都不用一个月。”
飞龙船的确是好,可惜这会儿他们才造出来六百艘。
看样子这趟回来之后就要在南直隶建造新船厂了,飞龙船的产量必须提上来,这样大明硕大的疆域才能通过水路连接在一起。
要不然像现在这样跑一趟动不动就是一两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来往一点都不方便。
万历想了想,随即又问道:“一奎,这次让你手下将士和家眷一起远离故土几万里去镇守边疆,他们有没有什么意见?
他们有没有想过,以后要回大明本土来看看?”
这个自然是想的,故土难离啊。
董一奎仔细斟酌了一番,这才小心道:“万岁爷,守卫边疆本就是我们边军将士的职责所在,哪怕再远我们也得去。
至于以后,有机会的话他们自然很想回大明本土看看。
不过,这路途如此之远,来回都得几个月时间,他们大部分人怕是没机会回故土了。”
他们会有机会的。
万历缓缓摇了摇头,随即郑重道:“一奎,你放心,朕会让良甫研制更大更快的舰船。
朕还会安排客运船队,往返于大明本土和海外各都司之间,让大明所有疆域都通过水路相连。
到时候他们有空的话就可以坐着往返的客运舰船回大明本土来看看了。”
大明还能研制出更大更快的舰船来吗?
万岁爷说能,那就能。
若是换做以前,如同威远战舰这样又大又快的舰船那都是无法想象的。
现在比威远战舰还要快的飞龙船都已经造出来了。
董一奎闻言,不由满脸憧憬道:“万岁爷英明,到时候末将也想回大明本土看看。”
嗯,朕一定帮你们完成这个愿望。
万历闻言,那都开始琢磨怎么建造更大更快的舰船了。
现在制约舰船速度的因素倒还没有多少。
理论上他们只要用简单的迭加法安装更多的蒸汽机和水轮,让水轮转得更快,那舰船的速度就会变得更快。
这些问题好像都不大,现在飞龙船也就八组十六个半丈多的水轮而已,两边占据的船体长度都不到十丈。
他们完全可以建造更长的快船,装上十六组三十二个水轮,然后不断加大齿轮比。
唯一的问题那可能就是水轮转太快,现在的轴承会有点受不了。
不过,他们完全可以打造更好的轴承。
也就是说,以大明现有的水平,哪怕就是用最简单的迭加法,那都能让舰船的速度变得更快。
关键就是舰船要往大里做好像比较的麻烦。
木制舰船超过二十多丈那就很难量产了,因为木制舰船要保证船体强度而且不漏水,那船底乃至船舷两侧那就得用整块的木板。
这年头二十多丈的树倒是还能找到不少,所以,威远战舰还能量产。
问题,超过二十多丈的树就很难找到了,所以,超过二十多丈的舰船是很难实现量产的。
至少,用纯木质结构不行。
不过,他们可以考虑用钢板来替代,打造真正的铁甲船,也就是船体都用钢板,中间加橡胶密封。
这个理论上好像行得通,现在他们是多长的钢板都能造出来的。
但是,超过二十多丈长的钢板那重量,人力肯定是没法抬起来组装的。
到时候怕是要建造超级船坞,架满钢梁和吊葫芦才行。
万历这一路有了琢磨的事情倒不觉得无聊了。
不过,大明本土到北美东都司的路途那真不是一般的远,为了节省时间,他们这一路都是日夜赶路,除了补充淡水,那基本就没有靠岸停留。
舰队经过东洋都司的时候万历甚至都只是在补充淡水的时候见了东王朱常洛和一众王妃一面。
至于从未到过的北美西都司,他甚至都没上岸去看一看。
还好,这会儿是初夏时节,正是北太平洋最为稳定的时候,他们这一路并没有遇到什么大风暴。
二十多天之后,他们还真赶到金山了。
三十多天之后,他们便跨过美洲中部的运河,来到了美洲东部海域。
四十多天之后,北美东都司最大的港湾终于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