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武装列车在末日 > 第264章 请求

第264章 请求

第264章 请求 (第2/2页)

和脑子有问题的人难度就是3,难受程度也是3.
  
  和脑子有问题但实力超强的人难度就是6,难受程度也是6.
  
  和列车长谈论问题的难度是0,难受程度是20.
  
  列车长不会因为这点口舌之争杀了你,但是他那诡异的说话风格和问题会让人有吃了苍蝇一样的恶心感。
  
  根本不知道他会从哪个角度恶心你一下。
  
  俞悦怜爱的看了一眼舒唯,显然刚才苏焕的话她都听到了。
  
  “武器已经打包好了,可以上浮。”
  
  说起正事,苏焕只能意犹未尽的抿抿嘴,这个有趣的话题只能下次找机会了。
  
  “上浮吧。”
  
  ……
  
  等到将实验室所有东西弄到车上,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天。
  
  这三天不仅仅是搬运物资,因为前段时间制定的目标计划,武装列车所有部门都在全力运转着。
  
  首先,列车上成立了一个电磁武器实验室。
  
  不要求能把李秀华留下来的实验推进到什么程度,能复刻百分之七十现有成果就行。
  
  实验室设立在副44、45、46三节,正好在徐主任实验室对面。
  
  带头人在徐主任实验室选了一个叫做班云章的研究员。
  
  虽然听着很不起眼,但徐主任实验室哪怕是个打下手的都是博士,但凡能成为正式研究员的,放到末日前都能轻松评个正高级职称。
  
  至于俞婧这种研究生,和实验室最大的交叉点,就是带了“研究”俩字。
  
  打下手都嫌碍手那种。
  
  要是将车上各个实验室水平排个序,俞婧的机械试验室只能垫底。
  
  科研占比百分之一,能力占比百分之九十九。
  
  然后就是马教授的,不是说马教授不行,主要是他带了一堆学生。
  
  厂长、邓副总他们专业程度比较高,但因为集成化的原因,有点偏科。
  
  徐主任这里就全了,毕竟是钢铁议会做的人员储备,肯定不能偏科,所以各种类型都有一些,每个拿出来都能独挡一面。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才底蕴,所以不管列车遇到什么奇怪的玩意,车上的专家都能给出大致准确的答案。
  
  要不是苏焕的手段太过离谱,将钢铁议会的老巢一波端了。
  
  放任这些专家研究几天,武装列车都得狠狠栽个跟头。
  
  副手在厂长手下挑了一个,在幸存者里挑了一个。
  
  虽然不是那么合适,但矮子里拔将军,能用就行。
  
  风风火火的就将列车第五个实验室给建起来了。
  
  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将【雷神-7】【雷神-8】两台电磁轨道炮安装到列车上。
  
  若是一般载具,面对动辄十几米长的轨道炮还有点为难。
  
  但是对一千五百米长的武装列车来说,还不赶一节车厢的一半,小意思。
  
  乘务组和武装兵团的扩建也近乎完成。
  
  武装兵团总共增兵二百,军官无。
  
  其中,猫鼬等三人被提拔为上等兵。
  
  何杰为了取整,之前留下人的空缺由军官弥补,总共七百人。
  
  占据列车总人数三分之一。
  
  乘务组共计一千三百人。
  
  后勤组增加最少,总共加了八十人,达到了三百的数量。
  
  其中人数主要来自于黄海的车厢农场扩增,以及培植舱扩增。
  
  后勤组说起来就两个任务,物资管理、后勤保障。
  
  但实际执行起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像是物资管理里面就有蔬果生产、弹药库管理……
  
  后勤保障里还有一些生产维修的任务。
  
  净水器得有人清理吧?
  
  车辆坏了得有人维修吧?
  
  毕竟老柳这种修理工都是挂在后勤组名下的。
  
  所以在执行中,还是得细分部门。
  
  目前主要有,车厢农场、培植舱、餐车厨房、物资管理、车头调度、日常维护、居住分配、医疗车厢,八项重要职能。
  
  每一项都无法合并,也无法取消。
  
  像是车头指挥台,目前整个车厢的作息以及重要事项调度全部依赖这个部门。
  
  居住分配看似清闲,实际上更准确的名称应该叫做行政管理。
  
  但凡有什么需要报备或者乘务无法解决的问题都要交给这个部门。
  
  这是和列车上乘客接触最广泛的部门。
  
  算来算去最清闲的反而是医疗车厢,连专职医生都没有几个。
  
  目前算上林夏只有三人,一个不会做手术的中医,一个妇科方面的住院医(非主治),一个会看片的古法西医。
  
  但就连这仨货也不能取消。
  
  现在列车是没有大战,一旦有高强度对抗发生,医疗团队就是战士心里最后的退路。
  
  一个组,八个部门。
  
  这就是苏焕拒绝再次分组的缘故。
  
  这么分下来根本分不完。
  
  现在有四个组的乘务长挡在中间,他每天都有一堆行政工作。
  
  要是几十个部门同时让他负责,他什么都不用干了。
  
  每天批文件就够受的。
  
  战斗组五十人,干干净净,没有下属分工。
  
  科研组一百二十人,总共五个实验室,不用细数。
  
  制造组,整整八百三十人,是武装列车最大部门。
  
  只有一个子弹工坊相对独立一些,剩下的人分属很散,有点像是科研组的附属部门。
  
  大部分工作都是辅助科研组进行制造。
  
  因为技术含量低,人员多,吸收幸存者也多,这个部门最为鱼龙混杂。
  
  康复后的张强就是加入了这个部门。
  
  新一代同舟会发展的也是有声有色的。
  
  像是裁缝铺、老柳修车这些,职能过小,人数过少,所以算不上什么独立部门,全被归类到日常维护中。
  
  按照规矩,这些下属部门的管理岗位应该跟眼镜一样,提升到五级乘务。
  
  但像是李瀚这种,在车上没待几天,没做什么贡献,就因为恰巧空缺被推上去的,平白获得五级待遇,很容易让其他人滋生不满。
  
  虽然被列车长直接提拔的李瀚没人敢说什么。
  
  但其他大多数都是胡说等乘务长商量着提上去的,自是难以服众。
  
  所以这些管理岗位都是暂时的,一旦有人表现优秀,就会顶替原来的管理者。
  
  目前的管理者维持原本的等级待遇,想要坐稳位置,跟其他人一样要按照规矩一步步提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