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河北之乱开启
第319章 河北之乱开启 (第1/2页)泰山郡治,奉高县。
孔融在狱中见到了曹操。
“孔文举,鲁国孔氏已被定为叛逆,吾奉诏讨逆,不愿杀及无辜……你若怜惜家人,当检举不法,供述罪恶,以免老幼尽灭……”
曹操递给孔融一壶酒,看样子是打算给孔家一点机会。
“老幼尽灭?曹孟德,你敢吗?哼……那刘备与我有怨,要寻衅罢了,一死而已……你等祸国贼子难道敢尽屠吾宗?!”
孔融大灌了几口,倒是开口说话了,但对曹操没什么好脸色。
他其实不怎么了解招标令的威力,毕竟他一直被扣在泰山。
“你鲁国孔氏还真把自己当宣尼公传人了?”
曹操摇了摇头:“褒成侯一门才是孔仲尼之后,你鲁国孔氏不过倚名传代而已,有何不敢尽诛?你鲁国孔氏比之故博山侯如何?博山侯能绝嗣,你鲁国孔氏就不能吗?!”
曹操可没瞎说,汉代官方认定的孔子传承确实不是鲁国孔氏。
汉末,孔子既不是王也不是圣,只是各地官学与雒阳太学会尊孔子为学术宗师——仅止于此,地位远远没到后世那种程度。
汉元帝时,大汉真正走上了独尊儒术的路线,封帝师孔霸为褒成君,此后孔霸嫡长一系就一直住在京师长安,这是官方认证的孔子嫡传。
孔子的其他后裔,是基于孔家的食邑鲁邑孔里发展而成的。
元始元年(公元1年),王莽主政期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并封孔均为褒成侯,食邑两千户。
孔均是孔霸的嫡长一系(长子长孙嫡传)。
追谥孔子,封孔子嫡长一系为侯,这当然都是政治拉拢。
而孔家给出的回报,是全力支持被视为‘圣儒’的王莽,列在劝进王莽名单第一位的,就是曾任大将军加丞相的孔光。
——当时孔光刚刚去世,但他的名字依然出现在了劝进表第一位,追谥孔子这事对孔家子弟而言确实是必须回报的……
孔光是孔霸的第四子,是当时的士林领袖,受封博山侯。
而王莽封孔均为侯,就同时造就了两个孔氏侯府。
一个是孔光的儿子孔放,袭爵博山侯,这一支势力极强,在鲁国、济南等地,但却是分支。
一个是孔均的褒成侯,住在雒阳,这才是孔家长房嫡出的主支。
王莽称帝之后,由于其政策对世家大族不利,褒成侯孔均辞官还乡,表现出不愿再与王莽合作的态度,被王莽削了爵。
而袭爵博山侯的孔放做了什么,不知道……
但他父亲孔光名列劝进王莽第一位,孔放怕是很难回头的。
反正光武帝击败王莽‘拨乱反正’之后,孔放一族最终被记为‘无子’,博山侯一门‘绝嗣’,博山侯国废除(博山属济南郡)。
孔光、孔放一门,当时几乎可以算是天下第一的士族领袖家族。
孔光集大将军与丞相于一身,孔放很早就担任了黄门侍郎、给事中,是天子近臣,怎么会混到绝嗣除国这种地步?孔放连个族子都找不出来?
不知道,史书没记,连孔放在王莽称帝后的职务都没记。
反正孔放一门绝嗣了,至少这个词听起来比较体面。
同时,鲁国与济南的孔氏族人当时也‘因战乱流离四方’,至于是因为什么大规模战斗而流离……不知道,史书也没记。
毕竟战乱流离这个词听起来也比较体面。
只有孔均被光武帝找到,重新请回了雒阳,仍复为褒成侯,其嫡长一系仍为太学祭祀,食邑降至百户。
其实,博山侯孔放的家族,就相当于现在的鲁国孔氏,是势力极强的世家,但并不是官方认证的孔子嫡传。
褒成侯嫡系才是孔子传承。
——当年博山侯一门都能‘绝嗣’,现在的鲁国孔氏当然也能‘绝嗣’……
目前的褒成侯嫡长一系仍然在雒阳,现任褒成侯名叫孔完,这才是‘受国家保护的文物’,与孔融所属的鲁国孔氏早就在三代之外了。
这就像是刘备和刘协的关系一样……刘协是需要保护的文物,但刘备并不是……
招标令是将鲁国孔氏定为了标物,与褒成侯这一系可没关系。
曹操接受了领战之职,他知道这会得罪很多士人,毕竟孔家这个姓确实能让天下士人卖些面子。
但如果孔家不给曹操面子,曹操也不怕杀尽鲁国孔氏之人,只要孔完活着就行……
反正……绝嗣嘛,谁知道是啥原因呢……没准是因为泰山贼作乱呢。
“若真要尽诛吾宗,那刘氏亦可诛矣!”
孔融虽然有些发抖,但嘴还是很硬的:“圣贤门第可诛,天下何人不可诛?刘氏王侯又以何免?那刘备若屠灭我宗,他亦难存于世!曹阿瞒,你若做此恶事,天下又怎能容你?”
“让你检举族内不法,你非要扯这些没用的……孔融,我只问你,你是不是资助过泰山贼谋逆?”
曹操皱了皱眉:“令尊孔宙在泰山都尉任上时,泰山贼四处作乱无人能制,令尊又是不是指使过泰山贼?你家中又是不是因泰山贼而获了利?”
“是,家父不法,吾亦恨之!”
孔融面色铁青,却竟然承认了:“要论罪而诛吾无话可说,但我族内并非人人有罪……罪者吾父,罪至吾!与旁人无关!”
“孔文举竟不讳父之过,不重孝亲了吗?”
曹操很稀罕的看了孔融一眼,这年头讲究讳父,即便父亲有过错,通常也是不能说的。
“孝亲?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孔融看样子是刚才酒喝多了,什么心里话都往外说:“族内受吾父所累,累得一次便有无数次……本实是错,有何可讳?但论罪当有度!几人有罪,难道连族内襁褓小儿都要尽诛吗?!”
“……说得有理。”
曹操偏着头看着孔融:“这样吧,你带我去鲁国,尽诛你族内有罪之人,再让无罪之人改姓,也算是清理门户……好歹能存你族人性命,如何?”
“改姓?”
孔融愣了愣,随后大怒:“哼……这与灭门何异?!”
“不识好歹……辱没了祖宗的名声,又做不得实事,给你机会保全族人性命,你却又舍不得祖宗的福泽?”
曹操唾了一口:“那我也懒得管你……”
……
……
几天后。
刘备回到了临淄。
让黑道大哥们觐见天子的事儿没出什么幺蛾子,来的都是领军之人,除了刘备自己带回了大部队,其它人的部队都在泰山境内。
他们即将出兵鲁国,没必要让部曲跟着来临淄。
大概王公贵族们就怕黑社会吧,长公主刘华也没出来聒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