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太后密诏
第263章 太后密诏 (第1/2页)“……成了事才有大功可论!若事不成,连命都保不住!”
董卓朝着牛辅的脑袋拍了一巴掌:“你怎么就这么不醒事呢……”
“是是……可是大人,正是因为大事未成,朝廷眼下必须依靠大人,才好论酬啊。”
牛辅捂着头辩道:“刘使君持遗诏辅政,此事已有朝堂公议,但大人您却没有这等保障……若真等到事成,大人还怎么争酬?”
“刘使君或许是个公正豪杰,但这朝廷可未必公正……若大人不趁此时争得个辅政之权,我西州部众将来未必能有善果……”
这其实是兵头们正常的思维方式,西州兵头大多都对朝廷不怎么放心,这大汉有功不酬是正常现象,有功被害也不稀奇——兵头们已经有惯性思维了。
董卓与刘备一直合作良好,牛辅其实也愿意相信刘备是个公平的人,但刘备是刘备,朝廷是朝廷……
等到一切落定,新的朝廷值得信任吗?
“我又未得先帝遗诏,怎么争辅政之权?”
董卓其实也理解,牛辅确实是在为自己和部曲们考虑,所说也不无道理。
朝廷诸公是个什么德行,董卓也是清楚的。
当然,也只有牛辅敢对董卓说这事,换成旁人,董卓肯定就得怀疑这是挑拨离间了。
“董承已拜大人为兄,大人不如去见见太后,请太后亲制宗谱,在百官面前拜大人为一门宗亲。”
牛辅建议道:“董侯已无族戚,能称皇戚者唯有太后,大人便是储君族亲。储君年幼,大人辅政理所应当……”
“……这是你自己想的还是有人教你?”
董卓眯着眼看着牛辅。
“此乃妻所言……”
牛辅点头道:“大人也可问内兄璜,亦有此意。”
牛辅的妻子当然就是董卓的女儿,他所说的内兄是董卓的侄子董璜,这是董卓的哥哥董擢的儿子。
董擢早亡,董卓无子,一直对董璜颇有照顾,董璜在董卓本部军中任职,领着亲卫队。
自家人确实会有这种心思,董卓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只让牛辅赶紧整合部队收纳降卒,先把城门控制了。
……
当晚,刘备与董卓分头接管各个城门。
关羽负责城北,张飞负责城东。
董卓的部队则负责西边和南边两个方向。
接管城门没出什么太大的情况,谷门和平城门的守军,在刘备与董卓军队到时,皆已经弃了城门出了城。
其它各城门尉则让出了城门防区,带兵退到了城外。
没起冲突,但也没人主动投降,像是普通换防一样。
到清晨,各城门已被控制,一切看起来还算顺利。
控制各城门后,刘备和董卓一起回到宫中,召来了张让和赵忠,准备让宫内敲响丧钟。
南北两宫的门阙都有钟鼓,丧钟就在门阙塔楼上。
宫门丧钟响起后,各城门也会敲响丧钟。
皇帝大丧,每个时辰会鸣钟十二次,一直持续三天。
这三天就是发丧期,京师百官会着素服哭临三日。
素服其实不需要刻意准备,因为这是指没有染色的麻衣,宫内与各官署库房都有,官员家中通常也有。
这也不是出殡,只需要百官参与,百姓和兵士是不需要哭丧的。
这三天是等待京师周边官员和将领奔丧的时间,三天后储君就会即位登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