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清妖 > 第107章 以彼之资,助我之基

第107章 以彼之资,助我之基

第107章 以彼之资,助我之基 (第1/2页)

“一百万两?!”
  
  老宋惊住,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人钱庄能借么?
  
  据他了解,安徽藩库每年岁入地丁银加漕粮实物合计260万两,芜湖关税每年40万两,盐税、商税、杂税每年约50万两,加起来安徽一省每年入库税银350万两左右。
  
  这350万两银子还只留两成于地方,其余八成都要上交朝廷,也就是说明面上安徽藩库每年实际只有70万两左右银子供地方使用。
  
  这70万两银子既包括官员俸禄、官兵军饷,还包括各种工程建设开支,大小衙门支出,捉襟见肘的很。
  
  结果,赵大人一开口就跟人钱庄借出相当于安徽一年半的地方岁入,试问,哪个钱庄能有这么大实力,又哪个钱庄能做得了这个大买卖!
  
  最直观的一点,安徽官员收入也是远远不及江苏官员的。
  
  江苏布政使一年捞几十万没问题,因为人家江苏富,随便在哪个产业动动手就有了,收的常规孝敬都比你安徽多,可你安徽布政使能这么捞么?
  
  真要好捞的话,也不至于旗员都不肯来安徽当官。
  
  “政治”层面上,江苏布政使高升的机率也是安徽布政使的几倍,于朝廷的发言权更是大的多。
  
  大清开国一百多年来,别说安徽的省员能进京荣升内阁、军机处中堂,就是出任两江总督的都没有!
  
  真正的官场洼地。
  
  如果这会有鸡帝屁排名的话,安徽于汉地十八省排名最多七八名,不能再高了。
  
  如此排名,注定安徽官员的晋升空间有限。
  
  毕竟前面还有更优秀的省份在。
  
  而地方经济的表现,甭管哪朝哪代都是直接影响官员前途的。
  
  派你到大省、富省当巡抚,跟派你到云南、贵州当巡抚,那压根不是一回事。
  
  总之,借高利贷,老宋同意,又不是没借过,但借这么多,老宋就打鼓了。
  
  他和丁县尊、娄老师自打上了赵安“贼船”后,满打满算也就跟着借了不到四十万两高利贷,其中还有不少是靠假资产证明骗出来的,另外也有钱庄石掌柜利欲熏心的缘故,否则真凭他们的官职和收入顶天也就借个三五万两。
  
  赵安如今虽贵为从二品的安徽布政使,凭这个职务个人借贷个二十万两肯定没问题,大不了“分期还款”嘛。
  
  可一次跟人钱庄借一百万两,在老宋看来就不太靠谱,而且还是拿藩库做保。
  
  藩库,虽是地方财政没人监管,但不管怎么说那藩库也是朝廷的钱啊。
  
  你拿朝廷的钱担保借高利贷,甭管这钱借来干什么,被御史发现都得参死你。
  
  赵安之前在扬州搞府学借读使府学收入暴涨,以此担保跟内务府钱庄借十万两并不“犯法”,因为府学原本是负收入,纯靠拨款维持。
  
  赵安靠本事把府学收入提上新台阶,恰好又被和珅从中发现借读商机,这才批了你十万两“额度”,但这跟拿藩库做保借高利贷是两码事。
  
  性质完全不同。
  
  和珅都不敢借,那位福中堂能借?
  
  再说一百万两借款按年息一分算的话,一年也得十万两利息,老宋对非“公家”借贷有过了解,那位福中堂家的钱店再如何仁义,每年利息也不可能低于一分五厘,这样一年光利息就得交十五万两。
  
  如果再有折色、砍头什么的,那这一百万两借的可就冤了。
  
  略微迟疑后,老宋还是低声提醒道:“大人,先前咱们借恒利的银子尚未还清,如今再借如此巨款,利息折扣多少且不论,福中堂那边能答应吗?大人真要借的话,下官以为当少借些好.再者那福中堂是朝中贵人,权势滔天,大人若借他的银子,将来是否会受制于人?”
  
  老宋的担心不无道理。
  
  借老太爷的钱跟借福中堂的钱是有本质区别的。
  
  一个是“公家”,一个是私人。
  
  有石掌柜在,不管怎么操作,只要利息按期兑付就不怕出事。
  
  可那江宁的通州钱店是福中堂私人开办的钱庄,里面办事的不是内务府那帮有编制的工作人员,而是福中堂自个雇佣的人手,一个公私区别就决定通州钱店放出的每一笔款必定会被层层审核,很难有私底下的操作空间。
  
  老宋个人还是倾向于跟“公家”借的。
  
  “公家”的事,好弄。
  
  何况老太爷他还能活多久?
  
  指着老东西薅,利用这几年把安徽发展巩固好了,到时候老太爷就算还没咯屁都好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