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祠堂悟道
第三百三十三章 祠堂悟道 (第1/2页)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魏叔玉与王崇就在王家的祠堂里面,又聊了许多细节性的东西。
比如如何去传播科学,如何营销,如何收徒,甚至于如何潜移默化地将这个东西与矿场学堂那边的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
王崇原以为魏叔玉只是提供一个大致的思路,在实际操作层面,还得靠自己亲自出马。
可是很快,王崇便知道自己错的有些离谱。
因为不管是拿捏人心,还是对于操作层面的具体事务,这个年轻人居然比自己这个统管着全家数百人的一家之主,还要更有经验。
许多自己不曾考虑过的东西,这少年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让他自愧不如。
到了这个时候,王崇才真正意识到这个少年的恐怖之处。
因为这少年的许多做法,看似天马行空,可在背后却往往都有着直指人心的效果。
他也终于明白,这些日子以来,他在魏叔玉身上吃的亏,着实不冤。
也就是他王家最近连连倒霉,没了再向着少年挑衅的心思。
不然的话,现在王家是死是活,还真是一个未知数呢。
在见识到了魏叔玉的厉害之后,此刻,王崇心里只想放声大笑。
因为他很清楚,五姓七望那些嚣张跋扈的家伙们,很快就要为自己的嚣张跋扈,而付出惨痛的代价了。
而自己,则可以借助少年的帮助,一跃登上天下士族的最顶峰。
到了那个时候,他王崇也可以堂堂正正地昭告列祖列宗,他们没有做到的时期,他王崇带领着王家,终于做到了!
眼见这边交待完毕,在临走的时候,魏叔玉向王崇要了一份名单。
那份名单上面,是五姓七望家族里面,明明极具才华却被家族刻意打压的边缘人员。
同时也是这一次五姓七望围攻行动里面的炮灰成员。
既然要去上门慰问,魏叔玉当然需要提前摸一个底才行。
不然,明知道对方不可能调转枪头,自己还上赶着去送银子,送温暖,这种蠢事,魏叔玉自然是不会做的。
当知道了魏叔玉的打算之后,王崇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了一份名单。
“师兄,这上面除了记载着你需要的那些边缘子弟以外,还有我王家安插在他们几家的探子,有些事情,你若是不方便去做,便可吩咐他们去做。”
魏叔玉拿着那份名单,有些意外道:
“我去,你们五姓七望之间,竟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吗?”
看来这士族之家,也并非是表面上展现出来的一团和气啊!
王崇一脸苦笑道:
“如今这五姓七望之家,早就不是同气连枝,生死与共的盟友啦,这些年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不知道相互之间,给彼此掺了多少沙子,留了多少暗手……实不相瞒,这偌大的王家,早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若非如此的话,老夫也不会将师弟带到这里谈事……”
魏叔玉闻言,也不禁有些动容。
想不到这些人已经闹到了这个地步。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这世间许多事情,说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事情。
难怪教员曾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呢……
“师兄以后若是有事脱不开身,可派那王仲德来这边传话……”
提到王仲德,王崇脸上也是神色复杂。
“不管那孩子信不信,起初老夫还真是把他当做嫡子一般培养的,只是后来的一些事情,弄得天不遂人愿,我与那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罢了,如今仲德能跟在师兄身边做事,也算是他的一场造化吧,还望师兄转告于他,我王家的大门,永远为其打开。”
魏叔玉点头答应了下来。
实际上,他对于两边的纷争,并没有什么兴趣。
正是知道两人之间存在着隔阂,他才愿意给王仲德一次表现的机会。
王崇的话,他自然会带到,可王仲德听与不听,那可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在知道五姓七望彼此安插卧底的事情之后,魏叔玉也就没有偷偷摸摸地离开,而是在王崇的陪伴下,堂堂正正地从王家正门走了出来。
在他出来的那一刻,聚集在王家大门周围的人群,唰的一下,骤然散开。
这里原本就是朝廷官员的居住地,到处都有打探消息的下人。
很快,魏叔玉拜访王家的这件事情,便以一种极为恐怖的速度,传到了各个官员的府上。
有人错愕,有人大笑,也有人一头雾水。
而刚刚大败而归,从宫里回来的五姓七望其他几家的家主,听到此事之后,则是满脸铁青,咬牙切齿。
据说有的家主,还把从王家娶回来的一名妾室,直接赶回了娘家。
甚至还一把火,将那妾室所居住的房间给点了起来,说是要去去晦气。
一时间,长安城里的气氛变得诡异了起来。
颇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人们隐约知道,在这长安城中,接下来,怕是要有好戏看了。
走在大街上,魏叔玉忽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以前那不管是迫于威势,走投无路的裴家,还是收留王玄策,薛仁贵这样的得力下属,魏叔玉依靠的大多数都还是信息差,以及自家老爷子魏征的影响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